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第一股”:優刻得,雲計算第一股;青雲科技,混合雲第一股;並行科技,算力服務第一股;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迎來AI基礎軟體的第一股……
時代在呼喚
AI的力量絕對是摧枯拉朽似的,無論是硬體、軟體還是應用,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AI需要全新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從整體架構設計到每一個細節,包括晶片、計算、儲存、網路、作業系統等。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以滿足AI發展的需求。信通院聯合多家單位共同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白皮書》明確了新一代AI基礎設施的定義、特點和價值,並首次提出新一代AI基礎設施評估體系。由此可見,新一代AI基礎設施是時代的召喚,是國家戰略部署,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
博通全面完成對VMware的收購,VMware的產品、銷售和市場策略都有了重大調整和改變。這對於中國IT基礎軟體廠商,以及廣大的行業使用者來說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技術和滿足業務需求的角度,中國IT基礎軟體廠商在這個特殊時刻,該如何“亮劍”,同時如何更好地抓住AI這一契機,儘快實現換道超車,現在都是一個關鍵時刻。
股改來得正是時候
近日,為適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上海雲軸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份改制,正式更名為“上海雲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股改是雲軸科技發展程序中的里程碑事件,對於推動公司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通常,股改也意味著為未來公司上市做好了鋪墊。
雲軸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位居IDC雲系統軟體市場報告TOP5,獨立雲廠商排名第一。其雲產品矩陣全面覆蓋資料中心雲基礎設施,涵蓋虛擬化、雲平臺、容器雲平臺、分散式儲存、超融合一體機、雲原生超融合、多雲管理平臺、資料庫雲平臺等產品線。目前,公司已落地超過400朵信創雲,助力超過3000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從歷史融資情況看,2017年,雲軸科技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由阿里雲領投,找鋼網胖貓創投、紫竹小苗基金跟投;2018年,完成了由深創投領投的1億元B輪融資,阿里雲繼續跟投;2020年,完成了2.3億元的B+輪融資,由三峽鑫泰領投,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交銀國際、安恆資訊、朗瑪峰創投、天堂矽谷、聞勤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跟投,老股東阿里雲、深創投、小苗朗程、聯新資本、前海母基金繼續跟投;2023年4月,完成了數億元的C輪融資,由國鑫創投、君聯資本領投,國方創新、接力資本、七海資本跟投。
踩對數智化的節奏
進入數智化時代,雲軸科技也一直在尋找自己最適合的定位。隨著新一代AI軟體基礎設施ZStack AIOS平臺“智塔”的推出,雲軸科技似乎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節奏。“智塔”在算力層、模型層、運營層以AI為核心,解耦異構算力豎井降低AI應用成本,解構模型生態豎井最佳化AI應用效能,透過全域計量計費實現AI自服務化,從而加速企業AI應用的滲透率。
AIOS是一個新的細分市場,有熱度也有潛力,同時在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鑽研、挖掘。對於即將邁入第十個年頭的雲軸科技來說,也需要站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實現跨躍式的發展,而AIOS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
在慶祝公司成立9週年之際,雲軸科技創始人、CEO張鑫發表了感言:“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滿懷信心。公司審時度勢,共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發展智算工程建設;著眼長遠,推動規模化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戰略部署升級。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致力於成為智算時代全球領先的基礎軟體提供商,為使用者提供數智化算力平臺。”
雲軸科技已經開啟全球化2.0戰略,將亞太區作為橋頭堡,透過深化國際合作夥伴關係,聚焦資源與投入,以期不斷提高亞太地區滲透率,致力於成為亞太區重要的企業級雲計算產品提供商。
數智化時代的到來,註定市場將經歷一次新的洗牌,挑戰與機遇並存。數智化,即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結合,被認為是一個有吸引力的上市題材。從市場需求增長來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各行各業對效率提升的需求,數智化轉型成為許多企業的必經之路,這為提供數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從政策支援來看,數字化轉型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援,國家層面推出的“新基建”“東數西算”等措施,為數智化相關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從創新驅動來看,數智化企業往往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創新性,這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
上市不是最終目標,而是手段,是公司成長的加速器。我們期待AI基礎軟體施領域能夠湧現出更多有上市潛力的企業。雲軸科技看來已是有備而來。或許它只欠那陣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