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硬剛,還得是哈佛!
4月14日晚,川普政府突然宣佈,將撥款給哈佛大學的22億美元聯邦資金,以及6000萬美元合同直接凍結!只因哈佛硬剛政府,拒絕了一系列的“極端要求”,堅持維護學術獨立。
凍結的這筆鉅額資金中,包括60億美元長期合約和總計近90億美元的研究撥款,涵蓋哈佛大學本體,以及下屬的波士頓教學醫院和研究中心。受影響影響的專案涵蓋創傷性腦損傷、結核病等生物醫學研究。
這筆資金自3月底以來已被列入審查名單,但直到現在才正式宣佈凍結,顯然是一次“殺雞儆猴”。
現在政府和美國大學之間的對抗升級,戰火已經蔓延至聯邦法庭的邊緣。
“極端要求”
-
廢除多元化、公平與包容性(DEI)專案 -
禁止抗議者佩戴口罩掩蓋身份(便於ICE執法) -
對 “助長反猶太主義騷擾 ”的專案和部門進行調整
4月11日,政府又向哈佛發出一封詳細清單:
-
取消所有DEI多元化計劃 -
公開招生和招聘資料 -
接受外部審計 -
發現國際學生違規時通報政府
順便公開批評哈佛的行為:
"哈佛的態度強化了名校的特權思維——享受聯邦資助卻不願承擔維護民權的責任。"
哈佛直接硬剛拒絕,哥大屈服
然鵝,教育部這波帶資威脅並沒有讓哈佛屈服,比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選擇的“屈服”,哈佛的強硬立場和態度讓2所學校形成鮮明對比。
哈佛律師團和校長艾倫·加伯,4月14日直接釋出公開信致信政府,態度強硬,認為政府這些極端要求的背後,是對"學術自由的監管",已超越聯邦政府許可權,且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
“這威脅到我們作為致力於追求、生產和傳播知識的私人機構的價值觀。”"哈佛不會放棄憲法權利,更不允許聯邦政府接管私立大學。"

圖片來自於@AP ,版權屬於原作者
目前至少有60所大學因類似問題正在接受調查,政策重點還涉及變性運動員參賽資格及種族相關招生制度。
今年3月,政府威脅取消哥大4億美元的撥款,最終哥大屈服於政府壓力,做出讓步,而普林斯頓、布朗、康奈爾大學等名校同樣收到資金威脅,尚未做出回應。
但考慮到藤校的“領頭羊”哈佛已經表態,其他名校是否會選擇跟進,值得關注。
保守派認為,哈佛拒絕配合“是在挑戰政府威信”,而如果不強硬回擊,其他高校可能會效仿。
4月12日,大雨中數百人聚集在劍橋公共草坪聲援哈佛,包括市長在內的多位當地政要都參與其中。
麻省總醫院200多名醫務人員也聯名致信學校管理層,呼籲堅守原則。
經費凍結,研究專案中止
一位本科生被採訪時說,“很高興學校沒有像哥大那樣退讓”,但也擔心部分研究專案未來將面臨困境。
他的擔心確實不無道理,因為就在哈佛拒絕川普政府“整頓大學”的要求幾小時後,NIH就把一封“停止工作通知”,發到了哈佛傳染病專家Sarah Fortune手上,勒令她中止耗時多年的結核病研究。

圖片來自於@bostonglobe ,版權屬於原作者
Sarah 是哈佛醫學院核心科學家,領導一個全球結核病研究網路。
研究不僅影響廣泛,更有望推動新疫苗的開發,對抗全球每年超過100萬人死亡的結核疫情。
但隨著資金凍結,她不僅無法繼續向合作高校撥款,還面臨裁員壓力,甚至不得不考慮“安樂死”正在匹茲堡大學參與實驗的恆河猴,只因現在連餵養經費都沒了。
她語氣哽咽:“這些猴子太珍貴了,我們揹負著沉重責任。可現在卻要在研究中途結束它們的生命……”
儘管前路困難重重,她也依然支援哈佛拒絕政府無理要求的決定。
“如果這是結局,我也希望站在正確的一邊”
——————————
這場美國高等教育史上罕見的政校對抗,是否能重塑聯邦撥款與學術獨立的邊界?
來源:usatoday,bostonglobe 頭圖:bostonglo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