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華女向Costco索賠$500萬!竟是因為一包廁紙!

華人最愛的Costco,最近因為價格問題而陷入了麻煩。
一名康涅狄格州居民華人宋女士(* Song)因為在Costco網上買了一包比實體店貴4美元的衛生紙,一怒之下把Costco告上了法庭
6月12日,宋女士在華盛頓聯邦法院對Costco提起了集體訴訟,指控該公司在其網站上銷售的商品價格高於實體店,但卻未向消費者披露這一資訊。
宋女士是Costco的會員,她於今年1月在Costco網站上訂購了一些日用品,總價為145.52美元。她指出,這些商品在網站上並沒有顯示其價格可能在實體店更低。
舉個例子,她以33.49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款30卷裝的Charmin超軟衛生紙,而在Costco實體店,這款衛生紙的售價僅為29.99美元。宋女士表示,如果她事先知道店內價格更便宜,她絕不會選擇在網上購買。
根據訴訟檔案,Costco在其網站上明確承諾,如果某款商品在網上的價格高於實體店,將會向消費者披露。
然而,宋女士認為,Costco經常忽略這一重要資訊,並未履行其對消費者的承諾,從而誤導了消費者,造成了不公平的價格優勢。
“Costco未能向消費者披露其網上產品加價的真相,以及網上和店內銷售的相同商品之間的巨大價格差異,從而欺騙了消費者,”宋女士在訴訟中說道。
她希望透過這次集體訴訟,能夠為所有在Costco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式上購買商品且支付了高於實體店價格的消費者討回公道。
隨著這起訴訟案的曝光,不少網友也紛紛曬出自己的“踩坑”經歷。不少消費者也曾表示對Costco網上和店內價格差異感到困惑。
有網友曾在論壇上發帖詢問:“Costco的網上價格與商店的價格是否不同?”對此,有網友解釋說:“網上的價格的確比實體店貴,因為加入了運費成本。如果買食品雜貨,透過第三方運送會更貴。”
一些網友分享了他們的購物經驗,建議其他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注意價格差異。有網友指出,在Costco的網上“Last Chance”清倉區和“Treasure hunts”特價區,有些商品比實體店更便宜。
而且,有時可以找到在商店裡買不到的東西,因為供應有限或不在商店出售。“所以像任何網上購物一樣,你最好了解清楚價格。可以考慮把想要的東西加入購物車或購物清單,然後去實體店看看店內是否更划算。”一位網友建議道。
另一位網友則表示,網上買打折的大型電器比較划算,有些實體店裡都沒有。但他也指出,網上買菜、買雜貨的確不太划算,衣服的話如果網上清倉價還是可以淘一下的。
還有網友提到,越大件產品價格差異越大,比如實體店499美元的發電機,網上賣529美元;網上150美元的產品店裡140美元。
不過,不少人也對Costco的做法表示理解,有人指出,網購價格雖然貴一些,但考慮到大件傢俱的運送成本,從便捷角度來說,貴一些也可以接受。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Costco既然會免運費將商品送到你手中,那自然是有成本的。
而且,Costco在其網站上表示,當一件商品在網上的價格更高時,顧客會看到這樣的資訊:“這件商品在您當地的倉庫可能有更低價格,但不提供送貨服務”。
在這場集體訴訟中,宋女士尋求損害賠償、費用、成本以及陪審團審判的認證,賠償總額“超過”500萬美元。她認為,Costco透過“欺詐性省略”其線上產品加價的資訊,違反了州消費者法。
針對這一指控,Costco方面尚未作出回應。宋女士的律師則表示,由於案件正在進行中,不便發表評論。

這起集體訴訟是否會對Costco的銷售策略產生影響,仍有待觀察。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事件已經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要更加註意價格資訊,並做好比較,避免因價格差異而受到損失
消費者在購物時也應保持警惕,確保自己瞭解商品的真實價格,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END
今日匯率:
1美元=7.26元人民幣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