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醫生,你是否也正處於這樣的困境:
臨床工作繁忙,患者需求多樣,科研任務繁重,時間精力有限,如何在重重壓力下高效開展工作?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中國社會調查與研究中心與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釋出《2021醫師調查報告》,調查發現:醫師平均每天出診時間約為 7.77 小時、科研時間約為 1.47 小時,每週平均工作約 5.77 天,超負荷運轉成為行業常態。
當臨床重擔撞上科研KPI,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用DeepSeek等AI工具輔助自己的臨床科研工作。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幫我寫個病例”生成的模板卻不符合DRG書寫規範,“分析這篇文獻”反饋的是車軲轆話,要文獻綜述得到的是虛構的參考文獻……
根據醫脈通《2024年度中國醫師數字生活調研問卷》結果顯示:45.8%的醫生對AI技術及相關工具還停留在“聽說過,但不是很熟悉”的程度,6.5%的醫生表示完全不熟悉。絕大多數醫生僅僅將DeepSeek等AI工具視為簡單的問答助手,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正在浪費這個時代賦予醫生最強大的外掛工具!

為了幫助醫生更好地使用AI工具,醫脈通精心打造了【醫學AI學習圈】。
這是一個專屬於醫生的、完全免費的AI學習交流平臺,旨在幫助醫生掌握AI工具的高效使用方法,提高臨床和科研工作的效率。透過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料庫和社群等,為醫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援。
在這裡,你可以系統地學習AI工具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臨床應用和科研應用;與其他同行交流使用AI工具的經驗和心得,分享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更有海量AI實用資源包可免費領取!

作為醫脈通【醫學AI學習圈】的開山之作,我們將於3月11日晚19:00為廣大醫生同仁開展首場免費直播,帶你從“知道AI”到“用好AI”!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預約直播&領取資料▼▼

這場直播將重塑你的AI認知,接下來的90分鐘可能改變你的執業軌跡——
Part 01:DeepSeek高階Prompt撰寫規範
-
手把手教會你Prompt的撰寫一般規範
-
案例實測:同樣問“胸痛鑑別診斷”,普通指令vs專業指令的差異堪比實習醫生與主任醫師
-
即刻可用的DeepSeek文章寫作Prompt庫

Part 02:識別大模型幻覺,準確率提升70%方法論
-
一致性、思維鏈、提供示例、反向提示、邏輯樹等方式
-
現場拆解:如何用"證據鏈追溯法"讓AI的準確率提升70%
Part 03:臨床科研場景實操
-
文獻深度解析
-
課題創新挖掘
-
……
Part 04獨家生態:DeepSeek×Medpaper雙平臺協同工作流
-
內建DeepSeek-R1,高效不卡頓
-
預設專業醫學Prompt,根據文獻型別智慧推薦不同提問
-
福利:限時免費贈送1G容量+100萬token
當別人還在爭論AI會不會取代醫生時,聰明人早已借勢賦能,現在就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直播,學習用AI最佳化臨床工作流程,提高科研效率!
▼▼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直播&領取免費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