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直板機還薄,OPPO大摺疊可能找到了密碼…

有些小夥伴可能已經注意到, OPPO 的大摺疊屏 Find N5,打春節前很長一段時間就開始預熱,現在可算是完整端出來了。
託尼作為 OPPO Find N3 的老使用者,並且體驗 N5 也有段時間了,今天就跟大家仔細聊聊, OPPO Find N5 刷屏這麼久,用起來到底咋樣?
慣例來一波省流:
無論你有多嫌棄 OPPO Find N5 的設計和配置,甚至託尼也覺得這部手機很無聊,但它是綠廠迄今為止,最均衡的大摺疊屏。
鑑於綠廠前幾代摺疊屏都很有特色,但都有點叫好不叫座,我合理預測,這次看起來很無聊的大摺疊,銷量反而會很好看。
為啥託尼會下這麼一個結論呢?給不瞭解前因後果的小夥伴解釋一下:
OPPO 前兩代大摺疊屏 Find N/N2,是摺疊屏裡獨一份的 “ 矮胖 ” 小屏比例,單手用起來也不費力。如果有誰在用魅族 21 或者索尼 Xperia 系列這種帶魚屏手機,下滑看通知都恨不得用兩隻手,肯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OPPO Find N/N2 
而到了 OPPO Find N3,比例沒那麼極致矮胖了,但影像配置堆滿,在沒有無線充電、防水還差點意思的情況下,重量愣是幹到了 240g 左右,基本是摺疊屏裡最厚最重的那一波。。。
對比一下市面上其他品牌的大摺疊屏,會直觀一些。
但你要說摺疊屏做得這麼個性化,使用者到底買不買賬呢?
根據託尼的瞭解, OPPO Find N3 在數碼愛好者圈子裡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我查了下 2024 年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的消費報告,很明顯 “ 輕薄、便攜 ” ,才是咱們廣大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
結果你也看到了, OPPO Find N5 的設計直接大改,不光螢幕比例向主流靠攏,整體更細長,而且開始主打輕、薄。
具體有多薄呢?
OPPO Find N5 是目前能買到的最薄的摺疊屏,摺疊厚度 8.93mm 甚至比很多直板旗艦都薄,展開厚度 4.21mm 也幾乎跟 USB-C 充電口差不多薄。為了保證結構強度,還得把這部分的中框延伸一段才行。
而且機身的收邊,託尼感覺明顯是下了功夫琢磨的,這就讓 OPPO Find N5 握起來比很多直板旗艦還要舒服。。。
不光這樣, OPPO Find N5 跟友商們的設計更加 “ 心有靈犀 ” 的地方,是攝像頭的排布。假如蓋上 logo,我甚至會毫不猶豫的說,這是沒釋出的華為 Mate X7。
多說一嘴,如今市面上賣得好的大摺疊屏( 小米:? ),光看外觀,真有點 “ 買誰都一樣 ” 。這也是為啥託尼覺得,如今的機圈越來越無聊了。。。
至於大家都比較關心的摺痕控制,託尼跟前一代 N3 對比了一下,確實更無感。原因就在於 Find N5 的鉸鏈核心元件,使用的 3D 列印鈦合金,精度能做更高,內部結構排列也有改進,應力分佈更合理。還用上了超薄 UTG 玻璃,所以摺痕寬度和深度,才更不明顯。
左 N5 ,右 N3 
到這裡,可以說紙面上 OPPO Find N5 的硬體和設計,算是跟上了主流。包括處理器也是高通最新的驍龍 8 Elite,有誰還記得 Find N3 那一代,驍龍 8 Gen3 釋出了,它用的還是上一代的驍龍 8 Gen2 處理器。。。
軟體方面,各家手機品牌強行相容 iOS 、 macOS 生態,早就成了公開競爭的賣點了。
OPPO 最早推出安卓陣營的 Live Photo,而且透過 “O+ 互聯 ”APP ,可以與 iPhone “ 照片資料一碰傳 ” ,現在你甚至可以用 OPPO Find N5 ,去遠端遙控你的 Mac 電腦。。。
直白一點說,只要你的 Mac 不合蓋,即使你在外面用移動資料上網,也可以透過 OPPO Find N5 解鎖電腦,拖動桌面的檔案傳送給自己、或者檢視修改 Mac 中的文件。
而且 OPPO Find N5 的遠控電腦,結合自家的多工,做了更細緻的功能定製——大屏狀態下,雙指下滑分屏。左屏開啟遠控的電腦桌面,右屏開啟微信,可以直接在兩者之間拖拽分享檔案。
操作只需一步,非常優雅,有種錘子和蘋果結合的美。
當然,還可以呼叫小布助手,進一步發揮大屏的尺寸優勢——像什麼總結文件內容、左屏外文右屏翻譯、後續接入 DeepSeek 這種操作,託尼就不多囉嗦了。
再加上綠廠原本就很有優勢的全景虛擬屏、中轉站一類的功能,可以說, OPPO Find N5 就是目前大屏互動最有效率,並且與 Mac 聯動最便捷的裝置。
當然,既要輕薄,又要加功能,也肯定要尊重一下物理規律。不用想也知道, OPPO Find N5 有些地方要降級了。
首先是攝像頭規格,對比上一代 OPPO Find N3,後置三攝外加兩顆自拍鏡頭,五顆鏡頭全面降級—— OPPO Find N5 的後攝配置,只跟與自家 3000 價格檔的 OPPO Reno13 Pro 相當。
再具體點兒, OPPO Find N5 長焦用了三星 JN5( 1/2.76 英寸 ),比 Find X8 系列的 IMX882 長焦感測器尺寸( 1/1.95 英寸 ),都要小很多;超廣角規格,相比上一代的 4800W 畫素,也直接降成 800W 畫素的湊數鏡頭了。
本以為這下 OPPO Find N5 的成像表現要一拉到底,但對比 N3,發現實際效果竟然並不差。
長焦樣張,要說兩者的區別,就是放大摳細節時,純畫質表現 N3 確實更好,而且 N5 有一些演算法處理不夠自然的痕跡。
另外,畢竟長焦的感測器尺寸小了一些,會影響到整體進光量。可以看到 N5 在暗處的成像表現,有一定退步。
那可以下一個初步結論:N5 靠演算法彌補了相較於 N3 的硬體劣勢。光線充足情況下,兩者的成像差別不大,暗光環境、夜景,超廣角則會拉開差距。
好在 OPPO 終於捨得給 Find N5 加上長焦微距了,可玩性要好一些;再加上 N5 拿到了 Find X8 系列的膠片風格濾鏡、柔光人像等模式。影像的綜合體驗,只能說是硬體輸很多,軟體沒輸多少。。。
如果影像是出於輕薄的產品定位,做了取捨,託尼還能理解。
但 OPPO Find N5 用的驍龍 8 Elite 處理器,對比自家小弟一加 13 滿血的驍龍 8 Elite ( 2 個超大核 +6 個性能核 ),少了一個性能核,屬實是不應該——最直觀的表現是 OPPO Find N5 的跑分,尤其是多核效能低上一大截。
那這個 “ 騷操作 ” 會不會對效能,尤其是遊戲表現產生影響呢?
託尼用 OPPO Find N5 對比一加 13,跑了下星鐵。同時用搭載相同驍龍 8 Gen3 處理器的 vivo Fold3 Pro 和 vivo X100 Ultra,做對照組一起測試了下。
根據 PerfDog 的資料,在關閉插幀、全高畫質下跑圖 30 分鐘,明顯 N5 幀數比一加 13 低了 7 幀,但是平均功耗反而更高了。相當於說,在電池大小相同的情況下,少一個核,日常使用會導致續航比滿血版低一些。。。
而且透過上面的對比,大家也能發現,摺疊屏即使做成超薄,散熱肯定也比不上直板旗艦,效能也會受影響。綠廠估計也知道,所以多一個核心也沒啥太大收益,砍一個沒準還省錢——
假如真像酷安老哥們說的那樣, N5 用的是驍龍 8E 的殘次品。
這還沒完,不光效能上少了個核心,而且在一些不容易察覺的地方, OPPO Find N5 也降級了。
比如,不支援 N79 頻段,那假如你是移動使用者的話,在大型商場、地鐵、體育場館這樣的人員密集場所,網速和訊號就受影響;揚聲器由上一代的三揚聲器,變成雙揚聲器。。。
回過頭來再看, OPPO Find N5 迴歸主流,為此改設計,摳重量,配置調均衡,甚至不惜犧牲一定的影像,好像除了 “ 輕薄 ” 的定位,沒給人留下太多鮮明的記憶點,也就是託尼說的 “ 很無聊 ” 。
但實際情況卻是——
5600mAh 電池和 80W 有線 + 50W 無線充電的組合,長焦微距、遠控 Mac、IPX6 + IPX8 + IPX9 防水反而都有了,OPPO 的大摺疊屏,就沒有過配置這麼均衡的日子。
無聊反而是對的。
對於僅佔摺疊屏市場 5.3% 份額的 OPPO 來說,與其為了個性化需求,設計另類,配置偏科,以至於要砍掉一些萬元價位機器本該有的配置,影響基礎的使用體驗。
倒不如參考一下各家的長處,打造一款摺疊屏裡功能齊全的 “ 小水桶 ”,這樣才更務實。
就像之前託尼就有個觀點,摺疊屏得先是臺好手機,然後再是臺好的摺疊屏手機。
撰文:Levi   
編輯:米羅 & 面線   
美編:子曰
圖片、資料來源
艾瑞諮詢-通訊行業:2024年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消費洞察報告
IDC 資料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