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開始,兒子班裡開始如火如荼地競選班幹部。
前兩天放學,兒子興高采烈地跟我說:“今年老師讓我當英語組長、數學部長,去年的行為監督員今年繼續當,我還投票選上了執勤委員……”
我有點懵,這都是什麼崗位?怎麼一個人還能身兼數職呢?

👆作者供圖:新學期,班上重選班幹部
兒子解釋,他們班每4個人是一個小組,需要一個組長來管理;每3個小組是一個部,由部長分別來管理組長;執勤委員是早上維持秩序的;行為監督員是課間監督大家不要亂跑……
我細數了一下,兒子班一共50個孩子,而班幹部崗位已經超過50個!
除了2個班長,12個組長,語數英12個部長,還有11個課代表,1個學習崗,2個行為崗,1個綠植崗,2個安全崗,4個跑操的領跑員,另外還有管理午休墊、圖書角、書包櫃和水杯櫃的崗位等等。

👆作者供圖:小學生,人均班幹部
我聽得目瞪口呆,兒子已經三年級了,我才知道班上有這麼多崗位!
因為兒子低年級時沒擔任過任何崗位,老師一直跟我反映說他不積極、在班裡沒存在感……我那時其實沒什麼概念,如今想來,這得有多不積極,才能什麼崗位也沒有呢!
今年,兒子突然擔任4個班幹部崗位。
老母親我一方面頗感安慰,我家這個不爭不搶的佛系小孩(舊文👉:別人一搶他就讓,佛系娃會不會被人欺負到底?),終於適應小學生活了,對慢熱的娃來說,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另一方面,我也有些猶疑。擔任職位太多,會不會影響學習和人際交往呢?(另外為了值勤,現在每週二都要提早30分鐘到校,對於起床困難戶來說,老母親我真是不想早起啊!)

現在小學生班裡,
人均“公務員”?
我妹妹在小學當老師,她說現在小學生班裡的確設定了很多崗位,主要是倡導“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能鍛鍊孩子們的管理能力,也增強自信心。
拿我妹妹所在班級來說,30多個孩子,幾乎人人都有職位。
管窗戶的叫“窗戶長”,管花草的叫“花草長”,管黑板的叫“黑板長”,管空調的叫“空調長”,管門的叫“門長”……

👆作者供圖:小學老師精心設計班幹部崗位
為了讓孩子們都有機會當班幹部,老師們也是煞費苦心。
我妹妹剛當班主任時,還專門從網上搜索班幹部崗位,結合自己班的人數進行設計。

👆圖源小紅書@吃人陳女士:五花八門的崗位名稱
我朋友家的閨女,還被任命為“英語背誦檢查員”,主要是幫英語老師檢查課文背誦。

👆作者供圖:有意思的班幹部崗位
有的班主任特別有創意,給班幹部取的名字很有趣,比如:
“捲簾大將”“簾長”——拉窗簾的;
“南天門門神”——負責某個門的;
“空氣清新員”——開關窗戶的;
“滅火器”——調解糾紛矛盾的;
……

👆圖源:抖音@張某某
為了能人人有崗位,有的老師將班幹部職責劃分得非常細。
比如,有個小朋友是“黑板左邊第一個開關管理員”。

👆圖源小紅書截圖
還有個小朋友“權利”可大了,是“空調第二節電池管理員”。不敢想象,夏天的時候,這個娃得多受歡迎~

👆圖源小紅書截圖
當然類似設定大多是針對小學生班級,等到了中學,崗位就沒那麼多了,班幹部大概也就是班長和課代表。
不過,初高中課程多,課代表也多。為了分攤工作量,有的班裡每科有3個課代表(一正二副),加起來也不少了。

👆作者供圖:初高中課多,課代表也多
也有些中學班級,班委基本是擺設。平日上課老師無縫銜接,真有事需要協助時,就由家委會出面來解決,孩子們只管一心一意搞學習……

👆作者供圖:中學生學習壓力大
相比之下,還是小學生當班幹部容易,崗位多、競選難度低,堪稱人人都有機會當“公務員”了。

孩子當班幹部,
家長態度大不同
我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對於孩子當班幹部這個事兒,家長們的態度竟然很是不同。
就我的觀察來看,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 非常希望孩子當班幹部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當班幹部,自己積極當家委;也有家長私下和老師溝通,希望能讓孩子得到鍛鍊的機會;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當班長,甚至還教孩子耍起手段。

👆圖源:紀錄片《請為我投票》
家長希望孩子當班幹部,這樣的心情我也理解,畢竟當班幹部有不少好處,比如:
鍛鍊組織和溝通能力:學會與同學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提升自信心:被任命是老師的認可,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棒;
鍛鍊自我約束力:想成為榜樣力量,就會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得到老師的照顧:班幹部更容易拿到三好學生之類的獎項。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一直擔任班幹部,以後的升學、履歷都是加分項。
2. 不想讓孩子當班幹部
也有家長不支援孩子當班幹部,大多集中在以下幾點原因:
佔用學習時間:幫老師做事情,難免要佔用時間;
影響同學關係:管理違反紀律的同學,可能會影響彼此的關係;
小學班幹部含金量不高:班幹部崗位太多,對未來沒什麼幫助,沒必要浪費時間精力。
3. 當與不當,全看孩子的意願
也有家長並不干涉孩子,當不當都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想當,就鼓勵他去爭取,需要準備演講稿時會幫忙,也會協助孩子練習演講和才藝展示;如果孩子不想當,也全由孩子心情,如果老師指定,孩子也可以推辭。
總之,這些家長充分尊重孩子意願,就算孩子當個書包管理員,只要娃開心,家長也跟著開心。

👆圖源小紅書截圖

兒子當班幹部後,
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兒子是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擔任班幹部的。
他最初的職位是“行為崗”,是他主動舉手報名由老師任命的。具體工作職責是課間監督同學不要在走廊亂跑,如果發現就登記到本子上,到下午班級“暮省”(專門講當天表現好與不好的,以及小組計分、扣分等)時,他上講臺彙報情況。
當初我還有些擔心:
一是課間時間太短,會不會影響他喝水、上廁所的時間?
二是這個崗位有些“招人恨”,那些被登記的同學會不會欺負他?
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兒子任職半年,並沒有因此和同學發生矛盾,反而還跟不少同學處好關係。
兒子還自己總結出了經驗:第一次發現只提醒,第二次還跑就要登記了,即使被登記懲罰也不大,只是去掉一個小印章。
後來班主任也跟我反映,之前在班上沒什麼存在感的浩浩,現在每天都能上臺說幾句話,這就是很大的進步!
這次開學,浩浩被任命為組長和部長,同學們還投票選舉他為學校的執勤委員。
執勤委員要每週二提前半小時到校,我算了算時間,兒子需要6點45分起床。我問他能不能起來,他信心滿滿地說:能!
還記得兒子第一次執勤前一晚,叮囑我務必早些叫他。半夜3點多,他突然叫醒我:“媽媽,我有沒有跟你說,執勤需要穿校服?交接的同學說,要穿秋季校服。”
大半夜,我們倆就穿什麼校服的問題討論半天:我怕他冷,想讓他穿冬季校服,他卻堅持要穿秋季校服。最後我們達成一致:“明天裡面穿秋季校服,外面穿冬季校服!”
第二天,他真的穿了兩層校服去學校,到校後發現別人都穿的冬季校服。欸,他一直都是太謹慎守規矩的孩子。
擔任小組長的時候,兒子也特別有責任心。
針對表現不好的同學,他想了好幾種改進方案,其中一種甚至是拿自己的零食去換對方表現好(當然被我堅決否定了)……如何管理好小團隊,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雖然兒子並不是那種天生有“領導氣質”的孩子,但既然他有心,我就全力支援,如果他哪天不想做了,我也會支援。
至於現階段,我只好犧牲下自己,每週早起一天,提早送他去學校吧。

你家孩子在班上擔任什麼崗位?
你支援孩子當班幹部嗎?
在留言區聊聊吧~

編輯丨
kk
題圖丨作者供圖

-
一開學就爆滿的校外晚託,雙職工家長的“救命稻草” -
9點做不完作業就“熔斷”?沒想到那麼多家長反對 -
中考分流終於要取消了?國家這個重磅檔案釋放重要訊號
-
“年入千萬的4歲小網紅被疑擺拍”,為了收割流量,大人“曬娃”的底線可以有多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