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深圳灣豪宅的大火影片,女業主坐在廢墟中的窗臺邊並從濃煙中墜落的畫面,都不忍再看第二遍。
那段影片就不放了,太慘了,完全就是無妄之災。
深圳消防出動了16輛消防車,其中一輛是目前亞洲最高的雲梯消防車——101米,過火樓層是27層到31層,幾乎是消防車的極限,超過30層以上,消防人員就很難作業了。
現場救援人員介紹,經初步排查,起火點位於該住宅樓28層C戶附近,起火原因初步判定為燃氣爆炸。
意外發生的前一晚,有業主聞到了燃氣洩漏的味道並上報了燃氣公司,但工作人員
未排查到原因。
著火的住宅位於深圳灣悅府二期,號稱深圳十大豪宅之一,均價18萬一平,地段好,樓下就是高階寫字樓和商場,視野佳,窗外就能看到深圳灣的大海。
巧合的是,小紅書上有個使用者說她前後三次看過28層c戶型的房子,已經談了價格,準備要買了結果被人搶先一步,沒想到卻因禍得福,就此躲過了一劫。

不知道是不是後知後覺,她回憶自己看房時就好像聞到了類似燃氣的反味。
燃氣爆炸是特別恐怖的,它和普通的火災還不一樣,在威力巨大的瞬間衝擊波面前,人根本毫無應對能力,你準備的應急裝備可能都根本沒有機會取出來用。
若干年前北京有個小區高層就發生過一次燃氣爆炸,不過那是人為的,一對外國情侶鬧矛盾開啟燃氣閥點了火,瞬間就把對門的房間夷為平地,幸好那天是工作日,對門沒在家,回來後發現家裡已經什麼都不剩了。
高層建築一旦遇到火災,逃生機率非常小,電梯不能用,雲梯不夠高,況且101米的雲梯消防車不是每個城市都有,但是超過30層的高樓住宅卻比比皆是。
買房儘量不要買高層建築,老式的高層塔樓居住質量太差,一梯好幾戶,早晚高峰光電梯就能等上半小時,而且群租情況嚴重,很容易引發火災,跑都沒處跑。
豪宅倒是一梯一戶,也不會有群租的煩惱,但並不意味著安全到哪裡去。一旦高層發生大型火災,逃生機率並不會因為是豪宅就增高。有預算又不喜歡別墅,真不如去買六層洋房。
有些開發商比著建高樓,動輒五六十層,樓層越高還賣得越貴,雲梯都夠不到。雖然名義上有“避難層”,但實質形同虛設,火災真來了很難跑過去,完全是在賭命。
住宅發生火災,一個是電,一個是燃氣,這兩項幾乎佔了事故源頭的90%以上。
電氣火災主要是線路老化以及違規用電,老小區線路出現故障的比較多,新一點的小區基本上都是違規用電習慣問題,比如手機充電頭不拔,插電板短路,家裡給電動車充電……太久的充電頭,鼓包的充電寶這些破爛該扔就扔。留在家裡都是隱患。
好在這兩年電動車帶進住宅這一隱患已經得到重視,很多小區的電梯一旦識別出電動車,直接停梯,但也不乏有些“大聰明”會遮掩攝像頭,冒死把電瓶帶回家。
大部分電氣火災的隱患肉眼可見,相比而言,燃氣火災發生的機率小一點,但破壞力卻更強。
所以家裡一定要裝個燃氣報警器,不要買那種光報警的,要那種能夠聯動切斷燃氣閥的,像那種又是智慧又是遠端都是花裡胡哨的噱頭,人不在家再怎麼報警也沒用。
定期檢查燃氣管路安全,把橡膠管改成不鏽鋼金屬波紋管,波紋管長這樣:

另外燃氣公司每年都會上門維護檢測管路,別嫌麻煩,覺得人家是打擾你,如果說家裡沒人錯過了,給他們打電話也會上門。
一旦發生了火災,掌握點必備的求生技能也很重要。
在火災中,最可怕的不是火,而是煙,它比火的速度快且更致命,所以在火災中求生的關鍵就是防煙,有條件的家裡可以備上防煙面具、防火毯、滅火器,沒有的可以利用家裡現有的毛巾、棉被等,用水打溼自制簡易的防煙裝置。
如果是鄰居家著火,先去摸一下防盜門,門如果還是涼的,迅速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衝出去。門如果已經發燙了,千萬不要開門,用溼毛巾把門縫塞住等待救援。
如果是自己家著火又住在高層,絕對絕對不要跑到窗臺,萬一救援來不及時就死定了,找個煙最少的房間把房門堵好,如果火已經到處燃起來了,最好的方式是穿上棉衣把自己淋溼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衝出去。
下面這個火災逃生影片大家可以收藏起來,但願大家永遠也用不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