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警惕“親吻病”,千萬不能讓這5類人親娃,再親也不行!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這喜氣洋洋的日子裡
老育給您拜年啦!
願您和家人新年快樂,龍年大吉!

正文
春節期間,家長們都會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這也是走親訪友的好時機。在這個喜慶的時刻,七大姑八大姨們總是熱情地叮囑寶媽們:“一定要帶寶寶回來看看!”這份關愛和期待讓人倍感溫暖。
見到可愛的寶寶,免不了摸摸抱抱親親,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就是親戚朋友們親吻寶寶這個問題了,不好意思拒絕,卻又很無奈。
可是這種“一頓亂親”的行為,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親吻病”。
據報道:湖北一2歲萌娃被人親了一下,當晚發高燒,嘴巴變歪,突然面癱!經診斷,竟患上“親吻病”!
圖源@人民日報
蘇州一名 8 歲的女孩陽陽,近年來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慢性活動性 EB 病毒感染”。
這種疾病罕見,它會不斷侵蝕寶寶的抵抗力,為此,小女孩不得不接受長時間的化療:
01

什麼是親吻病?

為什麼看上去親暱的行為竟成了致病源?什麼是親吻病?傳播途徑除了親吻還有什麼?為了寶寶趕緊看。
1

什麼是“親吻病”?

“親吻病”,又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是一種急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透過唾液傳播。
本病多見於學齡前與學齡兒童,6歲以下患兒表現為輕症或隱性感染,病後可獲得永續性免疫,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預後良好。
2

什麼是EB病毒?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原體,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關係,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
關於EB病毒,目前尚無疫苗。
但由於 EB 病毒,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隱性感染,症狀不明顯,而且這種病毒能透過唾液傳播,也確實可以在親吻的時候傳染給寶寶
3

兒童感染後有哪些症狀?

寶寶感染EB病毒後,症狀和流感很相似,尤其是發熱、咽峽炎,會讓家長誤以為是流感或扁桃體發炎。
“親吻病”常披著流感的外衣迷惑家長,治療不及時會造成臟器損傷!
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症狀時,應警惕是EB病毒感染,須帶孩子及時到兒科就診:⬇️
EB病毒的診斷並不複雜,如果血常規、血塗片檢查發現白細胞、淋巴細胞百分比、異形淋巴細胞百分比升高,而C反應蛋白不高,醫生就會考慮EB病毒感染的可能,通常情況下,會建議做EB病毒DNA和EB病毒特異性抗體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02


如何預防親吻病?

因此,對於“親吻病”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避免這幾類人親吻寶寶:⬇️
嘴、面部長皰疹的人
如果大人嘴或臉起了皮疹或水泡,絕對不能親娃。要知道,這可不一定是上火,沒準是實實在在的病毒。尤其是出現幾個或十幾個連成一片的小水皰,且伴有發熱或區域性淋巴結腫大,極有可能感染單純皰疹病毒。
浙江一個 18 個月大的女寶寶手臂上長滿了紅疹水泡,而且高燒不止,傷口看起來就像毀容了一樣。多次就醫後才發現,孩子之所以這樣,是被長了“皰疹性齦口炎的媽媽親吻後感染病毒導致的。
圖源@人民網
別看可能對大人傷害性不大,但對孩子來說卻是致命的!
感冒的人
現在仍是特殊時期,如果大人感冒,親吻的方式會將病毒傳染給寶寶,導致感冒病毒感染,甚至引起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併發症。
所以有感冒症狀的人,避免親寶寶,不僅是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等嚴重症狀,而且輕微的咽喉痛、頭疼等初期症狀,也要注意。
有口腔疾病的人
成人的口腔裡存在無數細菌,或是有蛀牙、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牙周炎等),如果親吻寶寶,就會成為寶寶患口腔疾病的罪魁禍首。
有可能大人的口腔問題並不是很嚴重,也沒有去檢查,並不知道自己有口腔問題。所以,不要嘴對嘴親吻寶寶是最可靠的預防方法。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很多時候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胃和口腔中會有這種細菌。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沒有症狀的家長,嚼碎了食物喂孩子,或者和孩子共用餐具、親吻孩子,這些舉動就有可能會把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感染後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導致生長發育落後,甚至引發慢性胃炎等疾病。如果有家人確診,千萬別再親吻娃了哦。
化濃妝的人
節日期間走親訪友,女性親朋好友難免會化妝,可是化妝品裡面可能會有一些危害小寶寶的成分,如果不小心粘到寶寶皮膚上,就有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等疾病
所以媽媽們也要注意,帶妝的女性最好不要和寶寶親密接觸。
03
合理表達拒絕
可是每逢過節回家,親戚們熱情似火,想要表達對寶寶的滿滿愛意。
一番摸摸抱抱之後,有的親戚朋友就忍不住想要親寶寶一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老育給大家支幾招,儘量避免寶寶被親吻:
委婉拒絕
比如:
“孩子最近有點不舒服~“
“我們寶寶還太小啦,有點認生呢~”
這個時候,親戚朋友能聽懂大概意思,也就不會再堅持親寶寶了。
化被動為主動
如果實在不好意思拒絕,我們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假裝用寶寶的口吻,跟對方說:
來,給奶奶飛吻一個”。
給家人科普
親戚朋友們想透過親吻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可能並不知道這些危害,寶媽們可以給大家科普為什麼不可以親寶寶,講清楚既不會傷和氣,還可以保護寶寶。
也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給家人們科普一下,避免春節時尷尬。
還有這些不安全的逗娃方式,一起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吧~⬇️
  //  
套路1:隨意投餵
春節期間,滿滿當當的各式乾果、點心、糖果對於孩子來講,是甜蜜又危險的誘惑,餵食不當很有可能會窒息!
(成年人吃東西都有可能被噎住,何況是孩子)
面對親戚們的投餵,咱們還是委婉地謝絕吧~
  //  
套路2:乾坤大挪移
“拋高高”、“坐飛機”這種刺激的專案萬一失手後果不堪設想,即使是接住了孩子,但孩子下降時的衝擊力容易造成頸椎脫位或半脫位。
如果有親戚想跟孩子上演“全武行”,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請挺身而出,告訴他們平平穩穩地抱就好。
-END-
春節帶孩子走親戚串門,老育特來提個醒: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告訴家人對寶寶表達愛意的方法很多,不一定要透過親親哦~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