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首度徵收“匯款稅”明年起匯款海外收稅1%包括公民!

轉載:華人生活網
正文

美國國會日前正式透過、總統川普簽署的《又大又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將於2026年1月1日全面徵收“1%匯款稅”,適用於所有經現金、匯票、銀行本票等非銀行渠道向海外匯款的個人,不論其公民身份。
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在移民政策上的又一重大動作,引發學界與人權組織強烈反彈,認為該法不僅難以有效遏止非法移民,反而可能傷害美國家庭和整體經濟利益。
01
匯款稅:針對誰?為何而來?

根據法案文字,所有美籍與非美籍人士如使用現金或非正規金融渠道(如MoneyGram、Western Union等)進行海外匯款,將需繳納1%稅額。這項措施影響廣泛,包括:

  • 約2,300萬綠卡持有者、
  • 1,400萬短期簽證持有者、
  • 以及1,200萬無證移民。
該政策最初版本擬定稅率高達5%,後降至3.5%,最終在參議院審議時敲定為1%。原本只針對非法移民的徵收物件也被取消限制,擴大至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所有現金匯款人。根據估算,該稅可能導致正式管道的匯款流量下降約1.6%。
川普政府稱,該稅將為邊境執法與移民管理提供至少100億美元資金,支應新建圍牆、拘留中心等專案,但相關政策效益與人道代價已在輿論中掀起巨大爭議。
02
匯款稅將如何影響移民?
據世界銀行2023年資料,全球共接收匯款約6560億美元,幾乎是官方發展援助金額(2240億美元)的三倍。移民匯款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家庭的經濟命脈,用於支付教育、醫療與基本生活支出。
其中,墨西哥、印度、菲律賓、中國及拉美多國(如瓜地馬拉、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將首當其衝。僅墨西哥一國,預計每年將損失超15億美元匯款收入。
倫敦發展研究院(ODI)指出,家庭匯款不僅對減貧更有效,還能強化家庭抗風險能力,使移民家庭更傾向投資土地、創業,推動長期發展。新稅若壓縮匯款能力,將危及這些正面經濟影響。
03
專家批評:四大誤判可能讓政策“反效果”
移民經濟學家與政策研究者指出,這項稅制是建立在四個錯誤假設上的政策設計:
  1. “稅收會減少移民”
    實則不然。人們移民原因多元,包含希望、家庭團聚、自由與安全等非金錢因素。研究顯示,適度匯款反而降低受款人移民意願,匯款減少可能促使更多家庭成員移民,反效果明顯。
  2. “稅收會迫使移民自我遣返”
    多數非法移民在美已有家庭,甚至育有美籍子女,根本不願因匯款稅而分離。加上原居國政治與經濟不穩,許多人並無返回意願。
  3. “移民只能繳稅才能匯款”
    實際上,許多移民會轉向地下匯款管道。例如:
    • 印度與奈及利亞移民常用“哈瓦拉系統”(hawala)規避正式通道;
    • 非洲移民轉向加密貨幣;
    • 墨西哥人廣泛使用“包裹客”(paqueteros)直接將現金和物資帶回家鄉。
      這些途徑存在法律、金融安全等高風險,政府難以監管。
  4. “此稅可有效增加財政收入”
    專家估算,該稅10年僅能帶來約100億美元收入,佔聯邦預算不到0.1%。反觀,其將使正規匯款業者收入縮水、合規成本升高,抑制經濟消費,拖慢整體增長。
04
各界建議:該如何“讓匯款發揮更大效益”?

專家指出,若政府真有意最佳化移民貢獻與全球發展,不如採取以下措施:

  • 降低交易成本:當前移民每筆匯款成本約6%,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3%。降低費用可刺激正規匯款流、提高經濟透明度。
  • 鼓勵發展用途:各國政府可設立配套基金、協助匯款用於生產投資或教育基礎設施,例如塔吉克與墨西哥的移民協會計劃。
  • 支援“社會匯款”效應:移民除金錢外,還將文化、性別觀念、教育理念等帶回母國。研究表明,這類“軟性匯款”有助於提升女童教育與基層創業環境。
  • 制定更人性化的移民政策:透過合法化路徑,鞏固移民社群與母國、寄國的正向聯絡。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美國頂級高校中國學生錄取資訊:
活動預告
點選以下圖片,即刻掃碼預約翠鹿升學榜最新線下活動:
相關閱讀:

美國參議院51對50放行”大而美”法案!

美國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透過特朗普《大而美法案》

《大而美法案》如何衝擊美國高等教育


轉載:華人生活網,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