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索尼擁立的新“太子”,是中國女人? 2025-04-22 13:38 最華人 作者:餘葉子 最近,日本知名跨國企業索尼,宣佈更換首席財務官(CFO)。 訊息一齣,轟動日媒。 按慣例,企業優選更迭掌舵人,本是能者上位的常規操作,但這次換帥,卻改寫了歷史。 媒體的關注點幾乎全落在了這名CFO的雙重身份標籤:中國女性與索尼首位女CFO。 什麼樣的女俠,能在男性領導者林立的索尼集團,升任CFO? 她叫陶琳,來自中國上海。 公開資料顯示,陶琳本科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後赴日本留學。 2000年,陶琳在獲得慶應義塾大學MBA學位後,順利加入索尼公司。 ●陶琳 入職那一年,她28歲,最初的夢想,竟無關財務或商業。 “我是時尚的忠實粉絲,但我不認為自己有成為設計師的天賦。”陶琳曾坦言,“儘管我沒有選擇那條職業道路,而且我熱愛我現在所做的事情,但我知道時尚是我的激情所在,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帶著這份激情進入索尼後,陶琳開始在遊戲、移動通訊等部門嶄露頭角。 她在索尼電腦娛樂公司任職期間,正好趕上游戲產業爆發期——該公司推出的PlayStation(PS),一度風靡全球,成為遊戲機界的王牌爆款。 陶琳協助完成了PS2的推廣,還積極參與了PS3的團隊建設。 ●PS2遊戲機 時至今日,她都無比懷念那個“PS2和PS3時代”,那段與團隊緊密協作的經歷奠定了她後來職業發展的基礎。 2008年,陶琳被派往瑞典,在索尼愛立信公司工作8年,接觸移動通訊相關業務。 之後她被調回日本,在當時的索尼CEO平井一夫身邊,擔任CEO辦公室助理,成為平井一夫、吉田憲一郎等頂層管理者的幕僚,深度參與公司管理工作。 ● 平井一夫 2021年,她升任索尼互動娛樂的副總裁,負責財務管理。 第二年,索尼便以36億美元的價格,強勢收購了美國遊戲公司Bungie。索尼的這步擴張妙棋,正出自於陶琳手筆——是她在背後主導融資策略,並提出“獨立運營+IP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 收購前夕,索尼正陷入與微軟競爭的危急關頭。彼時微軟突然宣佈收購暴雪公司,成交價格高達690億美元,在電子遊戲行業掀起關注熱潮。 新聞一齣,競爭對手索尼股價應聲暴跌,市值猛地蒸發了近200億美元。 動盪之際,索尼很快也放出收購Bungie的新聞,這才險些扳回一局。 陶琳憑藉這場收購危機中的出色表現,證明了其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得到索尼高層更多的青睞。 2023年,陶琳成為索尼社長兼營運長十時裕樹的助手,推動遊戲業務改革。 2025年3月6日,索尼集團宣佈新一輪人事調整:任命陶琳為首席財務官(CFO),於2025年4月1日正式上任。 ●日媒對陶琳升任索尼集團CFO的報道 陶琳的新身份,不僅創下了索尼首位女性CFO的歷史,還讓媒體看到了另一個權力迭代的暗示——無論是吉田憲一郎還是現任索尼掌門人十時裕樹,都做過索尼的CFO。 CFO一職,幾乎成為了索尼高層登頂CEO的“黃金跳板”,因而被外界喻為“太子”。 媒體熱議的陶琳,已然成為了索尼下一任掌門人的有力競爭者。 這放在日本,真的令人刮目。 2023年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顯示,日本企業的外籍CEO佔比不到2%。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的1643家企業中,女性社長佔比僅有0.8%。 ●日本大阪上班族 可以想見,像陶琳這樣非本土出生的女性,要在日本企業中獲得認可與核心管理權,難度有多大。 陶琳的晉升,恰恰也釋放出一個重要的訊號:人才選拔正在“去邊界化”,哪怕像日本這樣男性雄踞領導層的“傳統”環境,邊界與規則也正不斷被強者打破,不分男女。 索尼即將上任的CEO十時裕樹面對媒體,曾流露過類似的決心:“我們擁有多元化的人才和業務領域,透過融合它們,我們可以創造全新的東西”。 ●十時裕樹 可見,索尼集團面對全球化、資訊化的鉅變環境,已經做好了重塑管理層的變革準備,力求以更為開放的姿態去探索企業可能有的戰略轉型之路。 “新太子”陶琳的出圈,既是個體傳奇,也是女性職場力量的有力證明。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經貿衝突的加劇,許多企業的管理方式正從剛性管理向柔性管理過渡——過去強調“以制度為中心”,而今漸漸推崇“以人為中心”。 傳統男權視角下的“專制”與“服從”,在女性領導者那裡,更容易轉變為“參與式”管理——注重民主、擅長溝通與傾聽。 陶琳在談及自己升任管理層後的心態改變時,就有特別提到對團隊人際關係的細心體察: “在成為管理層之前,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很高的績效,在人際關係上也應該保持向上的姿態。但現在,自己成為了管理層,就不僅僅得關注自己,還必須得看團隊的工作,需要仔細觀察團隊中的每一個人。” 從這個角度看,女性領導者與企業柔性管理的需求更為適配,同等工作能力前提下,“她們”往往更具有親和力與凝聚力 。 網友對於陶琳的評價,除了能力出眾外,還額外附加了一層“身份認同”:中國女人走到哪兒都嘎嘎厲害…… 其實,陶琳之外,還有更多的華裔女性正在職場改寫“傳統”,乘風破浪。 在美國半導體巨頭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的頂層團隊裡,有且僅有一位女性——蘇姿豐。 她在2012年加入AMD後,挑梁開發尖端處理器。2017年,AMD重磅推出全新架構Ryzen系列處理器,贏得市場青睞,“扶大廈之將傾”,愣是盤活了瀕臨破產的AMD——Ryzen系列背後的主導者,正是蘇姿豐。 ●蘇姿豐 自2014年蘇姿豐出任該公司的CEO以來,頻傳佳績——不僅AMD的股價飆升了幾十倍,AMD還憑藉“晶片組積木”設計,最佳化處理器效能,降低產品價格,迅速攻佔市場,成為Intel的有力競爭者。 到2023年,AMD伺服器的市場佔有額已經從最初的不足1%飆升到20%。 2024年,蘇姿豐憑藉“帶領AMD市值增長37倍”的傲人成績,入選《時代》年度CEO。 而今,她依舊是半導體巨頭裡唯一的女CEO,她的經歷,更是被奉作科技創業者教科書級別的範本。 這樣的範本,也出現在了美國社交媒體巨頭Meta的管理層。 2022年7月,扎克伯格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宣佈了一項人事變動:“我們對這個尋找CFO接班人的計劃已經準備了很多年,現在我非常有信心地宣佈Susan已經準備好擔任我們的CFO。” 扎克伯格所說的Susan,是Meta的一名“老將”Susan Li。她自2008年加入Facebook的財務團隊後,就一直在Meta深耕,參與了公司上市準備、財務預測等諸多重要專案。Susan Li在37歲升任Meta的CFO時,一舉打破了華裔在矽谷的晉升天花板。 這位15歲便考取斯坦福大學的Susan Li,原是四川成都人,2歲時跟隨父母遷居美國。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了她很多的鼓勵。 ●Susan Li 當尚在唸高中的她告訴父親,馬德琳·奧爾布萊特(Madeleine Allbright)升任美國女國務卿簡直不可思議時,父親卻回答說:“你也可能成為這樣的人,總有一天你會做到的。” 也許正是這份來自父母的鼓勵,讓Susan Li有了更多的勇氣去嘗試與改變。 在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矽谷,隨著用人管理制度的更迭,越來越多的女性站了出來,打破固有束縛,重建職場格局。 Meagan Pi,2002年加入谷歌,目前做到了谷歌的副總裁; ●Meagan Pi Li Fan,計算機領域科班出身,在谷歌、百度、Pinterest等公司都待過,現在是Circle的首席技術官; Yanbing Li,最初任職於谷歌,現在是Aurora的高階工程副總裁。 …… 這些閃閃發光的女性名字,不僅有力動搖了矽谷關於“男性烏托邦”的刻板印象,也讓更多的後來者看到女性在科技領域的無限可能。 誰說女子不如男,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向職場的頂層管理。 1986年3月24日,在《華爾街日報》上的“企業女性”專欄中,首次出現了“玻璃天花板”一說。 什麼是“玻璃天花板”呢,相關研究認為女性在職場會面臨各種障礙,諸如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固有偏見等等。女性在晉升時會因為這些印象而受到阻礙,但由於這些偏見沒有放到明面上,相對隱蔽,因而被稱為“玻璃天花板”。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美國,女性勞動者佔整體勞動人口的45.7% ,其中超50%的女性擁有碩士學位,屬於高知人群;然而到總經理層級時,女性人數佔比僅有16.6%。 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有人說這樣的失衡要歸咎於女性普遍具有的柔和、溫暖特質,領導者理應果敢且具有攻擊性,這與女性外露的特徵大相徑庭; 也有人認為一個企業如果女性高管過多,會讓投資者產生負面解讀,懷疑企業會犧牲短期效益,不利於發展。 無論怎樣的理由,都難以掩蓋女性在職場發揮的光與熱。太多太多的例項證明女性在職場的勇毅,甚至是力挽狂瀾的魄力: 帶領格力電器走向輝煌的董明珠,推行支付寶系統的彭蕾,以及即將上任索尼CFO的陶琳……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註定催化企業管理層的變革,一切的刻板印象終將讓位於能力,強者為王,無關性別與國籍。 陶琳們的“晉升”,是女性的勝利,更是邁向職場公平的重要一步。 “玻璃天花板”,早晚會被打破。 ●參考資料 [1] 現代營銷丨女性高管領導力研究綜述 [2] 中國商論丨權變理論下女性管理方式與企業戰略選擇 [3] ZDNetserver頻道丨AMD董事會任命Lisa Su為總裁兼CEO [4] 環球人物丨日本巨頭“女太子”,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