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少女被60餘人強姦:這樣的受害者竟然不被同情?

文 | 雷斯林
本文系作者授權轉載
01
最近,印度又曝出一起惡劣的強姦案。
一名18歲少女,五年內被60多人強姦。
施暴者有她的同學、鄰居、親戚、網友,還有陌生人。

13歲時,她被鄰居猥褻。變態的鄰居不僅用手機全程錄影,還用影片要挾她為其他朋友“服務”。
女孩屈從了,但她的隱私影片和聯絡方式還是被這幫人傳到了交友社群和黃色網站上。
其他男子看到了會主動聯絡她,誘騙她到田野、公交站,還有各種隱秘場合,實施性侵。
有時候是單人作案,有時候是輪姦。
法外狂徒們還威脅她,如果敢報警,就讓她人間蒸發。
如此肆無忌憚的犯罪持續了長達五年。

(CNN報道截圖)
女孩生活的喀拉拉邦是印度共產黨的勢力範圍。
這裡識字率、家庭廁所擁有率高於印度的其他地區,左翼思想和平權運動也相當活躍,婦女和低種姓人群相對來說能得到政府的一些定向保護。
所以,成年後的她受到當地女權運動的鼓舞,這才勇敢地向婦保組織說出噩夢般的往事。
如今,警方已經逮捕了58名犯罪嫌疑人。 
印度媒體也在跟進報道這件事。
奇怪的是,除了當地人聲援女孩,印度國內的輿論並沒有完全站在受害者這邊。
大量持受害者有罪論的帖子出現在網路上。
有人說,這個女生衣著太暴露,一看就不檢點,男生們都是被她“引誘”的;
還有人指責女孩父母沒有盡到監護義務:
“她沒有手機,男人們都是透過她爸爸的手機聯絡到她的,這太詭異了。”
“但凡他們看一下手機,把她好好鎖在家裡,就不會發生強姦案。”
……
事實上,女孩的父母不是不想管她,而是真的沒有辦法管她。
身為貧民的他們,需要長時間在外打工才能養家餬口。
正是因為長期不在家,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經歷了什麼。
02
去年八月,印度有名實習女醫生在晚班休息期間被人在醫院內奸殺。
她的死狀很恐怖,“眼鏡被施暴者打碎,碎片刺入雙眼,雙腳朝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私處和麵部血跡斑斑”。
這些細節點燃了印度人的怒火。超過30萬醫生罷工抗議,要求政府嚴懲罪犯,以至於印度的醫療體系差點停擺。
直到今年一月,抗議者仍在關注案件的走向。
兩相對比,面對喀喀拉邦事件,人們顯得特別平靜,並沒有像去年那樣走上街頭,呼喚正義。   

為什麼兩位受害者遭到了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
原來,這次的受害女孩是一名達利特人(Dalit),屬於種姓制中的賤民階層,所以絕大多數印度人對她的命運並不在意。
在印度,有超過2.6億達利特人。
他們主要生活在農村的邊緣地帶,幹著清潔工、掏糞工這類被印度社會主流人群看不起的工作。
他們不能去寺廟,不能使用村莊的水井和公共設施。
他們甚至不能從事服務業,因為印度教經文上將之定性為“不潔之人”。
整個社會中,針對他們的歧視無處不在。  

(印度種姓制下,婆羅門、剎帝利、斐舍、首陀羅、達利特有各自分別對應的職業)
儘管不少印度人都有隨地大小便的惡習,但達利特兒童幹這事就有可能會被公開打死。

他們也不能在高種姓面前吃東西,否則對方可能會覺得受到褻瀆,當場殺了他們。

儘管上層種姓有意和“不乾淨”的達利特人保持距離,但他們看到達利特婦女時,仍然會像看到蜥蜴一樣管不住下半身。
印度在2000年披露過一項資料,當年每天有 3 名達利特婦女被強姦,2 名達利特人被謀殺。這些還是記錄在案的,很多時候,達利特女人跑去報警,警方根本不給她們立案,更別提為她們主持公道。
就在2022年,2名達利特小女孩被村民強姦、勒死後吊在一棵樹上。
當地警察很快鎖定了罪犯,但在調查過程中特別敷衍,還找理由洗白罪犯。
說兩姐妹和兩名嫌疑人貌似在談戀愛,他們想和她倆結婚,但女方不同意,所以激化了矛盾。
死者家屬當面駁斥了這些垃圾話。
最後還是印人黨政客出於維穩考慮,給死者家庭賠了一筆錢,把事態平息下去。
……
更可怕的是,某些農村的高種姓鄉賢還會煽動私刑,用輪姦來隨意羞辱達利特婦女。
一個震驚全球的案例發生在2015年。
就因為一名達利特男青年愛上了村裡高種姓的女孩,兩人私奔了。
他的兩個妹妹就被當地長老下達“強姦令”,用輪姦來懲罰她倆,還讓她倆裸體遊街。

(《赫芬頓郵報》相關報道)
把事情做到這一步,真是徹底脫下了種姓制的底褲。
所謂的“傳統”,就是暴行的遮羞布啊。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看到這裡,好像也能明白印度為什麼治不好強姦氾濫的痼疾了。
病根不僅藏在宗教文化和高度撕裂的社會現實裡,還在大大小小的統治階層那兒。
當社會的管理者不認為強姦是一種必須施以重典的罪惡,還用它來拿捏弱者和邊緣族群,這個社會肯定會長出漫山遍野的強姦犯。
03
這次喀拉拉邦的事件裡,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
警方透露,至少三名強姦犯許諾女孩,會娶她,希望以此抵消罪責。
看到這兒,很多人應該會覺得這幫人果然都是法盲。
然而,在很多國家,確實出現過類似的騷操作——只要強姦犯和被害人結婚,就可以免於刑罰。
這種魔幻法則不僅存在於南亞、中東、北非等等女性地位較低的地方。
就連歐洲近現代史上也出現過。
一些國家還美其名為:“婚姻修補法則。”
如此行事的邏輯是,女性的貞操是她和整個家族的臉面。她被人性侵了,說出去不光彩,以後也難嫁人,整個家族更是跟著丟臉,倒不如讓她和強姦犯結婚,湊合湊合算了。
於是在上述貞操觀的影響下,修補婚姻在保守地帶,特別是歐洲農村,曾經大行其道。
直到20世紀末,各國才開始廢止相關法律。
比如義大利是1981年廢除的;
而女權主義盛行的法國,更是直到1994年才明令禁止強姦犯用結婚的方式脫罪;
土耳其甚至還試圖開歷史倒車。
2016年,土耳其執政黨向議會提出一項法案,該法案規定:如果被強姦的未成年人主觀同意成婚,並且能證實強姦者犯案時沒有使用暴力、恐嚇等方式逼迫對方就範,被控強姦的罪犯即可免於起訴。
好在這條奇葩的法案在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下被撤回。
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廢除所謂的“婚姻修補法則”。
道理特別簡單。
這樣的法令完全無視婦女的個人意志,也會變相滋長性暴力和性犯罪。
也因為,拿婚姻當強姦的擋箭牌太過愚昧落後,和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說出去都有辱國格。
不知道常常自詡“文明大國”的印度,啥時候在這方面也和現代文明接軌一下?

高語境的婚戀觀常常告訴人們:
婚姻是愛情的延續,也是一份生命的承諾。和一個人結婚,意味不離不棄,也意味著長期的陪伴與終身的守護。
而低語境的婚戀觀則講求實用主義,認為:
結婚很重要,因為結婚生子、養兒(女)防老是人類的剛需。人生在世,總不能當一輩子宮女太監——見了很多世面,卻沒有孩子。
但不管是高語境是低語境,追求肉體立意還是精神寄託,結婚總要建立在男女雙方自願的基礎上吧?
為了“名譽”,為了“維穩”,就讓強姦犯和被害人結婚?
這樣的婚姻契約真是紙縫裡都寫著吃人。   
作者簡介雷斯林,他之前有個同名公眾號被封了,歡迎關注他的新號“雷叔寫故事”(raistlin2017)
緩緩說(huanhuanshuo520):一個有趣有用又有溫度的公眾號,這裡會有不正經的胡扯,會有無趣的深刻,也會有熱氣騰騰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