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曾獨佔行業大半壁江山的網際網路之王雅虎、AOL為首,往前數10年、20年北美有過非常多風光無限,然而現在卻淡出公眾視野的大廠,如ATT、思科、IBM、ETS、Intel、vmware……

FAANG帶頭裁員、員工待遇縮水之時,越來越多人開始憶往昔崢嶸。今天就帶大家回顧幾家,曾經
盛極一時但已經走向隕落
的北美大廠。
商業局勢瞬息萬變,毫不誇張的講,雅虎和IBM成就了谷歌和微軟。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AOL和雅虎為王的時候,谷歌和微軟還都是小嘍囉呀……

曾
站在時代頂端
,但因決策失誤一落千丈,不知這幾家被後來者居上的北美大廠們,如今作何感想。

1994年建立、1997年上市,雅虎一路野蠻生長,到2000年股價增長至$237.5/每股,市值達1280億美元。
20世紀90年代,幾乎所有startup都在雅虎投放廣告。

然而好景不長,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令雅虎客戶大批次流失,一年內市值暴跌至47億美元,此後的一系列錯誤決策更是將其推向谷底,2016年雅虎以僅4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Verizon
。
縱觀雅虎20多年來大起大落的傳奇經歷,可謂是妥妥的商業反面教材。錯過谷歌/Facebook最佳收購時期、在搜尋引擎市場興起之時,將大量業務轉手外包,喂活谷歌被其抄底
、拒絕微軟的收購…雅虎一次又一次對市場的判斷失誤,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後路。

不過近幾年雅虎在一路向前,收購了Wagr、CommonStock等多家平臺、砍掉不盈利業務、加速網際網路實體經濟的發展……雅虎CEO吉姆對其滿血復活信心滿滿,去年稱:
雅虎有朝一日也許會再次進行IPO。


和雅虎出奇一致,AOL也是從快速上市到快速發展至巔峰,曾擁有過2600萬用戶。轉折很快到來,2001年AOL以1640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野心勃勃的
打造了科技媒體混合體—線上時代華納,至此走向衰敗。
這次的合併案也被業內稱為最失敗的、無法理解的一次併購。

沒過幾年,線上時代華納因發展不利將AOL踢出局,AOL重獲“單身”,但逆勢不可挽回,此後AOL一路經歷
會計醜聞、裁員縮減、大量出售專利給微軟等
,最終在2015年被Verizon收購。

2021年,雅虎和AOL被Verizon以50億美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更名為“雅虎”。levels.fyi最新資料顯示,美國
舊金山雅虎sde的薪資中位數為$21.9w美元。


作為計算機行業里程碑,IBM曾被認為是
“世界上經營最好,管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20世紀以來,IBM先後以生產銷售電動打孔卡機、推出主機計算機系統、為全球企業提供大型計算機解決方案、推出IBM PC,徹底改變計算機市場格局等開創性創舉穩居行業top。

然而此後,
IBM卻在“內憂”、“外患“雙重夾擊之下走下神壇
。對內,IBM決定透過控制賬戶來控制銷售和支援人員、取消其花費大量心血構建的儲存庫令其內部管理和業務發展出現裂縫。
對外,網際網路時代巨大沖擊下,IBM犯下致命的戰略性錯誤—將PC作業系統外包給微軟,令其一路起飛。
微軟上市時,市值為其100倍的IBM,如今市值只相當於微軟的5%。

不過對於北美找工er而言,
IBM依舊是一個不錯的工作選擇
。沒有ddl壓力,不會計算程式碼行數,有些組甚至可以ramp up一年,算是北美為數不多可以養老的大廠。不過缺點是不怎麼辦身份,綠卡很慢。

2012年起的tech爆火,讓無數入局碼農賺得盆滿缽滿。最黃金的十年裡,大廠offer隨便拿、tech公司加薪搶人
、一週隨便工作20多個小時還能拿大包等現象屢見不鮮。

然而現在,不僅工作難找,
更有工作變“難”
,隨時可能被pip、裁員大禮包砸中,perf、工作量紛紛開卷,各廠都開啟降本增效、用盡策略提高員工的價效比……
美國tech不會沒落,但黃金時代確實回不去,這個行業正在走向”正常化“,向其他行業看齊。
押注AI吧,現在就看誰會是明日之星了,普通人能做的也就是提前規劃、多刷題了。
此情況下,有人分析道,想要結束當前的局面
必須拆分頭部tech、積極降息,讓startup盤活市場
,增加就業活力。但小道訊息稱,華爾街正在阻攔美聯儲降息,且遊說集團反對拆分。
「2024課程通關年卡」服務內容:
-
4門課程,演算法、系統設計、BQ等
-
1年內無限次跟課
-
原價$14889,新年底價$3600
掃碼新增,回覆【年卡】免費諮詢


關鍵詞
谷歌
雅虎
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