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這段時間各地政策紛紛下探,很多朋友開始心動,要不要看準機會趕緊上車。
先穩住,我們做個簡單的分析:首付100萬,貸款200萬去買了個300萬的新房,2年後拿到房子,房價要漲到多少才能不虧?
100萬的首付,如果存銀行,按2.5%的利率算,2年後能拿到5萬元;
200萬的銀行貸款,按4%房貸利率來算,2年的利息就是16萬;
期房還不能收租,按現在普遍房價租售比1.5%來計算,2年會損失9萬;
到2年後拿到房,一共付出了5萬(存款利息)+16萬(貸款利息)+9萬(租金)=30萬的成本。也就是房價漲到了330萬甚至更高,才能不虧。
當然了,買房不僅僅是筆經濟賬那麼簡單,只是想告訴大家,資金都是有成本的。
更多的時候,我們要計算資金的綜合收益,考慮好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這15萬的損失。因為真實的生活不僅僅是買房這麼簡單,還要考慮未來幾十年裡收入會不會穩定持續、一家老小能不能沒病沒災。
一旦危機到來,把全部家當投給了房子,未來還有幾十年的房貸要還。這麼脆弱的家庭,又怎麼護得住兩代人平平安安?
之前一位朋友打電話找我借錢,他在北京拼搏了好多年,去年終於上了車,和新婚的妻子一起買了房。
多年努力,幸福生活就在眼前,結果一次熬夜加班中,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幸虧被及時送去醫院ICU,人救了回來。
住院20多天,花光了所有積蓄,房子也在折價急售。出院後他心酸感慨說,辛辛苦苦這麼些年,趕不上生一場病。
我自己也是一步步摸爬滾打出來後磕磕碰碰,這期間經歷過太多,聽到過不少悲劇,因此常勸過身邊人一定要以此為戒。
這兩天刷到個新聞,感觸挺深的,也發出來給大家看看。
江蘇的吳先生,39歲,當了半輩子老師,安守本分,兢兢業業。而就在前幾天突然出現在論壇上,請網友投票決定父親的生死。

他父親騎電動車不慎摔倒,沒想到一次小意外竟造成了嚴重後果,脊椎受損、肺部感染。
從家鄉轉去省會城市的醫院,做完兩次手術休養半個多月後,父親終於慢慢好轉。
可是一家人剛出院回到家中,父親的傷口卻又開始化膿,同時出現顱內感染、腦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問題。
父親不得不再次住進ICU,一天花費少則兩三千,多則五六千。
醫生告訴吳先生,如果保守治療,短期內他父親就可能有性命之憂,有可能下週末都撐不到。
如果做開顱手術,康復的機率也很小,一百萬花下去也不排除人財兩空的結果。
雖然吳老師和妻子都有工作,父親也有醫保。
但醫保能保的部分十分有限,加上後續未知的龐大治療費與康復費用,這無疑是壓在這個普通雙薪家庭頭上的一座大山。
為了省錢,吳老師六七十歲的老母親甚至不願意去住旅館,一直在醫院長椅上過夜,看著老人一把年紀還要受苦,作為兒子他實在是心疼。
但他除了是兒子,還是丈夫和父親。
如果傾家蕩產,舉全家之力也沒保住父親,那麼活著的孩子、妻子和他就要長期負債,承受居無定所,艱難度日的絕望。
種種考量,萬般糾結,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吳先生決定發起投票,將父親的生死交給網友。
毫不意外,網路一片罵聲:還沒盡全力就讓一群陌生人來決定親爸的生死?這配當老師?

吳先生配不配當老師我不做評價,但相比網路上鋪天蓋地的指責,我更想戳穿一個事實:在“老人和小家之間怎麼選”這個世界難題上,大多數人其實都會選後者。
孩子患病,家長大多會砸鍋賣鐵、不惜一切,而年邁父母患病,成年子女首先權衡的是錢,是現有生活是否會受影響。
因為當上有老、下有小時,“救不救”不只是良心問題,還是一個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分配問題。
現在看起來有房有車,但是能支撐多久?若能負擔得起,誰會在老人與小家之間徘徊猶豫?誰會糾結於計算錢與生命哪個價值更高?
沒進醫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錢有多不經花。
拿常見的癌症來說,住院費、醫藥費、護理費、裝置使用費等,隨便一圈下來可高達幾十甚至上百萬,輕易就能將一個家庭幾代積蓄全部沒收。

如今的我們,萬事順遂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還過得去。但意外一旦來臨,大多都招架不住。
大家奮鬥半輩子,最根本的心願都是想要生活能長期安穩,想守住財富。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多做機率高的事情,排除人生的不確定性,考慮機會成本,少拿人生下賭注。



特意爭取了50個免費諮詢的名額給到大家,先到先得,下文可長按二維碼報名領取。
V姐粉絲專屬福利

大童還有獨特的線上服務+線下諮詢的能力,全國線下服務網點200+個,需要時有專人跟進理賠,省時又省心。
為大家特別爭取了50個免費諮詢名額,建議大家都趁這個機會,為孩子和家人做一份完整的保障規劃。
另外,這次報名成功的小夥伴,還給大家爭取到了1份額外專享福利!
免費獲得全網首發人手必備的《家庭保障規劃寶典》電子版一份!

這份地圖只送不賣,包含14+個模組、41+張圖表和300+個 知識點,簡單直觀,有趣易懂。
早規劃早安心,不僅是遠見,更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領取專屬福利,也可以透過點選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報名。)
V姐
第 5 次傾力推薦,限前50免費名額
手慢無!報名如下
👇👇👇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前50名免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