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是中國大使館的僱員?”
悉尼華人男子Leo在麥考瑞銀行開戶,被問到以上問題,這讓他感到莫名其妙且大為不快。
他質疑銀行在針對華人客戶群體展開特殊審查。
儘管在記者介入銀行已道歉,他仍然決定,不再使用該銀行的服務。
“既然讓我覺得不被信任,那我也沒必要繼續當他們的客戶。”他說。
“莫名其妙,懷疑我是間諜嗎?”
本月,Leo在悉尼麥考瑞銀行申請開戶建卡,按要求提交了必要的身份資訊,包括姓名、地址、稅號和職業。
他告訴今日澳洲App記者,因多年帶娃未工作,在職業一欄填寫的是“全職爸爸”。
然而,成功開戶後,卻收到銀行郵件,被要求提供更多資訊,其中一條包括:“是否曾是中國大使館僱員”。
Leo對此感到莫名其妙。移民澳洲幾十年,從未在其他銀行被問到此類問題。
他質疑道:“大使館工作為什麼會被特殊關注呢?是懷疑我是間諜嗎?”

(圖片來源:供圖)
他感到被冒犯,並因此而不安。
“我不是玻璃心,而是切實感到了歧視,我覺得因為中國姓氏而被區別對待了,”他說。
有此疑問後,Leo經過查詢獲知,在澳洲《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法案》(AML/CTF)的框架下,某些群體(例如政治公眾人物)可能會被額外審查。
他由此質疑,銀行在針對華人客戶進行特殊審查。
“是對所有客戶都要審查這一問題,還只是侷限在華人群體?銀行的篩查系統只是基於姓名、國籍,而不是金融風險嗎?”
在大使館工作會有“洗錢”風險?
瞭解到以上情況後,記者聯絡了麥考瑞銀行,發言人就此事進行了回應。
發言人表示,所有澳洲銀行都必須進行一系列檢查,以確保符合AUSTRAC(澳大利亞金融交易報告與分析中心)的“瞭解你的客戶”(KYC)要求。
“有時可能需要我們提出額外問題,以核實客戶的身份或就業情況。”
發言人指出,麥考瑞銀行不是隻針對亞裔或者華裔人士提出該問題。
“在這個具體案例中,我們要求提供更多資訊的原因是,稽核結果顯示,該客戶可能在政府機構(本例中為中國大使館)擔任重要的公共職務,而該資訊未在開戶申請表中披露。”
但發言人強調,在中國大使館或任何其他大使館工作,並不會限制客戶在麥考瑞銀行開戶。
此外,也否認了該問題具有歧視性或其他政治動機。

(圖片來源:供圖)
Leo表示,在記者介入後,銀行已聯絡他表達歉意。
“銀行說,以後會注意用詞,說是如果在大使館工作會有洗錢’的風險。”
“我真的不懂我為什麼變成了目標。我本來是做服裝設計的,從來沒有沾過政治,只是回中國工作過5年而已。”
儘管賬戶已成功開通,Leo仍決定不再使用麥考瑞銀行的服務。
“既然讓我覺得不被信任,那我也沒必要繼續當他們的客戶。”他說。
對於Leo的遭遇,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