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茅臺,品味東方華彩,暢遊國色與天香

邁入2025,年就近了。
這一年註定非同一般,因為即將迎來的春節,是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本就舉足輕重,增添“國際範兒”後,該怎樣過好這個春節,又該如何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
央視乙巳蛇年新推出的春晚吉祥物“巳升升”,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它能受到如此多網友的喜愛,靠得不只是萌態可掬的外表,更是因為它背後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盡情感:
造型來自甲骨文,眉眼取形自青銅器、玉器,身體運用了景泰藍、花絲鑲嵌工藝……
更重要的是,它的意蘊源自中國生肖文化,並選用了中國傳統色彩的配色——以青綠色為主調,配以鸚哥綠、品綠、吐綬藍、青金石、荷花白、柑黃、龍膏燭。
一點一滴,滿含東方美學深意,將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時光悉數凝練。
      圖源:微博@央視網文娛  
1月5日,“東方華彩 國色天香”2025年度東方傳統色釋出會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舉行。活動現場,2025年年度東方傳統色新鮮出爐:絳紗。 
作為2025年的年度東方傳統色,“絳紗”融合了粉紅的柔美與紅棕的深沉,營造出溫暖而不失厚重的視覺氛圍。“絳紗”不像傳統粉色那樣輕盈甜美,而是更富有歷史感和質感。
與生肖文化、中國傳統色的“巳升升”,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茅臺還將東方傳統色融入產品、空間等產業場景應用中。在釋出會上推出運用了“絳紗”主題色系的乙巳蛇年生肖系列產品:貴州茅臺酒(乙巳蛇年)、茅臺王子酒(乙巳蛇年)、貴州大麴酒(乙巳蛇年),以及以紫礦為主基調的貴州茅臺酒(笙樂飛天)。
可謂是多管齊下,致敬經典,引領未來。
從2024年度東方主題色:緗葉,這一代表炎黃子孫的黃色開始。茅臺聯手中國流行色協會,建立“國色天香”色彩體系,持續將國潮發揚光大,讓國色熠熠生輝。
而中國曆來注重“紅”運起年,尤其2025年還是首個非遺春節,紅色自然當仁不讓是今年的代表色。
      圖源:視覺中國  
位列九州大地“正色”之一的紅色,曾是先民心目中神聖的符號,代表生命、鮮血、火種及太陽;演變至今日,已經成為中國人集體文化記憶與底蘊的代表色。
《說文·糸部》有云:“紅,帛赤白色。”本義為染成粉紅色絲帛的紅色,其實還可以被細分成許多種:絳紅、胭脂、藕荷、一斥染、桃紅、菡萏、梅紅、朱櫻、銀硃、霽紅、岱赭、福色、蘇芳香……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詩意曼妙,細微處見差別,頗有豐饒之美。
它們,可以是美人妝面,是天邊彩霞;是四季之流轉,是節氣之更替;是天地之變化,是生活情致。
所以,為什麼絳紗能脫穎而出,成為2025年度東方傳統色?
      圖源:視覺中國  
“東方華彩 國色天香”2025年度東方傳統色沙龍上,專家、學者們都聊到了一個長久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找尋東方傳統色,在這個時代還有意義嗎?
如今現代人習慣了潘通色卡,以及那些來自西方的色彩體系與標準。但如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院長羅奇所說,西方的色彩體系看重的是物件的物理處境,而東方傳統色更注重心靈及個人的主觀性。
東方傳統色,是歲月的回聲,將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與民族的智慧、共通的情緒凝聚於這一抹色彩中。就像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朱春林的觀點一般,東方傳統色和西方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之前的溼壁畫一樣,具有色彩穩定、雅緻高貴等特點。
它對於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而言,是代代延續,更是新時代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遺與民間美術研究專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喬曉光,將東方傳統色與非遺文化的關係進行了解讀:“中國是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東方傳統色具備民族性和歷史性。從歷代王朝官方的物質性文化遺產,到文人精英的詩歌、物候、曆法等,再到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上古神話等色彩表徵體系,東方傳統色正在這個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
如絳紗這般浪漫的東方傳統色古已有之,只是散落在了詩詞典籍中,所以在當下系統整理這些色彩意義重大。而敦煌壁畫,便是考古學家、藝術史家、著名畫家寧強口中,那座東方傳統色的寶庫。
而東方傳統色,不只在敦煌。有一批人,正在像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所說,發揮匠人精神,努力為茅臺支援的東方傳統色彩計劃發光發熱——
“茅臺支援傳統色基礎研究,是‘樂見其成’的責任情懷,助力結出更多研究成果、彰顯更多文化魅力;
倡導傳統色產業應用,是‘樂見其用’的實踐擔當,華為在手機主題、鼎盛在國禮宋錦的製作工藝、咪咕在中國移動影片彩鈴等方面,都運用了絳紗色,茅臺在乙巳蛇年生肖系列產品等,都使用了絳紗主題色系;
推動傳統色國際化傳播,是‘樂見其好’的價值追求,茅臺將與更多夥伴做好傳統色傳播的推送者,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色獨有的魅力,讓‘中國色’成為‘新頂流’。”
作為東方傳統色彩計劃的發起人,著名色彩學家、東方美學色彩專案總顧問郭浩也介紹了這項計劃的詳細情況——
要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色彩體系,從歷史中走來,將傳統文化所蘊積的色彩能量釋放到工業、商業、設計、包裝中區,走到生活裡去。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在《乾隆色譜》《宮廷服飾色譜》《高平開化寺色譜》,以及古建築、紡織品、玻璃器、漆器、玉器、陶瓷、壁畫、傳統繪畫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勞時費力,只為尋找到那抹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中式浪漫與東方美學。
而這,便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和文化傳承。
釋出會上,由茅臺贊助、中國首檔以中國傳統色彩為載體的人文紀錄片《尋色中國》先導片曝光。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講述了尋色過程中那些難忘的經歷,以及未來將用三季體量,規劃打造“大尋色”系列的規劃。
因為尋找這些東方傳統色,才能深層讀懂華夏之美、東方之美。
窺見古人、照見今人,才能欣賞到深含底蘊的中式浪漫,感受到那份遍佈四海九州的東方美學。
而茅臺不僅在著手建立“國色天香”色彩體系,更在尋色中國的過程中,不斷推動年度東方主題色以及更多東方傳統色,運用於不同的產品,讓現代人能切身感受和享受到東方色彩專案的美學成果——
如釀酒般,經過歲月沉澱的醇美,美進生活的一點一滴中。
2025年度東方傳統色絳紗色的釋出,滿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致敬,比如中華五行文化哲學、中國古代絲織文化。
絳色源於赤色,絳紗也就是紅色的紗,雖明豔、濃烈,但又蘊含典雅、浪漫的氣質,濃重的絳紅色在陽光照射下變得柔和,彷彿層層輕紗遮蓋在上面。
它是“絳紗囊裡水晶丸”裡矜貴的嶺南佳果荔枝,是“絳紗弟子音塵絕”裡講課教學的儒學風雅,是“絳紗垂,翠環曲”裡在閨閣沉睡的女子身上那份曖昧與慵懶……
它更代表著“瑞氣氤氳人絳紗”的自然天光、祥瑞之氣,“百官常服,絳紗單衣”的珍饈華服、禮制規則,“碧琉璃掩映絳紗燈”的節日婚慶、居舍情致,“輕衣重重兮蒙絳紗”的衣袂翩躚、仙氣飄飄……
而從精神層面來看,“絳”在視覺上鮮明生動,能夠引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紗”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的紡織技藝,充滿了東方神秘感。與蛇年的結合,可以營造出神秘高雅、智慧柔美兼具的形象,寓意人們可以在蛇年,擁有敏銳的洞察力、深邃的智慧以及優雅、從容的生活態度。
這就是東方傳統色的精妙之處,美在代代傳承。從這小小的東方傳統色彩中,能窺見一個大大的中國,無時無刻傳遞著含蓄的中國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精神共鳴。
      圖源:視覺中國  
無論是央視春晚的蛇年吉祥物,還是2025年度東方傳統色釋出會上茅臺的一系列新動作,背後都蘊含著歷代中國人共同的東方美學觀及歷史傳承。
而這種來自自然,蘊含著哲思的東方美學,又為新的時代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就像絳色曾在丹青中出現,被運用於壁畫,出現在敦煌壁畫中,成為敦煌色的一種。穿越時間,如今茅臺將絳紗色定為2025年度主題色。
對於中華傳統的生肖文化,茅臺更在其中將四時之美、工匠技藝之美與自身的“時間之則,時節之律、溫度之法和技藝之美”碰撞,引發更強烈的美學共鳴——
蛇年的生肖文化,是中國人在觀天地自我中,尋找到的樸素哲學觀與四時之律的美學觀。
順天敬人,明理厚德。
2014年12月,茅臺“一歲一生肖”系列第一瓶酒甲午馬年面世。
      圖源:網路 
2025年1月,茅臺“一歲一生肖”系列最後一瓶酒乙巳蛇年產品釋出。
貴州茅臺酒乙巳蛇年生肖酒的畫作,採用了國家一級美術師郭子良創作的《靈蛇出處風不動》藝術作品作為包裝元素之一,將白酒瓊漿的東方美學藝術力拉滿——
貴州茅臺、國家級藝術大師、國粹生肖文化……全部集於一體中。
同時,瓶身採用陶瓷烤花酒瓶,採用篆刻“乙巳蛇年”干支紀年印章,標註生肖酒的創作年份,將時代氣息與歷史文化韻味相結合。
瓶蓋採用了螺旋紋金色瓶蓋,頂部鐫刻“蛇”字的篆書凸紋,將傳統文化展示到淋漓盡致……
如《人民日報》所說,“一歲一瑞獸。生肖文化是春節文化的重要元素,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獨特的風景。”
這次釋出會上,除了“蛇茅”,貴州茅臺酒乙巳蛇年生肖系列的茅臺王子酒、貴州大麴,同樣誠意滿滿。
茅臺王子酒(乙巳蛇年)酒瓶以“國色天香”為主題,原創手繪插畫展現了蛇縈繞在雲山之巔的生動畫面,寓意事業蒸蒸日上,配以牡丹、珍珠、蝴蝶等元素,寓意國色天香,瓶身以宮牆紅為主背景色,輔以綠色肌理碎點,彰顯古典之美和富貴之意;
貴州大麴酒(乙巳蛇年)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蘇百鈞繪製《仙境靈蛇》圖,展現古典而優雅的審美,書法家張公者為酒增添了文化與藝術魅力,酒瓶以石榴紅為主色調,象徵高貴與繁榮……
恰逢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在舉國上下的歡慶時刻,貴州茅臺酒乙巳蛇年生肖系列更是喜上加喜、福上添福。
除了茅臺的誠意之作十二生肖酒,釋出會上茅臺致敬中國傳統文化的“笙樂飛天系列新品:貴州茅臺酒(笙樂飛天)”也非常值得一說。
笙樂飛天以莫高窟401窟飛天仙女的形象為視覺核心,正面以細膩線條勾勒出一位手持笙樂器的飛天,長袖飄揚,綵帶環繞。同時,伴以401窟其他元素,比如蓮花、飛牛、雲氣紋、地湧金蓮、飛馬……
色彩以紅棕色為主基調,取自敦煌壁畫的天然岩石色彩,低調卻不失華麗,古典又莊重。
而追溯飛天茅臺酒的發展,能品味到多樣的中華文化魅力——
1958年,茅臺釋出了兩位手捧金盃的飛天仙女圖案,來作為外銷的茅臺酒商標,讓世界認識到了來自中國佳釀的魅力與文化底蘊。
兩位飛天仙女出自敦煌壁畫,象徵著美好、和諧與吉祥,帶著濃濃的中國元素與東方美學的浪漫。
      圖源:網路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連通中原與西域。
這裡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唯一的交匯點,更是過去人類歷史中,人文、民族、信仰、文明最激烈交匯和碰撞的地方。
如今茅臺“笙樂飛天系列新品”,在申遺成功後的這個節點推出,與“飛天茅臺”67年前那兩位出自敦煌壁畫的飛天仙女一起——
用中國情溝通世界,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圖源:視覺中國  
推杯換盞間,我們似乎能穿越到千百年前,與古人對飲的時刻。
駝鈴響起,鐵馬風聲呼嘯,壁畫中的神女邁著窈窕碎步,向我們講述那些生動的古老傳說,復原敦煌這座東方寶庫以及中國這座古國的無限魅力……
那些絕美的中國傳統文化、現代美學,在此刻完美交融。
這個非遺之後的首個春節如何過,或許已經有了答案。
一杯茅臺酒,兩頰絳紗色。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