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奧斯卡,落幕了。
《阿諾拉》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共5項大獎,成最大贏家。

導演肖恩·貝克,是一位長期徘徊在主流邊緣的獨立電影人。
不僅站上了最高舞臺。
也因為身兼剪輯、編劇、導演、製片,一個人拿下了4座小金人,打破了華特·迪士尼在半個多世紀前的紀錄。

《阿諾拉》的獲獎,當然有一點運氣的成分。
因為這一年的競爭對手,明顯都不太強。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屆毋庸置疑的奧斯卡小年。
但,也恰恰因為過去一年好萊塢的乏善可陳,才讓這麼一部偏離主流的獨立電影,被更多人看見,並贏得了滿堂彩。

所以,魚叔打心底,還是為肖恩·貝克感到高興。
多年前,他還不太出名時,其作品就讓我眼前一亮。
如今,這位被長期邊緣的獨立導演,終於在主流視野裡佔據一席之地。
他過去的作品,也開始被許多人關注和討論。
今天,不妨一起來聊一聊,肖恩·貝克和他的電影。


雖然《阿諾拉》在本屆奧斯卡大獲全勝。
但也遭到大量質疑聲。
很多人覺得它質量一般、故事一般,不配拿獎。
也有人認為,它迎合了當下的社會議題,拍了性工作者的故事。


這種說法,對導演其實並不公平。
要知道,肖恩·貝克一直以來都在關注相同的群體,拍攝相似的議題。
早在《待綻薔薇》中,他就聚焦了成人片女演員的生活日常。

《橘色》中,他將鏡頭對準好萊塢的跨性別性工作者。

《佛羅里達樂園》中,他刻畫了一位集舞女、母親等身份於一體的女性。
《紅色火箭》中,主角則是成人片男演員。

因為創作需求,接觸了大量性工作者後,他一直很關心其生存處境。
這次拿原創劇本獎後,他也在臺上表達了對性工作者的感謝和尊重。

而回望他長達20多年的創作生涯。
這一議題帶給他的更多不是「紅利」,而是非議。
有人覺得他拍出了這一真實的群體,是對邊緣群體的去色情化、去獵奇感。
也有人質疑他拍攝得過於露骨、不道德,有剝削嫌疑。


也因此,他的創作生涯阻礙重重。
常常找不到投資,面臨製作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
早年講述中國送餐員故事的長片《外賣》,預算僅3000多美元。

而更為知名的《佛羅里達樂園》,製作預算也僅為250萬美元。
資金限制迫使他不得不一人兼任導演、編劇和剪輯師,以降低成本。

拍攝《橘色》時,也因預算有限,全片使用三臺iPhone拍攝。
外加一個160美元的變焦鏡頭,一個手持雲臺,以及幾個售價不超過10美元的手機app。

這次《阿諾拉》獲獎後,很多人都驚訝於這部在紐約用膠片拍攝的電影。
居然成本才600萬美元。
而這已經是他入行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一部了。

發行和市場推廣方面,更是面臨巨大挑戰。
作為獨立電影人,收入來源本就有限。
DVD銷售的衰落,使其後期收益大幅度降低。
加之傳統發行渠道的受限,難以獲得主流院線的支援,市場推廣也異常困難。

即使能想辦法在院線上映,也必然會被大製作的商業片吊打。
像他07年拍的《百老匯王子》,當年在電影節收穫了不錯的反響。
他便冒險自掏腰包,花了10萬美元投入發行、推廣。

結果票房一敗塗地,僅收回2.8萬美元。
導致他交不上房租,不得不賣了拍《橘色》時的其中一部iPhone。
後來甚至有三個月都不得不向父母伸手。

後期用更多作品慢慢積累了人氣後,票房才有所好轉。
但也因為題材敏感,難以獲得業內支援,得不到主流獎項青睞。
《佛羅里達樂園》當年大受歡迎,票房成績也超出預期。
但當年在戛納、奧斯卡都顆粒無收,被認為是最大遺珠。



肖恩·貝克身上,最為難得的也在於此。
如此舉步維艱,他依然創作出許多觸動人心的作品。
而且,沒有受外界輿論影響,還是執著地將鏡頭對準這群身份敏感的邊緣人們。
這並非出於話題度上的考慮,刻意追求獵奇吸引觀眾。
他表示,只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地方,看到了這些群體。
然後發現,他們和他們生活的地方從未被講述。

就像大部分電影中的洛杉磯,只有流光溢彩的美國夢。
所以他才會拍《橘色》,揭示洛杉磯紅燈區性工作者的生存現狀。
為拍出真實的一面,避免過於浪漫化和戲劇性,他深入接觸性從業者,瞭解她們的生活後,再從真實素材中汲取創作靈感。
主演也常常是真實的從業者。
像《橘色》的主演就是當地的跨性別者,也在現實中有過相似經歷。

《紅色火箭》中演色情片男優的,現實中也拍了不少成人片。
本色出鏡的演員,再加上即興對白、手持攝影、自然光線。
宛如真實的紀錄片。

很多素人演員慷慨出鏡,也是因為對肖恩·貝克足夠的信任。
因為在他的作品中,性工作者沒有被當作特殊標籤和單一議題,僅僅被作為鮮活、真實的個體來刻畫。
他們的故事僅僅作為底層生活的一個切面,用以呈現複雜的人性和社會處境。
影片用現實主義手法展現了他們的尊嚴、掙扎和矛盾。
敘事日常化處理,打破通常的刻板印象。
《橘色》以聖誕節的洛杉磯為背景,展現幾個角色在街頭和餐廳中的活動、對話。
跨性別群體在面對背叛、誤解和家庭壓力時的真實反應,和我們並無不同。

《佛羅里達樂園》中的女主海莉,不僅是舞女,還是一個單身母親。
她為生存無暇照顧孩子,會因此陷入愧疚,努力彌補關心和愛。
在被福利工作者剝奪養育權利時,也會發了瘋反抗。
和現實中每個普通的母親一樣。

肖恩·貝克既不迴避邊緣群體的困境,也不給出廉價的同情。
角色的掙扎是社會性的。
但他們的喜怒哀樂是真實可感,每個人都極易帶入的。
《紅色火箭》中,曾拍過成人電影的男主,回到家鄉後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頓。
直到他遇到一個容貌出眾的小女孩,動了拉她下海的念頭。
影片並未試圖為他開脫,而是徑直戳破了其中的操縱與自私。

《佛羅里達樂園》結尾,海莉最終被剝奪了撫養權。
電影沒有站在母親的立場過度煽情,而是用小女孩的視角呈現痛苦。
也始終未迴避母親在教育上的不足。


《阿諾拉》也是如此,展現性工作者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可憐處境。
但既不煽動憤怒,也不製造刻意的悲情敘事。
只是讓我進入她的視角。
無奈之餘,也反過來看到了上位者亦有自己的一地雞毛。

這種平實、誠懇的創作態度,也都貫穿於肖恩·貝克獨特的美學風格中。
表現社會底層時,他沒有采用陰暗、沉重的色調,而是用明亮、高飽和度的色彩。
最為出名的是《佛羅里達樂園》中的馬卡龍配色。
旅館的糖果色外牆,孩子的衣服鮮豔奪目,天空是純淨的藍色。
一方面是為契合兒童主角,凸顯出她們純真無邪的視角。
另一方面也在製造對比反差,童話色調包裹著是母女掙扎求生的現實,讓生活的苦澀更加刺眼。

《橘色》中讓人難忘五彩斑斕的霓虹燈、濃烈的橘色日落。
映襯著主角充滿活力、戲劇性十足的生活。
外人看來,這些性工作者、貧困者,是嚴肅的社會問題。
但電影似乎在說,她們並沒有被洛杉磯的五光十色排除在外,也有自己熱鬧、幽默又瑣碎的輕盈時刻。

還有《紅色火箭》中橙色、柔和的日落,有種懷舊和疲憊感。
隱喻美國夢的衰弱,男主作為成人片演員大賺特賺的「光輝歲月」也已褪色。
既有殘酷的諷刺,也有無限的悲哀。
既紮根現實,又蘊含別樣的詩意。
正是這些作品,一部部澆灌著獨樹一幟的肖恩·貝克風格,滋養著今天的勝利之果。



再回到肖恩·貝克從影生涯中的種種困境。
除了性工作者這一題材本身的爭議。
他所面臨的,其實更多是獨立電影人普遍的生存難題。
就像《阿諾拉》獲電影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時,肖恩貝克的發言:
「獨立電影創作者為整個行業創造了就業機會和收益,但他們自己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他所遭遇的破產、繳不起房租等問題,也發生在其他獨立電影製作人身上。
比如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也曾陷入財務危機。
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男主的《粗野派》。
導演沒有獲得任何收入,只能靠三年前的存款過活。

這背後是美國影視行業的結構性問題。
好萊塢大製片場的壟斷,讓獨立作品難以獲得資金支援。
獨立電影所注重的嚴肅社會表達,和實驗性強的敘事風格,難以吸引主流觀眾和商業投資。
2004年,肖恩·貝克繫緊褲腰帶拍出《外賣》時,奧斯卡金像獎的榮光灑在了恢弘壯闊的史詩級電影《指環王》上。
那時的肖恩·貝克或許從未奢望,21年後的自己會與這份榮耀並肩而立。

不過,肖恩·貝克拿獎,也並非一個意外。
會發現,這兩年風向似乎發生了變化。
今年奧斯卡上,獨立電影和現實主義全面上位。
《阿諾拉》延續了肖恩·貝克一貫的表達,卻意外符合當下的語境。
《某種物質》《艾米莉亞·佩雷斯》《粗野派》都有明顯的獨立電影特質。
反而,傳統大製作像《沙丘2》《魔法壞女巫》《無名小輩》,整體表現低迷。

去年大受好評的《墜落的審判》,導演茹斯汀·特里耶也是極具獨立電影人特質的創作者。

為什麼奧斯卡開始傾向獨立電影?
背後不外乎是好萊塢大製片場的困境:
創造力枯竭,陷入續集、IP依賴的怪圈;

還有流媒體對影院市場的衝擊,讓傳統大片票房壓力增大。
以及,近年來好萊塢內部的動盪。
編劇罷工、工會矛盾等問題,直接促使大製片廠放緩專案。

當然,肖恩·貝克的勝利,首先歸功於他個人的創作突破,影視語言的成熟。
但更不能忽視,這也是他作為獨立電影人,多年堅持社會和藝術表達,用一部部作品不斷抗爭的結果。
不管輿論風向和市場審美怎麼變,都堅持自己的電影理想,只拍自己關心的議題。

就像他說的,「獨立電影」不是彰顯個性的名片,而是代表著對藝術最本真的堅持。
追求藝術表達的自由,而不被票房左右。
選擇適合角色的演員,而不是看對方有多少粉絲。
看似簡單的道理,在當下有多難以實現我們都有目共見。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有個小小的細節也讓人感慨。
為肖恩·貝克頒發最佳導演獎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昆汀。
很多人或許忘了,昆汀也是一位憑藉獨立電影在主流社會成名的導演。
30年前,《低俗小說》的成功為美國獨立電影打開了一條新的通道。
如今兩人同臺,也映照出了美國獨立電影的發展之路。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或許明天,奧斯卡又會轉變風口。
但至少今年,肖恩·貝克拿獎。
已然給無數堅持自我表達的創作者打了一劑強心劑。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和「推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