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bobdog1215
其實一直都想分享自己多年的騎車過程中,一些有趣的片段。看到大家現在都開始分享公路車的購買經歷,也想把自己兩個月前選車購買的體會分享,卻一直由於自己騎行過程中懶得拍照,擔心照片不夠支撐主題分享而想等等,但是今天正好本來想組車卻由於種種原因準備暫時放棄,趁此機會把一些體會分享吧。
開始騎車是十多年前,那時候身邊好多人開始騎車了,我平時喜歡運動,所以也體驗了山地車騎行,覺得挺有意思的。第一輛車還是本地二手入手的美利達公爵650,很好騎直到最後同事要收入給自己家小朋友用都沒有什麼問題,也因此我對美利達品牌特別信賴,後面也一直是我公路車選擇的品牌之一。那時候騎車,因為身邊好多朋友一起騎行,真的有很多歡樂。這些都是現在的我一直習慣獨自騎行所不會再體會的,不過那樣的經歷有過就夠了,年齡漸長本來身邊的小夥伴騎行的就不多了,我也不願意再去進新的騎行團隊,就享受獨自騎行的快樂好了。曾經騎車最狂熱的時候,真的有一直在騎行保持鍛鍊,在自己鍛鍊的基礎上。也萌生了出去騎行的衝動,於是在一三年的七月,我終於訂了機票獨自出發去青海湖騎行。環湖一共三百六十公里,第一天下午出發,第四天下午結束。實際用時三天整,途中休息環湖基地,黑馬河,剛察。出發前在網上聯絡了一些同時間環湖的小夥伴,最後大概八人左右,同時環湖騎行。青海湖的環湖氣氛是真的很好,遇到騎友或者沿路的牧民,大家都會給你加油鼓勁,這樣的感受無比舒爽。而同行的小夥伴,幫忙拍的一些照片,至今都是我的微信封面以及頭像,真的特別喜歡,也特別感謝。在青海湖騎行,最讓我豐富的騎行經歷,可能算是爬坡以及放坡吧,因為我這日常騎行環境就是大平路,一個變速到底。完全無法感受爬坡的艱難以及放坡的危險,所以有機會可以出去騎行真的會感受太多。環湖騎行有個長下坡我是記憶深刻,由於租來的公路車加上馱包,以及車架上的行李包,本來車輛控制就不是很好,再加上租來的車或多或少有些小問題,放坡的時候感覺速度不斷提升而車身有些偏擺的時候,都不自覺地會放低身姿,下壓把手,儘量保持路線的控制,最後順利完成放坡不由長抒一口氣。不過還好這輛車在整個騎行過程中,也沒有給我帶來太大的麻煩。還是順利完成騎行的,很不錯。
一四年的時候,國慶節又有了出去騎行的想法,朋友圈一問沒人同行。於是又自己開車帶了我的公爵650去環太湖騎行了,吳江七都出發,順時針環湖。我環湖都是順時針的,第一天逆風也不想騎車了,休息宜興丁蜀鎮,第二天就騎行了大概一百八十公里,又回到七都古鎮。話說每次騎行環湖完畢的時候,那最後一段騎行路真的是嗨到無法形容,特別開心興奮的感覺。那時候環湖的人還不多,印象比較深刻的也就是路上遇到三位上海的騎友,公路車組隊。其中還有一位女騎手,真的怎麼說呢,很專業的騎行者,下把位騎行真的是帥炸了。這也是我現在公路車騎行比較在意的,動作姿勢的正確問題,這個非常重要,除了騎車帥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效果就是氣動。環湖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我從蘇州到吳江我找不到路騎行,又是自己單獨行動,當時還比較著急。後來問了人說是隻要沿著人民路一直騎行就到吳江去了,原來是這樣的。但是莫名其妙的是我導航明明想走國道去的,最後給我上了高架,第一次在高架上騎行我也是有點心慌。但是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最後也順利完成了騎行,現在環太湖騎行好像對騎友還是存在這樣的困擾。
山地車轉讓以後,有段時間沒騎車了,後來還是架不住喜歡。就入了歐亞馬的摺疊車,也是很好騎的,但是就單純講不到什麼點了就是日常的簡單刷街了,基本也不大願意騎更遠的路。於是時間就這麼來到了今年年初,又開始有了騎行的念頭。這次當然目標就是公路車了,雖然騎行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沒入公路車是因為總覺得有一定的安全風險,以及總是聽人說公路車費腰。於是也一直沒入,但是想想馬上又要夏季了,我最愛夏天晚上騎行感覺很舒服,而且在這個年紀再不騎公路車,大概也就不會再入了。於是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我準備開始買公路車了。本地的品牌店不多,捷安特,美利達,速位元,瑞豹,Java基本也就這些了。但是這裡要說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是我現在認為公路車購買,對大部分人來說我覺得是這樣的幾個價位選擇,六到八千左右,一萬五左右,以及三萬元左右。由於一開始擔心沒有車庫,車輛存放不安全,所以我是準備買第一個價位,也一直在這個價位選擇。捷安特沒怎麼看,好像就是莫名的不是很喜歡,Java聽說火6不錯,去看了沒有尺碼,以及塗裝不是很喜歡也就直接放棄。最後就一直在考慮要不要網購迪卡儂Af105,以及一直在看美利達斯特拉,瑞豹知更鳥系列。美利達是因為我山地車就用過這個牌子,莫名好感一直到現在。但是這幾個車款或者塗裝或者價位沒什麼優惠也一直沒入,直到後來想到還有速位元可以看,沒想到一看就喜歡了速度比無敵二三款,尤其還有優惠那也就沒啥好說了,當天就訂車了。這個時候,我又要說公路車尺碼的選擇,這個特別重要,其實輪組之類的我都不是很在意,但是尺碼我特別在意,而且是隨著騎行的漸多,更深切的體會合適尺碼的重要性。一開始我按習慣選擇的車架總是小於推薦車架,後來我才明白是長久的山地車騎行,會讓我一直認為能完整的保持騎坐狀態並且腳能輕鬆夠到地面就是合適的車架大小,但這對公路車是不對的。按我現在的騎行感受而言,我認為合適的車架大小應該有首先是跨高合適,其次在跨高的基礎上能夠比較順利的完成騎行位上車下車,最後一個重要的點是下把位騎行發力舒服,重心不偏,重心位置我的騎行感覺應該是在把立的中心點位。下把位如果順暢發力那車架一定是沒問題的。公路車的選擇車架真的很重要,還有就是騎行姿勢的問題,這對公路車騎行也很重要。很多人騎車其實也不講究姿勢,日常騎行的過程中能看到,還有就是騎行的踏頻不對,踏頻不對其實最大的問題一定是廢膝蓋。日常騎行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擋位選擇,我目前日常騎行二十二速的車,就是用前面的小盤帶後面的四檔基本沒有變速。因為日常騎行就是大平路。然後就是曾經一直以為的公路車費腰問題,騎行以後我覺得哪怕是下把位,費的不是腰是頸椎,脖子是真的痠痛,如果熟悉的路況以及條件環境好,用餘光觀察路面會更好些。
速位元無敵入手以後,騎行了三百公里左右,真的是沒啥問題很好騎。但是因為自己本來以為會放車庫後來買了車以後實際是一直放在家裡了,所以騎行一段時間後想著要不要再升級一下,肯定不是再原車基礎上升級了,入門車升級也不划算。總結自己的結論就是想要換氣動車架,全碳車等等。我自己規劃的目標就是一萬五左右的瑞克多,遠期目標是皮娜瑞羅。瑞克多所有美利達店應該都是被隨機配貨,今天還遇到隔壁的騎友來這買車的。後來看到瑞豹Spark rs有車架,本來想店裡既有S尺碼也有M尺碼,總歸有合適的,都給小部分定金準備直接開始裝車了。結果晚上去試車架發現這個架子對於我真的是尷尬,S尺碼覺得小,M尺碼覺得大了。S尺碼實際騎行也覺得偏小,所以還是準備放棄了,車架沒法勉強。順便說一嘴,之前老闆店裡一直有的現貨瑞克多一千S,他說我應該用XS,今晚裝車賣掉的時候,跟騎友提出簡單試了下車架。倒是覺得S尺碼是基本沒問題的,也是訣絕子。不過這個車也有這個車的一些瑕疵點,而且今晚我的車臨時停放被人家車子蹭到,回去發現車架一小條露碳也是很心疼。想想真再掏錢組車,尤其騎行動態感受不能把握的情況下。去更換自己現在真的很好騎的一輛車,屬實也沒必要。因此,我決定暫時就擱置更換念頭,努力感受騎行的快樂才是比較重要。
最後感謝如果大家還願意看到這裡,主要是真的也有一些感受想分享。也是為了讓大家瞭解一下相對更便宜一些的,在七千價位的公路車。尤其是目前騎行動態感受比較舒服的一輛車,真的也合適給大家推薦,才有了這個主題分享。一直想寫也終於完成,比較開心,文字較多也無法核對了。最後分享一些按時間軸以來的騎行照片,歡迎交流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