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
封面圖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開放的 T5 航站樓裡面,有一座博物館,展示機場建設工地發現的文物。(via[6])
代幣是什麼
現在,媒體經常出現一個詞“代幣”(token),今天就來談談這是什麼?
首先宣告,代幣屬於加密貨幣,有交易市場。我完全不想碰這一塊,只想談談它們的原理。
大家讀了就能理解,它們為什麼可以發行,可以交易。作為技術實驗,這是很有意思的。
我想談這個題目,是因為前些日子讀到一篇文章《去金融化與超金融化》[7],讓我想通了代幣與金融的關係。
加密貨幣的起源,與紙幣的弊端有關。紙幣(比如美元)都會越發越多,形成通貨膨脹,長期中貶值,購買力不斷下降。
人們因此不願意持有現金,而是想法設法保值增值,從而形成“金融”活動,比如儲蓄、投資、購買房產等等。
所以,金融就是現金的對立面,貨幣越發越多,人們越不願意持有現金,導致金融活動也越來越多。
比特幣的最初動機,是創造一種無法增發的貨幣機制。由於比特幣總額是確定的,所以如果把它當作貨幣,就肯定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因此,人們會願意持有比特幣現金,而不是拿它去消費和投資。由此推論,比特幣的世界應該沒有太多的金融活動,它可以“去金融化”,減少金融投資的規模。
但是,沒有想到,後來出現了“以太坊”。
以太坊跟比特幣一樣,建立在區塊鏈之上,區塊鏈可以看作是一個寫入後無法修改的公開賬本。此外,它還有一個比特幣沒有的特點,就是“智慧合約”。它允許使用者寫自己的程式,放上區塊鏈,讓區塊鏈去執行。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基於“智慧合約”,在區塊鏈上發行自己的代幣。比如,你在區塊鏈上寫入一條記錄(可以是任意內容),然後用智慧合約規定,這條記錄的所有權分成10000份(即關聯10000條子記錄),每一份都可以單獨交易。
這樣一來,你就創造了一種自己的代幣,總額為10000份。你對外出售這些代幣,只要有足夠的人願意買,就會形成這種幣的交易市場。
這裡的關鍵是,你寫入區塊鏈的原始記錄,可以是“任意內容”。這意味著,任意東西都可以代幣化,比如一條筆記、一段錄音、甚至一件衣服,都可以發行成代幣,只要保證寫入區塊鏈的內容能夠代表原始物品即可。
根據這個原理,就出現了各種奇奇怪怪的代幣[8]發行,比如狗幣、貓幣、月亮幣、火星幣、大蒜幣等等。它們統稱為 meme coin(中文譯為迷因幣或模因幣)。
代幣可以是同質的(每一份可以互相替代),也可以是非同質的,即每個代幣都是獨一無二,相當於有編號證書。後者稱為“非同質代幣”,英文為 NFT(Non-fungible token),曾經一度非常火爆。
2022年,一隻稱為“無聊猿[9]”的猿猴頭像,它的一份 NFT 最高價格到過147個以太坊(約42萬美元)。本質上,你花了這麼多錢,買到的只是區塊鏈上你名下的一條記錄,你有權再把這條記錄轉給其他人,僅此而已。
由於任何東西都能變成可以交易的代幣,因此代幣創造了一種“超金融化”,即任何東西都變成金融化的可交易資產。
所以,事情就有點諷刺了,加密貨幣發明的原意是“去金融化”,誕生一種有穩定購買力的貨幣,現在卻變成了“超金融化”,無數原本不可交易的東西,變成了金融資產,從來沒有穩定的價格。
GeeLark 雲手機
國內很多個人和企業,現在都在做跨境電商,需要工具來管理境外的社交媒體平臺。
今天,就介紹一款這樣的工具 GeeLark[10]。
它的定位是“跨境營銷一站式運營平臺”,服務中國品牌出海。
功能上,它是雲手機,讓你在電腦上,透過雲端操作各種手機 App,比如 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WhatsApp 等(上圖)。
大部分商家,還在用實體手機管理 TikTok 賬號,如果有幾個賬號,就需要使用多部手機,非常麻煩。雲手機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1)每個雲手機是一個單獨隔離的環境,沒有任何學習成本,跟操作實體手機一樣。系統版本的選擇非常豐富,從 Andorid 10~Android 14 供選擇。
(2)賬號管理方便,一部電腦管理全部的手機和賬號。
(3)常規操作全部自動化:自動批次發影片、發圖集、修改文案、AI 養號、互動評論等。
(4)分組授權。團隊成員可以設定單獨的訪問許可權,可以分組管理,成員可以不知道媒體平臺的賬號密碼,確保賬號安全。
(5)TikTok 賬號管理功能強大,可以一站式建立、管理和自動化運營賬號,支援直播。
(6)提供 API[11]。使用者自己編寫指令碼,透過 API 實現對雲手機的操作,執行自動化任務,還可以開啟 ADB 遠端控制雲手機。
(7)GeeLark AI。最新版本上線了 AI 功能(下圖),接入了 DeepSeek 模型。雲手機可以在 AI 操作下,像真人一樣使用 TikTok,瀏覽特定關鍵詞或博主的影片,從而讓系統為賬號打上合適的標籤。
釋出影片或圖集時,AI 可以幫你寫文案,還可以生成不同版本的影片,幫助測試分發效果。
GeeLark 免費試用。新使用者註冊後,可以使用兩部雲手機,免費時長總共為60分鐘。如需要更長的時間,或者更多的雲手機,則需要付費。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現在訪問官網 geelark.cn 下載試用[12],無需繫結信用卡。新手入門操作可以看這篇文章[13]。
[活動] AI FOR CODE 創意挑戰賽
為了推廣 AI 程式設計,探索技術創新,全國“AI FOR CODE 創意挑戰賽”即將舉行。
本次大賽為了鼓勵更多同學參與,降低參加門檻,除了常規的“應用實現“賽道,還特別增設“創意徵集”賽道。
只要你有想法,哪怕沒有時間完成落地開發,都可以參加。你只要有創意,為參賽隊伍提供靈感,讓 AI 去實現,即使無法參與親自開發,也有機會讓自己的靈感變為現實,從而參與評獎。
大賽的啟動儀式將在下週一(3月3日)晚上18點舉行,詳細介紹賽制,以及本次大賽的指定的 AI 程式設計環境 Trae。
直播期間將有大量抽獎。另外,預約直播後分享海報,邀請他人參加,也有豐厚獎品。
關注 AI 程式設計的同學,不要錯過本次大賽。現在點選這裡[14],或者掃描上面海報的二維碼,預約參加直播,瞭解詳情。
科技動態
1、月球機房[15]
本週,美國透過獵鷹9號火箭,傳送了一個月球登陸器。
登陸器將一個迷你伺服器(下圖)送到了月球表面,它重約1公斤,帶有 8TB 硬碟。
這個伺服器是為了測試,月球機房這個想法是否可行。
相比地球,月球沒有自然災害,沒有風和雨,也沒有水份和氧氣,更沒有戰爭和人為破壞。事實上,只要不遇到隕石撞擊,月球地表幾萬年也不會改變。
於是,就有人提出,能不能把機房放到月球上,資料就不會損壞了,可以長期儲存。
本次實驗就是為了驗證,透過太陽能供電,伺服器能不能在月球上正常工作,經受極端的高溫和低溫。
2、飛行汽車[16]
馬斯克投資的飛行汽車,上週進行了原型試飛。
這輛車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外形就是普通的汽車,沒有外露的螺旋槳,難道藏在車體內部。
它也飛不高,目擊者說離地高度不超過5米,然後保持這個高度,向前飛了一段距離,就落地了。
廠商說,它的使用場景之一是,如果前車拋錨堵塞道路,它就可以飛過前車。另一個場景是飛過水麵。
該車售價30萬美元(約人民幣217萬),預計年底可以交付,可能成為世界第一輛上市的飛行汽車,只是不知道多少人會買。
3、天基太陽能[17]
太陽能發電正在快速發展,但是它有一個重大缺點,就是無法全天發電,每天最多工作12小時,還不能有陰雨天氣。
早就有人設想“天基太陽能”,為什麼不把光伏板放到太空呢?全天24小時發電,再把電力傳回地球。
一家美國創業公司,就打算開展這項業務,計劃於2026年發射第一顆實驗衛星。
它的設計類似於“星鏈”:多顆光伏衛星排列成一條直線,將太陽光轉換為電能,再透過紅外激光向地面傳送。
地面設有多個接收站,每個站接收頭頂衛星發來的能量,當前衛星飛過以後,再接收下一顆,就跟衛星上網差不多的模式。
4、其他
(1)湖南省嚴禁使用 AI 為病人開處方[18]。
(2)埃及新發現一個法老墓[19],入口藏在山谷底部,很不起眼(下圖)。上一次發現法老墓,還是1922年的圖坦卡蒙墓,已經相隔百年了。
文章
1、本地部署 DeepSeek 模型保姆級教程[20](中文)
網友的教程,家用 PC 怎麼跑 DeepSeek,當然跑不了滿血版,只能跑小引數的版本。(@lovefc[21] 投稿)
2、從頭構建大模型[22](英文)
作者按照教材(上圖),從零開始做一個大模型,本文簡要解釋了大模型原理。
3、Svelte 5 不是 JavaScript[23](英文)
Svelte 是一個流行的前端框架,去年發了5.0版。作者使用後感覺,它的抽象層次太高,已經不像 JavaScript 語言,而像一種新的語言。
4、面試倫敦谷歌[24](中文)
作者面試倫敦谷歌,最後被拒,全程的記錄。(@DoctorLai[25] 投稿)
5、Proxmox 虛擬機器的10個專案[26](英文)
Proxmox 是現在很流行的虛擬機器軟體,本文介紹它在家庭實驗室的10種用途。
6、我如何用手勢模擬滑鼠[27](英文)
一篇教程,作者用谷歌的 MediaPipe 和 OpenCV,將攝像頭捕獲的手勢動作,轉化為滑鼠操作,也就是不需要滑鼠了。
7、如何製作網頁的毛玻璃效果[28](英文)
本文介紹如何製作一個網頁的毛玻璃透明區塊。
8、CSS 區域性作用域 @scope[29](英文)
本文介紹 CSS 區域性作用域語法 @scope,它定義的規則只對當前區域生效,Chrome 瀏覽器已經支援。
工具
1、digiKam[30]
開源的本地照片管理軟體。
2、Web Awesome[31]
一個 Web Component 元件庫。
3、WhiteSur[32]
一個類似 Mac 的 Linux GTK 桌面主題。
4、mdq[33]
一個從 Markdown 檔案提取資訊的命令列工具,類似 處理 Markdown 檔案的 jq 命令。
5、Electro[34]
一個命令列的圖片瀏覽器,Rust 語言寫的,速度快。
6、鏈圖[35]
一個開源的線上工具,將網址轉成一張包含二維碼、網站標題和簡介的圖片。(@wind-liang[36] 投稿)
7、MinMail.app[37]
免費的臨時郵箱服務。(@withoctober[38] 投稿)
8、MoePush[39]
基於 NextJS + Cloudflare 的訊息推送服務, 支援釘釘、企業微信、Telegram 等多種渠道。(@beilunyang[40] 投稿)
9、Ant Design X Vue[41]
Ant Design X 的 Vue 移植,專門用來做 AI 的前端介面。(@wzc520pyfm[42] 投稿)
10、New SVG Viewer[43]
開源的 SVG 預覽網站。(@liujuntao123[44] 投稿)
11、Statusnook[45]
一個需要自己部署的服務,用來架設一個簡單的網站,檢查指定網址是否線上。
12、llm-commit[46]
使用大模型生成 Git 倉庫的提交資訊,用法簡單,基於 Python 工具 llm。
資源
1、中日文翻譯[47]
該網站將中文翻譯為日語,並顯示假名和羅馬發音。(@zhanghuid[48] 投稿)
2、3D 陶器動手做[49]
谷歌的網頁小遊戲,在網頁上做一個 3D 陶器,挺有趣的。
3、蘇特羅塔 3D 模型[50]
蘇特羅塔是舊金山的電視塔,高298米。作者用幾千張無人機的照片,合成了它的 3D 模型,效果極佳。網站上有方法介紹。(@YuJianrong[51] 投稿)
4、橢圓曲線加密[52](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這個英文倉庫有橢圓曲線加密的簡單介紹。
圖片
1、分形臺鉗[53]
臺鉗是一種常用的金屬加工工具,用來固定零件。
常見的臺鉗都是下面的樣子,只適合固定那些固定形狀的零件。
但是,還有一種分形臺鉗,利用多個可調整角度的固定塊,去固定不規則形狀的零件。
文摘
1、如果沒有人讀部落格,為什麼要寫呢?[54]
讓我們坦率一點吧,你寫了一篇部落格,根本就沒有人讀。
至少,沒有你想要的那麼多讀者。你把自己的想法傾注在文章,精心構思每個句子,選擇合適的圖片——然後什麼反響也沒有,沒有點贊,沒有分享,沒有互動。
那麼寫部落格的意義何在?
首先,關於寫部落格,有兩個誤解。一個是隻要我寫出了好文章,讀者自然就會來。不,他們不會來,網上有幾十億篇部落格,好像浩浩蕩蕩的颶風一樣,你的部落格只是風裡的一片葉子,誰會注意呢。
另一個誤解是如果沒有人閱讀,寫作就是浪費時間。
部落格有自己隱藏的價值。你寫部落格不是為了別人的掌聲,而是因為你自己的需要。
部落格使人頭腦清晰。它幫你理清思緒,銳化視角。當你寫作時,你會思考得更好。當你思考得更好時,你會做出更好的成果。
部落格的目標讀者,其實不是網際網路人群,而是未來的你,你的文章會讓你看到自己思想的演變。
此外,未來也許有一天,某個真正需要你文章的人,會找到它。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比一篇病毒式傳播的文章,影響力更持久。
寫部落格有點像街頭攝影。你手拿相機,漫步在城市中。你看到一個場景——一個充滿光、影、人性的瞬間,就拍下了它。
沒人關心你拍到了什麼。但這不是你攝影的原因,你攝影是因為你看到了一些東西。
寫部落格也一樣。你寫部落格是因為你在思考,因為你在觀察,因為你希望把它放在某個地方。
如果有人讀了,那就更好了。如果沒有,工作還是完成了。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言論
1、
有些大型科技公司,只招募中高階程式設計師,不招募初級程式設計師。我認為,這樣做不對。
因為現代企業是知識型企業,初級程式設計師會迫使團隊去教導、訓練、合作,從而發現知識、創造知識。
— 《你的公司需要初級程式設計師》[55]
2、
我們公司的高管(沒有一個是工程師)完全相信“AI 取代開發者”的炒作。我們的 CTO 曾說過:“使用 GPT 編寫程式碼,這是一天內就能完成的任務,應該不會超過一天。”
他們真的相信 AI 可以在一夜之間取代熟練的程式設計師。同時,他們從未使用過 GPT 自己編寫生產程式碼,他們只是閱讀了公關宣傳並認為 AI 很神奇。
— 《應對破碎的開發文化》[56]
3、
最終,我希望機器人能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洗碗、洗衣服。我不希望它們代替我播放音樂、編寫程式碼、寫字。
— 《我能合乎道德地使用大模型嗎》[57]
4、
日本鐵路公司擁有車站附近的大量土地,為了提高客運量,會在車站旁做很多建設,吸引客流,比如開設酒店。
他們甚至會開設劇團,日本著名的寶冢歌舞團就是阪急鐵路公司創立的,為了吸引人們乘坐火車去看演出。
— Hacker News 讀者[58]
5、
人們首先解決生存需要,然後尋求實用性,接著追求舒適性,後來又享受快樂,從而變得荒唐奢侈,最終變得瘋狂並浪費物質。
— 維柯[59],義大利哲學家
往年回顧
(完)
References
[1]
開源: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
[2]
投稿: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
[3]
《誰在招人》: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89
[4]
郵件聯絡:
mailto:[email protected]
[5]
mailto:[email protected]
[6]
via: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2/27/WS67c024ffa310510f19ee8fab.html
[7]
《去金融化與超金融化》:
https://mylessnider.com/articles/definancialization-hyperfinancialization
[8]
奇奇怪怪的代幣: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0224017
[9]
無聊猿:
https://36kr.com/p/1754971959967751
[10]
GeeLark:
https://www.geelark.cn/?utm_source=ruanyifeng.com&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campaign20250228
[11]
API:
https://open.geelark.cn/web/#/602813388/101527801
[12]
geelark.cn 下載試用:
https://www.geelark.cn/download-center/?utm_source=ruanyifeng.com&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campaign20250228
[13]
這篇文章:
https://www.geelark.cn/blog/beginner-s-guide-how-to-run-a-tiktok-account-efficiently/?utm_source=ruanyifeng.com&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campaign20250228
[14]
點選這裡:
https://sourl.co/XYmPA8
[15]
月球機房:
https://spectrum.ieee.org/data-center-on-the-moon
[16]
飛行汽車: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2-22/doc-inemiqvc1842949.shtml
[17]
天基太陽能:
https://spacenews.com/startup-takes-new-approach-to-space-based-solar-power/
[18]
開處方:
https://finance.sina.cn/7×24/2025-02-24/detail-inemqazp0142807.d.html
[19]
法老墓: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m30v356po
[20]
本地部署 DeepSeek 模型保姆級教程:
https://blog.lovefc.cn/archives/start.html
[21]
@lovefc: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50
[22]
從頭構建大模型:
https://brettgfitzgerald.com/posts/build-a-large-language-model/
[23]
Svelte 5 不是 JavaScript:
https://hodlbod.npub.pro/post/1739830562159/
[24]
面試倫敦谷歌:
https://justyy.com/archives/68019
[25]
@DoctorLai: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51
[26]
Proxmox 虛擬機器的10個專案:
https://www.xda-developers.com/projects-i-host-on-my-proxmox-home-lab/
[27]
我如何用手勢模擬滑鼠:
https://chernando.com/blog/2023/07/23/hand-tracking-for-mouse-input.html
[28]
如何製作網頁的毛玻璃效果:
https://www.tyleo.com/html-glass.html
[29]
CSS 區域性作用域 @scope:
https://picostitch.com/tidbits/2024/10/inline-scope-for-css/
[30]
digiKam:
https://www.digikam.org/
[31]
Web Awesome:
https://backers.webawesome.com/
[32]
WhiteSur:
https://github.com/vinceliuice/WhiteSur-gtk-theme
[33]
mdq:
https://github.com/yshavit/mdq
[34]
Electro:
https://github.com/pTinosq/Electro
[35]
鏈圖:
https://github.com/wind-liang/link-to-image
[36]
@wind-lia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62
[37]
MinMail.app:
https://minmail.app/cn
[38]
@withoctober: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79
[39]
MoePush:
https://github.com/beilunyang/moepush
[40]
@beilunya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80
[41]
Ant Design X Vue:
https://github.com/wzc520pyfm/ant-design-x-vue
[42]
@wzc520pyfm: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84
[43]
New SVG Viewer:
https://github.com/liujuntao123/new-svg-viewer
[44]
@liujuntao123: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85
[45]
Statusnook:
https://github.com/goksan/Statusnook
[46]
llm-commit:
https://github.com/GNtousakis/llm-commit
[47]
中日文翻譯:
https://zh2ja.whoops.space/
[48]
@zhanghuid: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81
[49]
3D 陶器動手做: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3d-pottery/nwHg1D0riJ1ltA
[50]
蘇特羅塔 3D 模型:
https://vincentwoo.com/3d/sutro_tower/
[51]
@YuJianro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161
[52]
橢圓曲線加密:
https://github.com/elikaski/ECC_Attacks
[53]
分形臺鉗:
https://airgraver.com/fractal-vise.htm
[54]
如果沒有人讀部落格,為什麼要寫呢?:
https://andysblog.uk/why-blog-if-nobody-reads-it/
[55]
《你的公司需要初級程式設計師》:
https://softwaredoug.com/blog/2024/09/07/your-team-needs-juniors
[56]
《應對破碎的開發文化》: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149437
[57]
《我能合乎道德地使用大模型嗎》:
https://ntietz.com/blog/can-i-ethically-use-llms/
[58]
Hacker News 讀者: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2196093
[59]
維柯:
https://libquotes.com/giambattista-vico/quote/lbs9r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