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成本又漲了!全美首徵“匯款稅”,2026年起匯款到海外開始徵稅1%!

特朗普於7月4日簽署生效的“大而美法案”,其中隱藏著一項條款,將對無數移民家庭產生深遠影響。根據法案規定,自2026年起,所有透過現金、匯票、銀行本票等非電子方式向境外匯款的個人,無論國籍,統一徵收1%的匯款稅。
1% 的稅收的影響?
匯款長期以來被視為移民與發展之間最直接、最有力的紐帶。根據世界銀行2023年的統計資料,全球收到的移民匯款總額約為6560億美元,接近官方發展援助(約2240億美元)的三倍。
對許多移民家庭來說,匯款遠不止是“寄點錢回家”,往往承擔著維持基本生活、供孩子上學、支付醫療費用,甚至創業投資的功能
但由於身份限制,許多無證移民難以在美國開設合法銀行賬戶,只能依賴現金、匯票或銀行本票等方式將收入寄回家鄉。正因為如此,他們幾乎無法規避這項即將實施的1%匯款稅。
而這項稅收可能將直接削弱匯款的效力,造成全球範圍內的資金迴流減少。
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對此表示,美國對非公民匯款徵稅的提案已經引起印度政府的高度關注。作為全球最大匯款接收國,印度每年可能因此損失數十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其他主要受影響的國家還包括墨西哥、中國、菲律賓、法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匯款成本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政策關注的領域,因為這關乎無數家庭的基本生存。海外發展研究所指出,匯款在減貧方面的效果往往比其他型別的現金流更顯著,不僅因為金額可觀,更因為它直接流入最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手中
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來說,移民本身就是一種經濟策略:一位家庭成員外出打工,幫助家庭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從而降低因失業、疾病或突發事件帶來的衝擊風險
相關研究還發現,移民家庭更有可能將部分匯款收入用於長期投資,如購置土地、創辦小企業等。一旦匯款減少或中斷,這些積極的經濟連鎖效應也將遭到破壞。
四大誤判可能讓政策“反效果”
但海外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明確指出,這一政策建立在四個錯誤假設之上。
假設 1:該稅將阻止潛在移民移居美國
首先,稅收無法阻止移民行為。人們移民不僅為了錢,更出於家庭團聚等原因。事實上,研究發現,當家庭收入提高、匯款能力增強時,反而移民意願會下降。
假設2:稅收將鼓勵移民“自我驅逐出境”
與政策設想相反,這項稅收不會促使無證移民“自我驅逐”。許多無證移民的孩子已經是美國公民,家庭分離所帶來的心理和經濟創傷遠比1%的匯款稅更為嚴重。
假設三:移民如果想匯款就必須繳稅
事實上,這項政策可能迫使人們轉向非正規渠道匯款。印度、奈及利亞等國家的移民已經常透過“哈瓦拉”系統、攜帶現金、朋友代送、甚至加密貨幣等方式進行規避。而在美國的墨西哥人,則更習慣使用paqueteros(包裹公司)將現金、電器、鞋子和信封一起運回家。
這些渠道雖然可繞過稅收,但卻帶來欺詐、丟失、甚至資金被犯罪團伙截留的高風險
假設4:該稅將促進美國經濟
這項稅收在財政上幾乎不划算。據估算,十年內最多隻能帶來100億美元稅收,不到聯邦預算的0.1%。由於匯款成本上升,移民使用正規金融渠道的意願將下降,匯款服務商的盈利空間和合規操作將遭到衝擊。同時,移民可支配收入減少,將抑制他們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從而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對於這項1%的匯款稅,大家怎麼看?
瞭解更多美國生活、旅遊、新聞、羊毛福利等資訊?關注我們👇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侵權立刪
訊息來源:https://odi.org/en/insights/why-taxing-remittances-will-harm-migrants-and-the-us-economy-trumps-one-big-beautiful-bill-ac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