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抵達中東,此行主要意圖

● ● 美以關係 | Israel-US Relations
特朗普已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開始他的中東之行,預計他將於週三出席在利雅得舉行的海灣國家峰會和投資峰會,當天晚些時候訪問卡達,並於週四訪問阿聯酋,結束後將離開中東。這與他的上次中東之行有所不同,特朗普於2017年5月訪問中東,那次先去了利雅得,然後去了耶路撒冷,這次他將不會去以色列。
特朗普總統將於5月13日至16日訪問中東三國——沙特、卡達、阿聯酋,這次,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政治和商業之旅,其影響因素包括美國國內經濟的緊迫性、全球地緣政治的變遷,以及海灣國家在美國地區戰略中持續佔據的核心地位。特朗普此行的目的主要包括:確保經濟援助、強化政治形象,並加強美國對其最可靠的海灣盟友卡達、阿聯酋和沙特的控制,還有一個重要的個人目的就是加強特朗普家族在中東的商業地位。

特朗普家族在中東的商業佈局正加速擴張,特朗普集團高調進軍中東房地產市場,近期釋出了迪拜特朗普摩天大樓專案,相關住宅支援加密貨幣購買,本月初,特朗普之子埃裡克出席迪拜加密貨幣會議,推廣新創立的加密公司,並宣佈阿聯酋主權基金 MGX 將使用其開發的代幣 “USD1” 向幣安交易所投資 20 億美元。

今年 1 月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後,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率先與其通話,表示沙特未來四年將向美國投資至少 6000 億美元。沙特主權財富基金 —— 公共投資基金(PIF)目前控制 9250 億美元資產,已在美國大量投資,涉及優步、藝電和路西德汽車等公司。
沙特還積極尋求與美國在民用核能領域合作。然而,因其堅持保留國內鈾濃縮權利,引發美國和以色列對核擴散風險的擔憂,合作一度受阻。此前,美國以沙特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為支援其核計劃的前提,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高層訪問可能調整這一政策框架。CNN 報道,若雙方達成民用核能合作突破性協議,將為美國企業帶來數十億美元核能基礎設施建設合同。

眾多美國大企業也跟隨特朗普一同訪問中東

儘管特朗普試圖聚焦商業利益,但在巴以衝突持續、伊朗核談判懸而未決的背景下,地區熱點議題無法迴避。伊朗核問題將是特朗普中東之行的核心政治議題。海灣國家均希望達成防止伊朗擁核的協議,沙特和阿聯酋還希望限制伊朗在地區的活動,主要包括對其代理人的支援。

沙烏地阿拉伯:《亞伯拉罕協議》、商業交易和武器
特朗普的中東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表示,總統希望將《亞伯拉罕協議》擴大到沙烏地阿拉伯。根據該協議,阿聯酋和巴林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承認了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加入該協議的談判正在進行中,但在以色列於2023年10月發動對加沙地帶的戰爭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BS)暫停了談判。
與美國過去的政策不同,特朗普政府已將沙特核協議和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討論脫鉤,而美國總統喬·拜登政府曾將沙特核協議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作為核合作的條件。利雅得希望美國幫助其建設民用核計劃,以色列對此表示擔憂,並希望將其與關係正常化聯絡起來。
特朗普與王儲會面並出席沙特-美國投資論壇期間,主要關注點將是經濟夥伴關係。他希望確保沙特對美國產業投資1萬億美元,這比王儲今年早些時候做出的6000億美元承諾還要高。此前,彭博社報道美國已批准向沙特出售約 35 億美元武器,包括 1000 枚 AIM – 120C – 8 型 “先進中程空空導彈” ,雷達系統和運輸機。
阿聯酋:對美投資及科技目標合作
在阿聯酋,特朗普將與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會面,討論人工智慧、半導體、能源和製造業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今年3月,阿聯酋宣佈了一項未來十年在美國這些領域投資1.4萬億美元的計劃。

阿聯酋有 3 支主權財富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最活躍行列,阿聯酋計劃將本國打造成全球人工智慧中心。但在先進晶片短缺和美國晶片出口管制下,這一目標面臨挑戰。特朗普政府取消並修改拜登政府對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限制,為阿聯酋等國帶來轉機。

人工智慧(AI)與晶片出口也是重要議題。特朗普將與相關國家商討吸引海灣國家加大對美國科技公司投資,以及拓寬該地區獲取美國尖端半導體產品的渠道。為實現經濟多元化,沙特和阿聯酋已向科技和人工智慧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阿聯酋已經成為中東地區的人工智慧先鋒,其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戰略已經吸引了全球最頂尖的人工智慧合作伙伴。

卡達:軍事合作、地區安全與敘利亞問題
在卡達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所在地,預計雙方將討論軍事合作和地區安全問題。卡達也可能尋求特朗普的支援,以放鬆對敘利亞的制裁。作為地區調解的重要夥伴,卡達預計還將與特朗普討論加沙停火事宜。

卡達與美國投資關係穩固。今年 1 月,卡達投資局執行長表示,計劃未來兩年將對美投資從約 300 億美元增至 450 億美元。此外,卡達政府可能在訪問中宣佈向特朗普捐贈一架價值 4 億美元的波音 747-8 型飛機,作為新 “空軍一號” 使用。

一位共和黨議員表示,特朗普訪問沙特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5 月 11 日,美伊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第四輪核問題間接談判。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稱會談 “艱難但有益”,美國政府官員表示 “對結果感到鼓舞”,期待下次會談。此前,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訪問沙特和卡達,或意在向美國傳遞繼續談判的意願。

有報道稱特朗普表示將在訪問期間決定美國對阿拉伯半島與伊朗之間的水域的稱呼,他計劃稱其為 “阿拉伯灣” 或 “阿拉伯海”,這引起了伊朗的強烈批評。

美國曆任總統的首次出訪國
此次行程中,以色列的缺席格外引人關注。知情人士稱,哈馬斯和伊朗力量削弱後,特朗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伊核問題、巴以衝突和胡塞武裝等議題上分歧加大。
在巴以衝突持續的背景下,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在加沙發動新一輪軍事攻勢感到沮喪,認為這與他的加沙重建計劃相悖。目前,白宮敦促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德爾默將在本週訪問白宮期間繼續與威特科夫討論此事。
此外,在胡塞武裝問題上,5 月 6 日特朗普宣佈與胡塞武裝達成協議,停止軍事行動以換取其停止攻擊美國船隻,這一決定令以色列政府意外且憤怒,美國前中東特使丹尼斯・羅斯認為,這導致以色列政府被邊緣化。
特朗普將以色列排除在中東行程外,對內塔尼亞胡國內支援率不利。曾在拜登和奧巴馬政府任職的伊蘭・戈登伯格表示,內塔尼亞胡的政治戰略和生存策略依賴政治聯盟,其支持者多喜愛特朗普,因此他無法公開反對特朗普,特朗普仍然掌握著中東的絕對話語權。
以上圖片來自路透社和半島電視臺
為能讓本公眾號運營得更好,請多轉發和讚賞我們

關注以色列計劃,接觸更多精彩

所有內容可免費轉載:開白請文尾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