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英美:中國近代史四大影響國

前言
中國近代史百年風雲,四個國家對中國有著巨大影響。
本文試圖沿著歷史的脈絡,從歷史的表進入歷史的裡,撥開迷霧看廬山。
中國近代史系列
中東地區

非洲

上個世紀的多國部隊嚴重侵華辱華事件
中國近代史中最慘烈最屈辱也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嚴重侵華辱華事件,莫過於 1900 年因為義和團而起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
這段歷史大家都熟悉,中學歷史課本都說過。簡單來說,就是1894年清朝甲午戰爭戰敗,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除了鉅額賠款,更向日本開放通航通商,各國工業品、傳教士藉機大量湧入,對中國傳統的手工經濟形成衝擊。
1897年11月1日山東省曹州府鉅野縣發生曹州教案,雖未查明兇手,但1897年11月14日德軍藉此強佔膠州灣,俄羅斯、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列強亦隨即武裝爭奪殖民地,驅逐當地清朝官員,並傳播基督教以鞏固殖民地,清政府未能作出有效反制。1898年梅花拳拳師趙三多首次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
長話短說,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光緒帝的名義,正式公佈“宣戰詔書”,戰爭爆發。詔書號召全國軍民抵抗外國侵略者;同時,還以銀兩懸賞捕殺洋人:“殺洋人一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
8月14日凌晨,八國聯軍兩萬餘人來到北京城外,發起攻打北京,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袁世凱為了儲存實力,避而不戰。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

。分別為:

日軍

八千人

俄軍

四千八百人

英軍(主要由印度人組成,還包括香港及威海衛

華人)三千人

美軍

二千一百人

法軍

八百人(主要由越南人組成)

奧軍

五十人

意軍

五十三人

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出任聯軍總司令赴華。德軍在北京陷落之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10月中旬,德軍統帥瓦德西率兵3萬來華。
讓我們定格在這一刻,仔細回味一下以下幾點:
  • 打仗是要花錢的,日本、俄羅斯、英國、美國

    出動這麼多軍人,沒有巨大的商業和政治利益回報,是不可能的。
    同樣,三個歐洲國家 –

    法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 基本就是來打醬油蹭流量的,說明利益不大。

  • 狡猾的法國人,用的還是殖民地越南人合同工 (另一個老狐狸英國人,也用的是殖民地印度人和香港/威海衛華人)。

  • 德國人的思路很清奇: 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派兵 – 一方面前面七國派出的全是海軍,而德國海軍明顯不是強項 – 但他們一旦派兵,不僅元帥直接開掛,而且兵力遠超過七國聯軍的總人數。不像是要來打仗,而更像是要長期軍事駐紮統治的陣勢。當然,德國陸軍的兇狠犀利,在二戰中全世界都知道了。
日本、俄羅斯、英國、美國接下來都幹了啥?時間跨度太大,我們分四個階段來說。我儘量只列舉歷史事實,大家自己閱讀自己品味。
1900 – 1949: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日本:
  • 1903年以後,隨著清政府旨在促進近代化的“新政”的展開,大批學習師範、政法以及實業的派遣留學生前往日本,而同時,學習軍事的學生仍然源源不斷地被派往日本。與此同時,隨著科舉制度的改革和廢除,知識分子、特別是年輕人為了尋求新的知識,自發地前往海外留學。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留學迎來了興盛時期。留日生對現代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湧現出了一大批風雲人物。武有蔣介石、蔣百里、何應欽等,文有李大釗、陳獨秀、郁達夫等,堪稱是半本中國現代史。

  • 1905年,

    中國同盟會

    日本東京

    組成,孫中山被推為

    總理。

    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

    中華革命黨

    ,先後兩次發表討袁宣言

    。日本對孫中山的軍事、政治、資金支援是全方位的。1925 年孫中山病逝。

  •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扶植傀儡國家滿洲國;再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
  • 日本在東北支援張作霖,後來支援汪精衛。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日本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罄竹難書。
俄羅斯:
  • 1900 年7月16日,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製造海蘭泡慘案,居住在海蘭泡的數千名中國人被俄羅斯軍隊殺害,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軍又先後將江東六十四屯居民萬餘人趕至黑龍江邊槍殺或用斧頭砍死,剩下的跳入黑龍江,只有極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軍攻佔齊齊哈爾;9月22日,佔領吉林,28日,佔領遼陽;10月1日,進入盛京(瀋陽

    )。

  • 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一場大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大韓帝國和中國東三省地區(又稱滿洲)的勢力範圍的戰爭。其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的周邊海域。戰爭中,俄羅斯帝國遭遇連場敗仗,最終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斡旋下,簽訂《樸次茅斯和約》,戰爭結束。
  • 1917 年 11 月俄國發生十月革命,蘇聯成立。1918年夏,一直受到日本支援的孫中山致電列寧,對俄國革命黨人“艱苦鬥爭表示十分欽佩”,希望中俄兩國革命黨人“團結共同鬥爭“。1923年1月17日至1月26日,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到上海與孫會談,月底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確立孫中山“聯俄”政策。 
  • 李大釗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也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推翻北洋政府的主要角色之一,同時為共產國際的成員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1927年,因被北洋政府指控其裹通蘇聯顛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被捕,後被北洋政府督軍統帥兼代理總統職權的張作霖判處絞刑。其與陳獨秀同為中共主要創始人,有“南陳北李”之稱。
    值得令人回味的是,李大釗全家是藏匿在北京的

    蘇聯大使館內,按外交慣例這是蘇聯的領地,然而大批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軍警衝入蘇聯大使館。李被以“和蘇俄通謀,裡通外國”為罪名絞刑

    處決,時年37歲。

  • 1920年4月,俄文報紙《生活報》的記者、共產國際代表、俄羅斯人維經斯基吳廷康受命組建中國共產黨,在翻譯楊明齋的陪同下來到中國。1920年5月維經斯基在上海成立了“臨時的集體中心機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下設中國、朝鮮和日本三個科,書記處全會選出三人臨時執行局,維經斯基任東亞書記處臨時執行局主席。1921年7月23日,在共產國際的資助下,來自中國各大城市和日本留學生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13名黨員(共有57名黨員)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會議移至嘉興南湖舉行,會議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組成的中央局為領導機構。1922年7月,中共二大正式決定參加共產國際,成為它的一個支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三國際成了中共的實際領導者,中共也從第三國際獲取盧布、鴉片(方便在中國南方兌現)等援助及形勢指導。
  • 對蘇聯來說,一個穩定而親蘇的中國政權與它有著直接的利害關係,尤其是日本侵華之後,蘇聯更加希望中國即便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人民家破人亡,都要用巨大的犧牲拖住日本,免得日本北上攻擊蘇聯。在二戰期間蘇聯對華的重點都在於此。蘇聯還多次進入新疆作戰。
  • 1945年2月1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共同簽署關於蘇聯對日作戰的秘密協議《雅爾塔協議》(全稱《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議》)之後,蘇聯受《雅爾塔協議》驅使,在納粹德國投降後,積極準備對日作戰。1945年8月9日,蘇聯軍隊發起“遠東戰役。當日零時10分,蘇聯以3個方面軍約170餘萬大軍5500輛坦克分四路越過中蘇邊境,向日本發動全線進攻,向日本關東軍展開全面進攻。同時,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也先後在朝鮮北部、千島群島登陸,協同陸軍作戰。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停戰詔書》。17日,蘇聯元帥、遠東軍區司令員華西列夫斯基日軍發出通牒,要日軍放下武器,全部投降。18日,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向蘇軍投降。20日,關東軍開始向蘇軍繳械。至8月30日止,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的關東軍全部解除武裝,蘇軍對日作戰結束。蘇軍對日作戰中,日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蘇軍傷亡3.2萬人。1945年9月,八路軍

    挺進東北,積極配合蘇軍作戰。


    這次和八國聯軍的德國陸軍類似,蘇軍在中國抗日戰爭的前八年,一聲不吭一槍不發一兵一卒都沒進入幫助中國抗日,到美國兩顆原子彈都扔到日本了,蘇軍浩浩蕩蕩幾百萬軍隊攻入中國,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 1:70 傷亡比例,佔據了中國東北,也把大批應該屬於中國的日本工業裝置、日本軍火全部拆卸整車皮運回蘇聯。根據近些年一些解密的資料還有公開的影視資料及紀錄片得出的統計資料,蘇軍將東北價值20億美元的工業裝置當作“戰利品”掠走,並沒收了30億美元的金條和805億元偽滿幣,加上日軍投降時的百萬軍隊裝備,總價值在60億美元以上

  • 再來看看二戰結束後蘇聯究竟從東北運走了多少財富?就能從另外一個側面瞭解偽滿洲國的富有:從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蘇軍把東北的工廠、礦山、電站等物資絕大多數拆運回國,9月起7個月裡火車日夜不停,甚至連長春市政府的辦公傢俱都不放過。僅拆運宏大的鞍鋼就用了40天,發運貨車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僅從瀋陽每天就有200輛貨車開往蘇聯,到1946年初,大瀋陽90%以上工廠都成空殼,連門窗都被拆走。共計劫走東北鐵路機車的75%和貨車的93%,而東北集中了中國當時的大部分鐵路物資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
  • 東北抗日英雄李兆麟將軍抗戰後曾任中蘇友好協會會長,面對當時東北複雜險惡的形勢,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起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據我黨的一貫說法是,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但至今仍有歧義認為是蘇軍所為。著名地質學家、吉林人張莘夫受國民政府委派接收撫順煤礦,1946年在試圖阻止蘇聯工程師運走工廠裡的機器時被害。鑑於蘇聯在伊朗、東北、東歐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威脅了美國利益,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在中國要求下對蘇聯提出交涉,1946年3月蘇軍開始回國。
英國: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乞求國聯主持“公道”。主要由英國把持的國聯,象徵性地派出李頓調查團,走馬觀花般到中國東北轉了一圈,出了一份不痛不癢的報告書,便再無下文。這種貌似中立公允,實際偏袒日本的做法,毫無疑問是對中國抗戰事業的傷害。國聯對“九一八”的態度,幾乎代表了英國對中國抗戰的態度。上世紀30年代的英國國策,是綏靖政策,無論哪個黨派上臺,不管誰當首相,皆是如此。
  •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戰火延燒到長江三角洲這個英國在華利益的核心區域,英國政府為保證自己的利益,售賣了36架飛機、1667萬發子彈給國民政府,算是支援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不過,實際把持中國海關,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著中國經濟命脈的英國人,同樣出於維護自己在遠東利益的考慮,玩起了平衡,反手於1938年5月與日本簽訂海關協定,將中國當時和未來的關稅以及一大筆庚款都存入日本正金銀行,並將上海海關交給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 1940年6月7日,法國戰敗投降後關閉了滇越鐵路,滇緬公路成了中國獲取外援的重要通道。但英國卻在7月17日與日本達成《英日關於封閉滇緬公路的協定》,斷絕了這條“生命線”,使中國軍民失去了物資補給的國際支援,極大削弱了中國的抵抗力量。直到當年9月27日,德、日、意在柏林結盟,英國戰時內閣才於10月3日決定滇緬公路封鎖到期後不再延長封鎖,於10月18日重新開放。
  • 英國援華行為的動機,丘吉爾在1941年11月發給羅斯福的電報中說得明白:我們所焦慮的就是中國,如果他們崩潰,我們共同的危險將會大大增加。 中國的抵抗一旦崩潰,不但就其本身來說是一場世界性的悲劇,而且也會讓日本人騰出大量軍隊來向北或向南進攻。
  • 1942年2月16日,第1期中國遠征軍根據中英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入緬作戰。但英國方面對中國軍隊進入其控制的殖民地,是懷有深深戒心的,因此在聯合作戰中頻頻下絆子,甚至拿中國遠征軍當英軍的“墊腳石”。這種行為直接導致了緬甸戰役的迅速失敗。對於撤入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殘部,一開始英軍竟然打算對其繳械並將官兵們關入難民營,足見在英國人骨子裡,就沒真正拿中國軍隊當友軍看待。
  • 在中方的力爭及美國的介入下,英國方面的企圖並未得逞,而且後來在訓練裝備中國駐印軍問題上,英國方面也提供了大批服裝、食品和軍餉,算是緩和了兩國關係。1944年5月,英國又向中國提供812萬英鎊的貸款。雖然雙方有共同利益訴求,有合作抗敵的共同意願,但在作戰及一些戰後安排問題上,中英之間仍齟齬不斷。

美國:
  •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7月11日,美國核減賠款文告由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送達中國政府,其中說:美國決定以部分庚子賠款還贈中國,但貴國政府得遣學生來美留學。 中國外務大臣慶親王奕劻答覆上述公文說:
  • 體會新近貴國總統希望鼓勵我國學生赴美入學校及求高深學問之誠意,並有鑑於以往貴國教育對於我國之成效,大清帝國政府謹誠懇表示此後當按年派送學生到貴國承受教育。
  • 同日,外務部致美國公使館函稱:
  • 從賠款退還之年起,前四年我國將次第派送100學生;迨四年終局,我國將有400學生在美,從第五年起,直至賠款完畢之年,每年至少派送50名學生。

1909年7月10日,為落實美國提出的庚款興學計劃,外務部、學部《會奏收還美國賠款譴派學生赴美留學辦法折》,詳細規定了派遣留美生的辦法成立肄業館。1911年4月,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為“清華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將清華學校易名為清華大學,隸屬教育部,不再是專門的留美預備學校,但仍在1929年遣派37名畢業生、考選10名專科生赴美留學。至此,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回落,此後3年沒有再遣派留美生。自此庚子賠款的大部功用轉而資助清華大學設校之所需。
  •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美國在中日身上同時大撈特撈:不僅向日本輸出大量軍火及與軍工相關先進技術,而且也與國民政府合作建設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公司和杭州筧橋航空學校,採用各種手段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透過《中美白銀協定》,國民政府進行法幣改革獲得了1億美元后盾和支柱,客觀上有利於穩定中國金融,但美國也藉此獲得了19100萬盎司白銀。這種貴重金屬不僅僅是硬通貨,而且美國啟動“曼哈頓”計劃時,動用了海量的國庫白銀用於製造導線。中美雙方均從該協定中獲益,但美方受益顯然要多得多。

  • 1931年10月,美國總統胡佛公開發表講話,支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三省:“日本為保衛日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見,對滿洲的進兵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是不能提出異議的。”1932年1月8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宣告,表示美國無意干涉“日本在滿洲的合法條約權利”。
  •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美國宣佈“中立”,禁止用美國船隻向中日兩國運送軍用物資。中國在1937年上半年向美國訂購的279架飛機和1205萬發子彈,總算還是交付了。然而,對於擁有強大海軍及海外商船隊的日本來說,美國的決定對其毫無影響;而對於沒有制海權,自家商船隊規模又小得可憐的中國來說,則是巨大打擊。中國從美國進口物資總額,從1937年上半年的1.15億美元,急劇下降到1937年下半年的0.73億美元。而日本在這一年裡從美國進口了2.9億美元物資,其中有1.68億美元軍用物資。包括550萬噸石油、價值248.4萬美元的飛機。此外,價值1.5億多日元的機床,名義上屬於民用物資,但大多被日本用於擴大軍工生產。據美國政府統計,1937年日本進口的戰略物資中,有54.4%來自美國。有92.9%的銅、91.2%的汽車及零部件、60.5%的油料、59.7%的廢鋼鐵、48.5%的各種機械和發動機、41.6%的鑄鐵是從美國進口的。
  • 1938年11月3日,日本公然發表“東亞新秩序”的宣告,明確宣佈要以日本的“新秩序”取代英美為主的東亞舊秩序。這顯然是動了美國的“乳酪”。1940年9月23日,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其放棄北上進攻蘇聯、轉向資源豐富的東南亞的戰略意圖已經十分明顯。在自身利益受到重大威脅的情況下,羅斯福總統於當年9月26日下令,對廢鋼鐵運往日本實行管制,但仍隻字不提石油供應問題。到了這個時候,美國仍然抱有日本改弦更張、北上進攻蘇聯的幻想,因此才在對日本而言至關重要的石油問題上,始終“網開一面”。直到1941年7月22日,日軍開始進佔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美國才於7月25日宣佈凍結所有日本在美資產,並施行全面的石油、廢鋼鐵禁運。不過為時已晚。因為1941年前7個月,美國對日出口的生鐵、鋼板和廢金屬,按幣值計算比1940年增加了3倍多。毫不誇張地說,從“九一八”事變到“珍珠港事件”,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自己謀取最大化的利益。而隨著日軍偷襲珍珠港正式拉開太平洋戰爭大幕,美國最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1949 – 1979: 中國從一窮二白到對外開放
日本:
  • 1972年 2 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後,長期追隨美國、被美國控制的日本政府和中國 於 1972 年9月29日起恢復邦交。
蘇聯:
  • 1950 年代中國派出大批留學生去蘇聯留學。中國的中學生、大學生全面學習的外語是俄語,最流行的歌曲和文藝作品全都是俄羅斯出品。英語和英美為首的西方文化全面被打壓或禁止。
  • 蘇聯支援中國發展原子彈,但中蘇關係隨後進入論戰十年
  • 1969 年蘇聯和中國發生珍寶島戰爭,蘇聯威脅要對中國進行全面核打擊,被美國叫停
  • 這三十年蘇聯主要精力放在了和美國的全球冷戰競爭
  •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國和美國聯手支援抗擊蘇軍的阿富汗游擊隊和來自中東地區的伊斯蘭聖戰者組織,其中有個年輕的沙烏地阿拉伯人,叫做本拉登。這一年標誌著中國全面脫離蘇聯的陣營,轉向美國和西方。
英國:
  • 英國於1950年1月6日承認新中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中英於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
  • 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後,緊隨美國腳步的英國也在1972年3月13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美國:
  • 三八線發生衝突及南部發生四三事件等事態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6月25日跨越三八線南下入侵韓國,戰爭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參戰,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根據停戰時實際控制線建立朝韓非軍事區作為緩衝地帶。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仍有外交衝突和軍事對峙,持續至今。
  • 大量影視劇描述了這場慘烈的戰爭,我也寫了一篇

    震驚!長津湖戰役本可以這樣

  • 也有人瞎BB 被主流媒體怒斥:

1979-2008: 從中美建交到北京奧運會
日本:
  • 這個時期,中日關係可以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日本對華開發援助。
  • 說句那個的話,這是 Blood Money. 因為中日建交的時候,中國政府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要求。
  • 日本再次成為中國人留學、打工、移民的前列國家。日本文化大舉進入中國,日本企業和商品也隨之進入中國市場。
蘇聯/俄羅斯:
  • 在 1991 年,龐大恐怖而僵化的蘇聯帝國,突然就分崩離析了。在這篇文章裡,我深情回顧了我的老友蘇聯最後一任總統

    戈爾巴喬夫和我二三事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在普通中國人的心目中,就突然成了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家 – 大批中國人前去莫斯科賣中國的日用品,江湖人稱 “倒爺” – 大批的前蘇聯武器裝備以及軍需用品,也被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透過各種渠道倒賣到全球。

  • 最傳奇的當屬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英國:
  • 1984 年,中英簽署聯合宣告,約定在 1997 年中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
  • 1998年中國總理與英首相布萊爾實現互訪,雙方發表聯合宣告,宣佈建立中英全面夥伴關係。1999年中國主席成功訪英,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英國的首次國事訪問。
美國:
  • 1979 – 2008 年的 31 年,美國當仁不讓地成了中國最重要(沒有之一)的政治、軍事、經濟、教育、貿易伙伴。
  • 2000年10月,美國總統克林頓主政的白宮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法案簽署儀式。克林頓總統說:“你們將記住這一天,並且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 這項法案規定,一旦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即永久最惠國待遇)。一年前,美中兩國已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協議,為中國入世掃清了障礙。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一員。中國開始提速全球化。
  • 在 1991 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獨大成為世界最強帝國。美國的文化不僅擴充套件到全球,更在中國如水銀瀉地。美式英語、美國跨國公司更是成為 60 後、70 後、80 後、90 後、零零後學習、追捧、崇拜的物件。從上海外灘東風飯店開設的第一家美國垃圾食品連鎖店肯德基開張,引來無數上海的大學生應聘做服務員,外面排隊成長龍,到電視劇《繁華》描寫的上海股市開設,到電視劇 《北京人在紐約》等都描繪了美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 有個屢屢不能出國的北大英語教師俞敏洪,創立了新東方學校,專門幫想出國的大學生準備托福考試。多年後他的上市公司新東方轉型,做了網路帶貨生意。他的最當紅帶貨主播,董宇輝,2015 年加入新東方的時候,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
2008 – 今:日本、俄羅斯、英國、美國
日本:
  • 截至2011年底,我國累計接受日本無償援助1423.45億日元,用於148個專案建設,涉及環保、教育、扶貧、醫療等領域。根據2005年中日雙方達成的協議,日本對華提供日元貸款和大規模無償援助已經於2008年基本結束。從2019年起,日方不再向我提供新援助專案。
  • 中國外交部星期四( 2024 年7月11日)表示,中國已就日本軍艦進入中國海域的“非法和不當”行為提出抗議,並要求日本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

俄羅斯:
英國:
  • 老實說,我都不大記得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有啥大事了
  • 除了伊麗莎白女皇去世,還有英國皇家那些個八卦事,也就是英國脫歐和英國前首相那頭亂髮,讓我稍微瞟了幾眼新聞標題
  • 一定要說還有啥事,就是在疫情期間,英國大肆發放中國留學生簽證,狠狠地挖了美國的牆角,割了一撥綠油油的韭菜,讓很多人去了英國讀水分極大的學校,然後讓這些人拿著沒啥價值的英國學歷,回國加入靈活就業的行列。
  • 在耍滑頭讓別人出錢出力,自己賺了大錢還要端著自己的臉皮談高尚人品的這方面,英國從來就是世界標杆。今天的中東這一鍋粥和絞肉機,就是英國當年一手造成的。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慘絕人寰的同種同胞互相大屠殺,也是英國的傑作之一。(參看:同胞為何自相殘殺: 人性的黑暗
  • 看到美國這個傻大黑粗的大個子在中東、歐洲、亞洲到處陷入泥潭,英國人嘿嘿笑了,你丫傻啊。你以為我真的聽你的,讓你做燈塔做老大啊,你們美國只不過是我下的一盤大棋中最大的一個小卒子而已。

美國:
  • 燈塔國從里根總統之後就一直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常常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還總是要和中國不自量力別苗頭。
  • 讓央視來總結一下美國的幾大罪狀

對美國的那一套,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2024 年 8 月 14 日公佈的這個報告,正告美國政客:
但令人十分堪憂的是,居然還有很多國內家庭,不管不顧地把孩子送到美國來留學。甚至還有些家庭,希望孩子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或者定居。
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去英國留學時間短成本低不更香嗎?
或者去近一點的日本?
或者去學費全免的莫斯科大學或者金日成大學?
美國到底有什麼好?!
未完待續
參考連結:

1. 八國聯軍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5%9C%8B%E8%81%AF%E8%BB%8D
2. 日本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8E%86%E5%8F%B2
3. 現代留學日本的歷史名人

https://www.sohu.com/a/497510161_120145568
4. 孫中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4%B8%AD%E5%B1%B1
5. 日俄戰爭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4%BF%84%E6%88%98%E4%BA%89
6. 李大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A4%A7%E9%92%8A
7. /共產國際與中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4%BA%A7%E5%9B%BD%E9%99%85%E4%B8%8E%E4%B8%AD%E5%9B%BD

8. 中共一大紀念館:

從組織推動到亮相共產國際舞臺 ——蘇俄、共產國際遠東工作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https://www.zgyd1921.com/research/works/66c0595202b64785936391f630075291.html

9. 

蘇聯紅軍多次進入新疆作戰:扶植軍閥

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5-03/12/c_127571456_3.htm

10. 蘇佔滿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5%8D%A0%E6%BB%BF%E6%B4%B2

11. 

抗戰時期 英法德意美國蘇聯都對中國做了什麼?

https://news.sina.cn/gn/2020-09-06/detail-iivhvpwy5123585.d.html 
12. 庚子賠款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A%9A%E5%AD%90%E8%B5%94%E6%AC%BE

13. 

中日恢復邦交

https://www.mfa.gov.cn/web//ziliao_674904/wjs_674919/2159_674923/200011/t20001107_7950054.shtml

14. 中英關係

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906/sbgx_679910/

15. 

日本政府對華開發援助(概要)

https://www.cn.emb-japan.go.jp/oda/summary.ht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