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開始“搞事情”了,敦促大家買“澳洲產品”!
口號喊得響,但超市裡5刀的進口產品和15刀的澳洲製造同時放在你面前——你的錢包會怎麼選?
澳洲政府計劃推出一波“支援國貨”宣傳運動,鼓勵大家購買本地製造的商品。
澳洲財長Jim Chalmers證實,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徵收鋼鐵和鋁關稅後,聯邦預算將包括鼓勵購物者購買“優質澳洲產品”的措施。
而新的措施雖然不是對進口商加徵關稅,但政府投入的2000萬澳元用於鼓勵消費者“購買澳洲本土產品”,可能會影響外國公司在澳銷售商品的收益。
但有行為經濟學家表示,改變消費者習慣可能比政府想象中的要困難。
塔斯馬尼亞大學的Robert Hoffman教授向SBS新聞表示,澳洲購物者並不一定總能做出理性的決定。
他指出,“消費者的理性會根據每件產品的優點來考慮,將該產品與另一種產品完全比較,只要產品的品質、價格和功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原產國就不重要。”
“現在,實際上大家並不理性。在一個擁有3萬種或更多產品的普通超市中,他們會被資訊淹沒”。

在高房貸和生活成本壓力下,澳洲消費者在購物時越來越看重價格,因此往往更傾向於選擇便宜的商品,而不太在意產地。
學者Robert Hoffman指出,“品質刻板印象”也是影響選擇的一大因素。比如人們會自然地聯想到美國吉他、德國汽車、法國啤酒和義大利時裝,這讓澳洲品牌在與海外成熟品牌競爭時面臨挑戰。

他還提到了“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即部分人會因為想支援本國經濟而更願意購買本土產品。這種心理也適用於部分移民,他們可能更偏好原籍國商品。
不過,Hoffman也表示,澳洲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正在減弱,這會影響“買澳洲貨”這類運動的影響力。即使能短暫引發關注,也難以真正改變消費者的長期購買習慣。





至於,如何判斷是不是正宗“澳洲國貨”?
認準這個官方標誌:
https://australianmade.com.au 查詢品牌和產品真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