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銷40000件,它成了開年“第一”爆款

作者:畢十三
來源:卡思資料(ID:caasdata6)
金價屢創新高,黃金飾品越來越難以輕鬆拿捏,年輕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平替”。
節慶時期,“小而美”金飾產品往往都能熱銷,以往更火的是迷你金元寶、金豆豆等產品,而今年春節期間,薄薄的黃金貼紙“橫空出世”,紅遍多個電商平臺。
在天貓,周大生官方旗艦店的一款“足金公主請發財金貼”,百億補貼後售價 138 元,重約0.1g,顯示售出超4萬件;在抖音,一款“水貝黃金999手機貼”售價16.9元,單鏈接銷量超過3.4萬單。
部分黃金貼紙銷量
卡思瞭解到,黃金貼紙重量一般在 0.01 克至 0.2 克上下,價格在69元-139元不等。但有報道稱,部分黃金貼成分非黃金,專家建議購買選正規渠道和信譽良好商家;也有消費者質疑投資價值不大,有智商稅之嫌。
誰在為黃金貼紙買單?作為娛樂、社交屬性高於投資屬性的“周邊”產品,黃金貼紙能否成為一門長期的生意?
黃金貼紙熱銷,誰在為它買單?
2月初,“金飾價格漲至872元每克”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熱議。據悉,國際金價波動是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元走勢影響,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需求激增,推動價格上漲。
金價飛漲,需求依然旺盛。2月5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年《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黃金年度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到4974噸,創歷史新高。
黃金飾品讓人望而卻步,“平替”產物黃金貼紙的銷量則水漲船高。
大多數爆品離不開的特質是:“好兆頭”。印有 “好柿連連”“八方來財”“搞錢要緊” 等字樣的貼紙,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盼,能帶來心理上的慰藉和積極的心理暗示。
銷量較高的黃金貼紙主打節日裝飾(如春節、婚慶主題)和美好寓意(比如暴富、發財、好事發生等),設計風格以傳統吉祥紋樣、簡約國潮為主,共性在於材質需凸顯金屬質感,緊跟熱點節日或話題,快速迭代設計。比如,周大生推出 “足金公主請發財金貼”,百億補貼後售價138元,重約 0.1g,單鏈接超4萬人下單,一週內3000人下單。
卡思觀察到,在常規“發財”寓意類貼紙外,許多知名品牌推出了聯名款黃金貼紙。
比如,周大生推出和莫奈聯名的鳶尾花金貼,重0.2克售價269元,已售出6000多件;老鳳祥與蛋仔派對聯名動物系列黃金金片,每片重 0.1克,售價 258 元;周大福旗下 SOINLOVE 蝴蝶錦鯉金片:採用鎏彩工藝,含金0.1g,折後每件售價約269元;曼卡隆與《甄嬛傳》聯名金貼盲盒:售價 259 元,金貼金重大約 0.1g;周生生與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多個IP推出聯名金片,售價從259元到880元不等。
圖源:淘寶
在抖音,熱銷黃金貼紙的客單價相對更低。蟬媽媽顯示,近30天銷售額最高的黃金貼紙為招財黃金小貼紙,銷量達到5000-7500件,預估銷售額為25萬-50萬。與之對應的是,知名品牌的黃金貼紙售價更高,銷量則在1000件上下。
圖源:抖音
為何黃金貼紙能成為暢銷品?卡思認為,大致有以下4個層面的原因。
首先,市場情緒保守、對經濟預期謹慎的時候,投資者就更青睞黃金。金價不斷上揚,大克數金飾作為一種奢侈品,很難輕鬆購買,而黃金貼紙價格親民,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輕奢”需求。黃金貼紙單片克重僅為0.01克至0.2克,價格多在十幾元至一百多元之間,遠低於傳統黃金飾品,讓年輕人能輕鬆“全款拿下”,滿足了“擁有真黃金”的心理,降低了購買黃金的門檻。
其次,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更加註重個性化和情感體驗,願意為具有創意和文化內涵的產品買單。黃金貼紙的設計融合傳統與潮流,激發了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在春節期間迎來了下單熱潮。
與此同時,不少黃金貼紙會結合傳統祈福元素(如財神爺、招財貓)與網路流行語(如“禁止焦慮”“柿柿如意”“富得牛油”),同時與熱門IP(如海賊王、哆啦A夢、Hello Kitty、莫奈、旺仔、周同學)聯名,既傳遞文化寓意,又貼合年輕人追求趣味和個性化的需求,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喜好。
圖源:淘寶
更重要的是,當社交成為目的,贈送黃金貼紙就是一種貼近關係、表達祝福的方式。黃金貼紙作為“社交貨幣”,既能彰顯個人品味,又適合作為禮物贈送親友,尤其在節日場景中。加之,因“開運”“招財”等寓意成為新年送禮新選擇,部分商家推出國潮禮盒包裝,進一步強化了它作為“微縮版壓歲錢”的儀式感。
當然,黃金貼紙的熱銷,也不離開平臺和品牌的大力營銷。
以抖音平臺為例,透過強大的內容和演算法推薦能力,助推黃金貼紙滲透了更廣泛的使用者群體。使用者釋出使用黃金貼紙的影片,分享其裝飾效果和使用體驗,吸引了大量關注。平臺上關於黃金貼紙的話題熱度不斷攀升,比如#發財黃金手機貼 話題播放量就超過3000萬,#黃金999足金手機貼 播放量近1億。當黃金貼紙成為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也可以透過曬圖、討論搭配方式的行為中獲得愉悅感和歸屬感。
商家們則透過短影片、櫥窗、直播帶貨等方式,大力推廣黃金貼紙,結合限時優惠、贈品等促銷手段,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部分品牌看到了黃金貼紙的熱度後,選擇買一送一的方式,來增加自身產品的吸引力。比如高潔絲就推出了買衛生巾送黃金貼的模式。
圖源:抖音
黃金貼紙,能火多久?
如前文所述,黃金貼紙的熱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個性、時尚和文化的需求,還藉助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的強大傳播力,迅速走紅。
不可忽視的是,黃金貼紙已遭遇不少質疑。
首先是價格虛高與價值爭議。在電商平臺,黃金貼紙是以“一口價”形式展現,模糊克重計價,消費者難以評估實際價效比。單片黃金含量極低(普遍0.01-0.2克),但單價可達數十至數百元,摺合克價遠超市場金價。例如,若0.1克貼紙售價168元,相當於每克1680元,而同期國際金價約每克600多元。
也有消費者指出,不少商家涉嫌虛假宣傳與消費誤導。商家以“真黃金”“開運祈福”為噱頭吸引購買,但未充分說明產品實際黃金含量,導致消費者誤解其價值。部分貼紙標註克重與實際不符,有消費者反映,購買0.1克產品實為0.01克。
其次就是質量參差不齊、買到假冒劣質產品的風險。線下非連鎖品牌價格混亂(9.9-200元),且缺乏統一標準,目前湧入的商家較多,缺乏信譽的品牌和商家難以長久經營。市場上存在大量以金箔(不含黃金)或塑膠仿製的劣質產品,有消費者在購買了低價黃金貼紙後評論:“質量很差,變形粘不穩。” 
最重要的是,黃金本身就有保值和投資屬性,但黃金飾品始終不具備投資價值。黃金貼紙因克重極低、加工成本佔比高,回收價值幾乎為零,本質上屬於裝飾品而非投資品,有專家強調,黃金貼紙不具備保值功能。
如果要成為一門長期的生意,從黃金市場和消費環境來看,黃金貼紙也面臨幾重挑戰。
其一是黃金價格波動風險。若國際金價持續上漲,貼紙原材料成本將攀升,削弱其“低價輕奢”的賣點,消費者可能轉向其他替代品。
其二是消費群體侷限性。黃金貼紙的核心使用者為25-30歲女性,覆蓋範圍有限,中老年群體對黃金貼紙接受度較低,市場拓展難度較大。
其三是設計同質化與潮流迭代壓力。當前產品高度依賴IP聯名(如哆啦A夢、旺仔牛奶)和網路流行語設計,易因審美疲勞導致熱度衰退,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吸引力。
此外,還有市場競爭與信任危機。未來若大量中小商家湧入導致價格戰,劣質產品氾濫損害行業信譽,消費者可能會更信任和依賴頭部品牌,而頭部品牌也需要更認真細緻地做好生產加工和銷售渠道管理,才能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伴隨著春節假期遠去,節日氛圍漸冷,黃金貼紙的銷售熱度也告一段落。未來,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黃金貼紙或許有望繼續保持其在年輕消費市場的熱度。但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黃金貼紙行業的規範和監管也將會越來越嚴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