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企業噩耗:尋求美國以外的市場!貨賣不出去了、短期內大批企業或將破產倒閉

一家為製藥行業生產膠囊和藥片的製造商正在亞洲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一家在美國擁有35年客戶基礎的鋼鐵零部件製造商正在告知客戶,預計價格會上漲。另一家為體育或學校活動生產吉祥物服裝的公司正在降低價格,以免失去美國客戶。
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戰——以及他多次威脅吞併加拿大——正在顛覆這兩個北美鄰國之間數十年的密切貿易關係,並促使許多加拿大小型製造公司修改其長期商業戰略。
英國首相馬克·卡尼上個月透過競選對抗特朗普,帶領自由黨贏得了選舉勝利。他定於週二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會面。卡尼曾多次表示,與美國的舊關係已經結束。
根據對十多家公司、顧問、貿易律師和協會的採訪,即使美國與加拿大達成新的貿易協定,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政策以及與美國做生意的不確定性仍將持續存在。
為加拿大出口商提供諮詢服務的邁克·奇澤姆 (Mike Chisholm) 表示:“如果你是一位聰明、精明的商人,你就不會立即回到完全依賴美國合作伙伴的另一種安排。”
加拿大歷史上 75% 的出口依賴美國市場,是首批受到特朗普關稅打擊的國家之一。特朗普辯稱徵收關稅是為了讓加拿大對進入美國的芬太尼負責——儘管資料顯示,所有緝獲的芬太尼中只有不到 1% 來自加拿大邊境。
今年3月,特朗普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隨後又對不符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不過4月初他並未對部分國家實施廣泛的互惠關稅。專家表示,對加拿大徵收互惠關稅將導致製造業破產數量激增。
根據政府資料,製造業 42% 的產出銷往美國,其約170萬工人中有41%依賴美國進口。雖然目前沒有面臨關稅,但總部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亞洲包裝產品分銷商 LabelPak Printing Inc. 正在考慮專注於加拿大市場,並逐步減少來自美國的 15% 的銷售額
“如果他(特朗普)生氣了……決定對加拿大商品徵收 50% 的關稅……那我們真的會退出市場,”該公司創始人肯·加利表示。“我們將更加重視加拿大業務。”
公司和行業協會表示,雖然一些加拿大公司已經失去了信任,但依賴美國市場的公司無法完全取代美國市場,尤其是小公司。
加拿大的經濟規模還不到其鄰國的十分之一,而且海外運輸成本高昂。
幾位高管透露,其他公司正在與美國客戶進行艱難的對話。“我們正在與這些企業進行溝通,並告訴他們,不幸的是,他們的政府選擇讓他們支付更多費用,”Wellmaster 執行長詹姆斯懷特 (James White) 說道,該公司生產用於能源和供水行業的鋼鐵部件。
總部位於安省的概念工廠公司(Concept Factory Inc.)執行長喬伊斯·班達(Joyce Banda)表示,她曾因預期關稅而下調價格,試圖留住美國客戶。該公司專門為體育或學校活動製作吉祥物服裝。班達表示,現在即使特朗普推遲徵收對等關稅,她也不得不承擔這筆損失。
對於工具鋼分銷商 Fusion TG 的老闆娜塔莉·高德羅 (Natalie Gaudreault) 來說,特朗普的關稅對她位於蒙特利爾的生意造成了雙重打擊。
她的公司幾乎70%的鋼材需求都從中國進口,然後根據客戶的規格進行成型,再供應給工具、模具製造商和輥軋成型廠。該公司五分之一的銷售額銷往美國。
她首先受到了加拿大去年10月對中國徵收25%關稅的打擊。隨後,特朗普又加徵了25%的關稅。她估計,加上其他關稅,她進口到美國的產品成本將增加一倍以上。
“我不會承擔這些成本。我得把這筆費用算在他們頭上,”她說道,並補充說,她的銷售額在第一季度縮水了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Fasken 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和投資集團合夥人兼主席 Clifford Sosnow 表示,一些公司正採取罕見舉措,試圖與客戶重新簽訂合同,其中包括分擔關稅成本的條款,這導致業務關係複雜化。
“這就像熱刀切黃油,”他談到此類談判時說道。“它不會在不造成損害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參考連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66162/canadian-businesses-tariffs-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