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中心投資序幕。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投資界獲悉,普洛斯最新推出的中國資料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已完成募集,投資規模約26億人民幣,投資人包括國內領先投資管理公司及知名國際機構投資人,普洛斯擔任基金管理人及資產管理人。
這是普洛斯推出的首個數據中心主題投資策略。普洛斯主要聚焦不動產和私募股權投資,目前資產管理規模超800億美元,已是全球基礎設施江湖不可忽視的存在。此次推出的資料中心基金,是其長期管理運營物流基礎設施基金基礎上,把私募基金拓展到資料中心這一新的資產品類,可謂從零到一一個新的突破。眼前AI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資料中心如同一座座數字文明的發電廠,被認為是AI革命不可或缺的基石。放眼全球,從普洛斯到黑石、KKR,我們看到一個萬億級別的超級賽道正冉冉升起。正如一位投資人所言,資料中心的黃金十年已經拉開序幕。
規模26億元
投向智算新基建
AI引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基礎設施競賽。
追本溯源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算力、演算法、資料這三大要素。從廣義上看,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新生產力,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伴隨人工智慧浪潮來勢洶洶,算力需求也呈現爆炸性增長。
人工智慧需要的計算能力和容量遠超想象。第三方資料顯示,AI所需的算力預計每100天就會翻一番,而在未來五年內,這一需求可能會增長超過一百萬倍。
一個漸漸形成的共識是——誰掌控了算力基座,誰就扼住了AI時代的咽喉。因此,資料中心市場正迎來算力需求爆發與資產價值重估的雙重機遇。
當前正是佈局資料中心優質資產的關鍵時點。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經驗豐富的普洛斯加速駛入,發起了首支資料中心主題基金,投資於普洛斯投資開發、運營管理、並且業績穩健的大型資料中心專案。
“資料中心作為智算基礎設施承載了AI日新月異的發展。”普洛斯中國區常務副董事長、執委會主席諸葛文靜表示,普洛斯推出首支資料中心收益基金,提供穩定收益和長期增長並重的投資產品,滿足投資人需求。該品類新基金將繼續募集,加強資本迴圈,不斷擴大資料中心資產管理規模。

基金擬投資專案內部機房
目前,普洛斯中國資料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已經完成募集,投資規模約26億元人民幣,投資人對之興趣十分濃厚,背後邏輯在於——定製型資料中心資產不僅有戰略價值,還具備新經濟不動產的投資特性:長期租約、穩定現金流和具備產業增長潛力的優質租戶,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長期穩健收益回報的渠道。
普洛斯透露,新基金擬投資位於環京區域最大資料中心叢集的普洛斯資料中心園區。該園區為技術領先的T3+等級資料中心,能夠實現高效能算力叢集的同時部署、分期上線、快速交付,服務於網際網路頭部平臺企業。面對網際網路客戶對資料安全、保密及電力供應等方面的嚴苛要求,合規性高、規模較大的基地型資料中心專案顯得尤為稀缺。
構建未來基礎設施
於普洛斯而言,資料中心並非完全嶄新的投資領域。
品牌創始於2009年,普洛斯最初業務聚焦於物流基礎設施開發和運營,締造了不少典型的投資樣本,如今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注於供應鏈、大資料及新能源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產業服務與投資公司。
中國資產管理規模約790億美元,普洛斯在中國境內外募集並執行近40支專門投資於中國的私募不動產及股權投資基金。普洛斯REIT則是中國“首發+擴募”雙首批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之一,也是上交所首支倉儲物流REIT。
2017年起,普洛斯開始陸續推出中國收益基金和中國收益增值基金系列。隨著該資料中心收益基金的推出,投資品類從物流園、科創研發產業園、先進製造廠房等進一步拓展至資料中心,以滿足投資人對能帶來持續穩定現金流的新型基礎設施的旺盛投資需求。
資料中心作為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的環節,普洛斯早已先一步入局,是國內最早專注於資料中心領域投資的巨頭之一。多年來在物流及產業基礎設施、新能源領域的沉澱,可即時轉移到資料中心領域,也為其在差異化發展資料中心產業上構建了重要壁壘,協同效應不斷顯現。
2018年起,從資料中心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到運營管理,普洛斯圍繞全生命週期綜合考慮高效製冷、最佳化配電、能源使用等全鏈條減碳、提效方式,應用產品預製化技術和數字化、智慧化手段,致力於打造綠色節能資料中心。
現在,普洛斯已在全國佈局20個數據中心,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中西部四大核心區域,可提供1400MW(兆瓦)IT負載。截至2024年底,普洛斯資料中心已投入運營的資料中心總計達14個,全年收入同比增長54%,是中國頭部獨立資料中心運營商之一。
我們看到,最新交付的普洛斯北京朝陽資料中心,即是運用全鏈條減碳方式和新型節能技術,快速升級改造既有傳統工廠廠房,重構面向政企、金融、人工智慧等創新應用的樞紐級資料基礎設施,啟用新質生產力。
在客戶服務方面,普洛斯資料中心的客戶數量在2024年新增 47%,IT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可提供5大類242項IT增值服務,服務超50%零售客戶。
2024年,普洛斯資料中心實現了新型配電架構全球首次落地,以相比行業平均建設週期縮短50%的速度,為一家頭部電商客戶交付其首個線下核心業務平臺專案,為網際網路頭部平臺客戶打造超大規模園區完成建設和交付,與全球知名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合作規模進一步擴大。
如此種種,便是普洛斯投資與運營專長結合模式的有力註腳。放眼望去,從供應鏈基礎設施拓展到算力基礎設施,一個遼闊的智算新基建版圖徐徐鋪開。
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在AI和雲計算驅動的新時代,資料中心已經不再只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更是資本市場的黃金賽道。“資料中心是我們幾十年來見過的最炙手可熱的行業。”一位押注百億美元打造AI資料中心的投資大佬如是說。
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代際投資機會。Pitch Book資料顯示,到2027年,資料中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4萬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20%。此外,SemiAnalysis預測,全球資料中心核心IT電力需求將從2023年的49GW增長至2026年的96GW,其中智算中心驅動的電力需求佔到40GW,佔增量的85%。
眼前的資料中心世界正處於爆發性增長與結構性升級並行的黃金視窗期,不僅是普洛斯,全球投資巨頭都在爭相佈局。一項資料顯示,僅2024年,全球資料中心投資就超過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三倍,空置率更是降到了歷史最低的2.8%。
印象深刻的是PE之王黑石。2021年,黑石以100億美元收購了上市資料中心公司QTS。到了2024年,黑石進一步吹響號角,以160億美元收購了亞洲最大的資料中心運營商AirTrunk,重新整理行業最大交易紀錄。
KKR則在去年與Energy Capital Partners合作設立總額500億美元的基金,專注於全球資料中心。今年一月最新訊息傳來,KKR將收購中東最大資料中心企業之一Gulf Data Hub的股權,繼續積極向資料基礎設施領域投入資金。
放眼國內,“東數西算”工程自2022年2月啟動至今已滿3年,中國算力產業鏈逐漸成熟。我們也看到,高瓴、鼎暉、弘毅等投資機構都不惜在建設資料中心方面一擲千金,還有世紀互聯(VNET)與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另類資產投資管理平臺“大家投控”共同設立中國首個數據中心Pre-REIT基金;在公募REITs方面,南方萬國資料中心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已於3月25日正式申報…
行業報告預測,中國資料中心市場規模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預計增長27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38%。大家緊鑼密鼓佈局,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
目之所及,資料驅動的未來已經到來。正如普洛斯推出首個數據中心主題投資策略,是一次萬億級機遇的捕獲,背後看準的是——未來十年,AI公司對算力的飢渴程度。而重倉算力基建,其在基礎設施領域積澱的投資與運營相結合的能力,恰恰是AI時代最稀缺的基因之一。
一場圍繞數字文明命脈的資本角逐已悄然打響。這場關乎AI產業根基的競賽,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