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特朗普要求俄羅斯在10到12天內同意烏克蘭停火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874
紐約市曼哈頓一棟寫字樓29日上午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六人死亡,另有一人重傷。27歲的嫌犯Shane Devon Tamura從拉斯維加斯駕車跨州抵達紐約,攜M4步槍闖入位於公園大道345號的大樓,槍殺一名警員及三名平民,最終在33層辦公室自盡。據警方通報,Tamura有精神健康記錄,目前動機尚未明確,但其似乎刻意選擇了Rudin Management公司所在樓層作為行兇地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遇害警員迪達魯爾·伊斯蘭系移民自孟加拉國,其妻子目前懷孕,是兩名年幼孩子的父親,被市長亞當斯稱為“英勇殉職”。事件震動全美,FBI已全面介入調查。多名政要呼籲加強控槍立法,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稱事件是“美國槍患持續性的又一警訊”,而市民則形容現場宛如戰區。警方仍在對槍手過往活動及潛在預謀進行深入追查。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歐盟承認無法兌現向特朗普承諾的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計劃,引發外界對新貿易協議可行性的質疑。該承諾原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與特朗普達成的協議核心內容之一,旨在避免全面貿易戰。然而歐方官員坦言,相關資金需由私營企業出資,布魯塞爾無權強制落實,顯示該承諾更具象徵性而非實際約束力。這一表態或削弱協議對市場與政策界的信心,突顯美歐貿易談判中政治承諾與執行能力之間的落差。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宣佈將要求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的最後期限從原定的50天大幅縮短至“10到12天”,並警告若普京未在期限內止戰,將面臨次級制裁及更嚴厲的經濟懲罰。此舉顯示特朗普對俄方反覆無視停火呼籲的失望,尤其是在俄軍持續加大對烏克蘭城市的導彈與無人機攻擊之後。特朗普還暗示可能對購買俄國石油的第三國實施連帶制裁,儘管考慮到正與中印等國進行貿易談判,外界普遍預期其制裁執行可能採取更漸進路徑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番表態引發俄國盧布下跌,並推動國際油價上揚,反映市場對美俄緊張升級可能影響能源供應的擔憂。特朗普政府雖然過去多次威脅制裁俄羅斯,但行動遲緩引發外界質疑。如今透過壓縮停火期限並公開表達對普京“虛偽談判”言行的厭倦,特朗普試圖重塑其“和平締造者”形象,同時向國會和國際盟友施壓,在外交破局的背景下強化對莫斯科的新一輪戰略威懾。
特朗普政府在中方提出反對後,拒絕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過境紐約前往中美洲訪問。此舉引發華府親臺派對其對華立場趨軟的擔憂。據悉賴清德原計劃8月經紐約轉赴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里斯三國,但美方已明確表示不得在紐約停留。儘管賴辦公開稱因颱風災後重建與關稅談判暫無出訪計劃,但訊息人士指出,此為美方拒絕後做出的調整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