
數字貨執行業的演算法“黑箱”正在被貨拉拉率先開啟。
3月13日,貨拉拉釋出《貨拉拉關於推動演算法公開透明、向上向善機制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中對外披露了貨拉拉平臺分單模式的基礎規則為“司機自主,就近優先”,對使用者承諾“不殺熟”等內容。
貨拉拉是業內率先公開演算法機制的貨運平臺。當演算法從幕後走向臺前,數字貨執行業也開始從野蠻生長正式走向追求社會價值與健康貨運生態。

CEO周勝馥親自帶隊
貨拉拉走出演算法向善關鍵一步
平臺如何分單?司機如何中單?什麼時候會有補貼?針對這些司機和貨主長期關注的問題,貨拉拉在《公告》中進行了公開回應。
貨拉拉表示,平臺
“充分尊重司機在訂單選擇上的自主性”
,其分單模式的基礎規則為
“司機自主,就近優先”
,即按照訂單起點
“由近及遠”
的順序向附近司機推送訂單資訊,由司機決定是否搶單,並按照“距離訂單起點最近者中單”的規則確定中單司機。
據貨拉拉公佈的資料顯示,該平臺上按照“就近優先”原則分配的訂單佔平臺訂單總量的90%以上,特殊場景訂單佔比在10%以下。

為維護交易環境公平公正,貨拉拉在《公告》中承諾平臺定價不做任何資料優勢“殺熟”演算法,在同一時間的同一起終點線路,確保任何個人使用者價格一致,不因使用者所在區域、註冊時間、下單頻次等做任何價格差異化對待。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同時公佈了貨拉拉演算法向善委員會名單,其中創始人、CEO周勝馥擔任委員會主任,其他委員也均為貨拉拉核心高管,包括聯合創始人、COO譚穩寶,CTO張浩,CSO陳宇以及運力副總裁尹兵兵。
貨拉拉提到,演算法向善委員會每月召開會議,審視平臺演算法與規則,並將階段性成果向社會定期公佈。這也意味著,演算法公開和科技向善正在成為由CEO和核心高管帶隊貨拉拉內部頭等大事,有望引領網際網路貨執行業向運營規則透明化邁出重要一步。
不同於消費網際網路,貨運演算法需處理即時路況、車輛排程、動態定價等多維變數,貨拉拉演算法的公開將直接影響到平臺上的百萬司機。

改善演算法保障司機權益
為司機降本增收
近年來,貨拉拉一直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探索如何透過技術和演算法提高司機的權益保障。也是因此,如今貨拉拉成為網際網路貨執行業中首家公開演算法的平臺,業內並不感到意外。
在提高司機收入方面,2024年貨拉拉主動調整了平臺演算法規則,
加大訂單補貼和降抽傭力度“雙管齊下”
。該平臺基於供需匹配效率,對部分運力供應緊張的訂單主動加大訂單補貼力度,2023-2024年,為促進訂單成交直接補貼司機達2億元。
2024年,貨拉拉還採用了自動降抽傭演算法,根據訂單供需情況、訂單等待時長等模型確定即時降抽傭幅度,以提升司機接單意願,提高司機收入。
在司機行駛安全方面,貨拉拉基於演算法部署的安全防控系統,把安全管控舉措嵌入“事前”和“事中”環節。據貨拉拉介紹,該平臺上線了違規載人和運載危險品訂單識別功能,藉助大模型識別是否是違規訂單,對於識別準確率高的訂單,平臺會主動介入取消訂單。該專案實施以來,
貨拉拉重點關注的違規載人和危險品運輸識別準確率達95%
。

為保證司機休息權益,
貨拉拉推出了“防疲勞”機制,
根據業務量及司機工作節奏、出行習慣等規範引導司機工作時間,司機可依據自身實際合理分配接單時間。對司機連續工作時間過長,司機端APP自動彈出休息提示,防止司機疲勞駕駛。

從資本驅動到價值驅動
有望邁入演算法公開時代
隨著貨拉拉等平臺型企業陸續公開了平臺核心演算法,我國有望邁入平臺演算法公開時代。
2024年底,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開展“清朗·網路平臺演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旨在聚焦重點整治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利用演算法實施大資料“殺熟”等重點問題。
年前,美團宣佈將採取八項措施,以保障演算法導向正確。今年三月初,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和餓了麼聯合成立即時配送演算法專家委員會,促進平臺與騎手之間的良性互動。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透過演算法透明,平臺可以發現演算法中可能存在的資料偏差或不合理的決策規則,進而糾正潛在的歧視性因素。這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預防,促進平臺科技向善,共建良好網路生態。
平臺與使用者絕對不是對立的兩方,也不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而是彼此依存,相互成就。所以,平臺公佈演算法與治理規則,其實也是
意在用一種“開放演算法”,與使用者一起共建共享,讓演算法更透明、治理更完善、服務更到位、生活更美好。
不過,演算法透明化落地非一個平臺的事,也並非平臺一家的事情,不僅需要平臺在技術工具層面進行創新,還需要相應的制度保障完善及社會協同治理。在此意義上,全社會都要行達成如下共識:透明化不是技術的終點,而是人本價值迴歸的起點。
貨拉拉走出了演算法向上向善的關鍵一步,網際網路貨執行業還需要更多的“貨拉拉們”站出來。
文/林一
編輯|萬清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