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相似的感受,今年春節期間雖然氣溫驟降天寒地凍,可蔬菜的價格相當平易。大多數蔬菜的價格在2塊錢至4塊錢之間,不少蔬菜甚至還比年前還便宜,包餃子的韭菜也沒貴得離譜。而去年春節,青菜得八塊、十塊,很多蔬菜動輒十元起步。
菜價要明顯低於去年,冬天蔬菜價格甚至低過秋天,這不能不說是奇蹟。原因何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際聽到了一個訊息,“全國冷庫空置率超36%,行業已經到了生死邊緣”,或許是冷鏈運輸扛下了所有。冬天,北方的消費者市場上的蔬菜基本是反季節蔬菜,即便北方有冬季暖棚種植,大多數蔬菜供應仍來自於南菜北運。如果運價降下來,北方蔬菜的確有與南方蔬菜一樣物美價廉的可能性。
《玫瑰的故事》劇照
據統計,2024年我國冷庫求租量為1759.5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6.51%;冷庫出租量為3653.7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3.44%。出租量是求租量的2.08倍,這意味著有一半的冷庫租不出去。這一數字是和很多行業經營者的直觀感受類似的,在北京,供大於求,冷庫出租率不到50%。在鄭州,一半的庫容都在空置,租不出去。供過於求直接帶來租金下降,在北京,1平方一天的租金從一年前的4.5元跌到了現在的3.5元,跌去了兩成多。在鄭州,2024年11月低價冷庫租金為2.2元/㎡/天,同比去年11月份下跌4.35%;高價租金為3.3元/㎡/天,同比下跌13%。不少地區冷庫租金幾乎腰斬,還有的地方以0.5元/㎡/天的低價招商,冷庫的價格低到了普通倉庫的程度。
冷庫如同我們家用的冰箱,分為冷凍和冷藏,生鮮蔬菜運輸儲存是在冷藏狀態下進行的,正是這一部分的價格下跌,給了蔬菜的南北同價以基礎。
中國冷庫乃至冷鏈運輸的大發展是隨著電商和物流一道興起的,當中國的消費者在家門口收到保溫箱派送挪威三文魚、智利車釐子,發達的冷鏈被驕傲地視為“新四大發明”之後的又一個交通運輸和工業成就,但彼時的冷鏈還相對稀缺,價格也並不平民化。冷鏈運輸的發展,標誌性的事件出現疫情期間,一線城市人口龐大,居民日常所需的生鮮肉類、凍品、水果、蔬菜等本就龐大,加之疫情中居民們的囤菜熱情高漲,刺激冷鏈物流需求短期爆發。當時的新聞報道,有居民為了囤菜買了4臺冰櫃。正是那時候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釋出《關於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隨後各地方政府也看到了產業新方向,冷鏈隨之迎來了大發展。

《親愛的,熱愛的》劇照
很多蔬菜瓜果品種易腐易壞怕磕碰,不耐長途運輸,不耐常溫儲存。冷庫和冷鏈運輸能降低農產品損耗率,還可延長農產品銷售半徑和貨架期,使農產品能在更廣泛區域銷售,推動農產品從產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流通。冷庫和冷鏈還助力餐飲、食品加工等行業,形成產業叢集。有鑑於此,無論農產品原產地還是消費地,經濟發達還是欠發達省市都有著強烈的推動意願。自2020年以來,國家分4批將86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納入重點建設名單,各地響應政策大力建設冷庫和冷鏈運輸設施。冷鏈迎來的投資衝動也是波瀾壯闊,冷鏈物流設施專項債專案多達909個,總投資4500億元。
的確,當消費者有了更多的收入,對生鮮食品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冷鏈運輸也就有了增長的邏輯,2024年全年全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3.65億噸,同比增長4.3%;全年冷鏈物流總收入為5361 億元。可畢竟,作為冷鏈運輸的一大類別預製菜,一時風光後消費者已經不買賬了,預製魚片不好賣,凍魚的庫存消化週期在拉長。前兩年豬肉漲價國家收儲,冷藏肉在倉庫中佔到相當大的比例,如今價格穩定,國家也不再收儲。而作為低溫冷藏的潛力市場,近年來鮮奶產業一直沒有發展壯大;蔬菜水果價格處於下行趨勢,經營者傾向於快進快出,加快週轉。與緩慢增長的需求相比,冷庫冷鏈的投資就顯得太過超前了。
不過,對於消費者,低廉的儲運成本帶來的,則是蔬菜的南北同價,冬天也能吃到物美價廉的蔬菜。就在年前,這個溫暖的冬日,作為北方蔬菜生產和集散中心的山東壽光,菜農們就遭遇到令他們匪夷所思的情況,批發市場上的黃瓜竟便宜到1元/斤。而他們在冬季暖棚裡種植的反季節蔬菜是需要燒火加熱的,即便不加溫,冬天蔬菜長得慢,反季節黃瓜的種植成本無論如何都不會廉價到1元/斤。

《我在未來等你》劇照
把價格壓下來的正是南菜北運。尤其是雲南,那裡氣候多樣,土壤肥沃,山谷裡冬季溫暖正適合蔬菜種植。近些年國家大力推廣設施農業,雲南各地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發展反季節蔬菜的種植,蔬菜種植面積位列全國第10位,產量位列全國第11位。一個顛覆認知的資料是,2024年雲南的蔬菜大棚每畝產量8.2萬斤,而北方的大棚,受到冬季低溫的制約,年產量是2.7萬斤。到了冬天正是南菜北運的時候,雲南、海南的蔬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北方的反季節菜招架不住了。
檢視2024年上半年冷庫新增庫容資料,雲南昆明附近果然是增長最多的地方之一。
本來遠在邊陲的雲南,種植蔬菜的成本再低也很難影響到遠在東部沿海的大部分消費者。可蔬菜運輸走高速公路的綠色通道是免費的,透過冷鏈運輸,兩天內雲南的蔬菜便能從雲南的地頭到達北方的菜市場。加之冷藏和運輸的價格一降再降,到了冬天南菜有了明顯的價格優勢,北方蔬菜的價格也因此向南方的地頭看齊,徹底平價了。
當然,還是希望冷鏈的價格也不必太卷,消費者和儲運經營者實現共贏。否則,若冷庫和冷鏈支撐不住大規模倒閉,消費者也就難吃到廉價的南方蔬菜了。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