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顯著的技術突破與市場發展後,Agent成了人工智慧領域新的焦點。
科技巨頭推動Agent進化,傳統行業也開始大規模部署Agent。尤其是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AI Agent展現出自主決策、多工協同和持續學習能力,不斷吸引玩家入場。
而現在,零一萬物成了為Agent搖旗吶喊的新成員。7月22日,零一萬物釋出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的2.0版本,Agent是關鍵詞。作為公司CEO,李開復也重點講述了零一萬物對Agent的看法。在他們看來,AI Agent不只是一個更聰明的工具,還可以成為企業組織架構中的關鍵一員,交付結果,並創造價值。
換一個更形象的說法,Agent會是一位“超級員工”。誰能更早擁有這位超級員工,誰就能在未來行業競爭中佔據主動。
1
Agent演進,企業級場景漸成主戰場
2025年被視為AI Agent元年。AI領域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就是Agent快速進化並開始廣泛部署到各種場景。而李開復將AI Agent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24年是工作流Agent,當下是推理Agent,未來將會是Multi-Agents。
工作流Agent完全按照人類編排好的路徑去執行特定任務,通用化程度不足。推理Agent有了一定泛化能力,可以把目標分步驟拆解,分析任務如何完成。Multi-Agents則能實現多個Agent間的協同工作和任務交接,像“團隊”一樣完成更復雜的目標任務。

不過推理引擎剛剛起步,Multi-Agents尚在早期,零一萬物萬智2.0推出的企業級Agent定位在推理階段,此外依託零一萬物提供的開發工具與配置平臺,企業還可以基於自身業務場景,定製專屬自己的企業級Agent。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錨定實用價值的AI模組。零一萬物如今的商業模式,也正是基於“價值交付”展開。同時李開復強調,Agent的商業價值最大化肯定是在企業端,Agent可以成為生產單元。
這是一番足夠誘惑的景象。
當下生產以人為單位。人會有生理限制,容易疲勞。也會有認知侷限,不能抓取網際網路上的所有知識進行學習。並且人與人的交流本身存在障礙。尤其是隨著組織變大,不管是企業內部溝通,還是跟合作方的溝通,都會越來越不順暢。
而AI Agent作為生產單元,可說是先天“打工”聖體。它不僅可以7乘24不眠不休地工作,有了MCP,AI與人、AI與系統之間的溝通都能掃清障礙,不會內耗。此外Agent便於複製,在秒級就可以複製出成千上萬。這遠比招聘人才簡單,也就有機會更快給企業帶來業務增量。
進一步看,未來的企業組織架構有可能發生根本性轉變。過去企業基於人來構建流程,今後則可能圍繞Agent構建任務網路。最終人類負責創新、戰略以及人際交流,AI負責執行。企業運作效率有機會實現指數級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李開復還提到,“大模型推理成本是按照一年十倍的速度快速下降,所以最終AI Agent的邊際成本會越來越接近零”。這更強化了AI Agent的商業潛能。據Gartner預測,到2028年,33%的企業級軟體應用將整合AI Agent,15%的日常工作任務決策可實現完全自主化。
總的來說,企業級Agent必然快速崛起。它不只是AI應用的新形式,還會成為企業組織的新物種。
1
盯緊CEO們,AI變革等不得
回到零一萬物的產品路徑。
今年3月,零一萬物推出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主打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製解決方案,眼下萬智2.0聚焦於企業級Agent,實現了從提供模型能力到交付業務結果的轉變。而這既順應了Agent爆發的行業趨勢,也意味著零一萬物找到了更清晰的商業化路徑。不過要拉攏客戶,還需要產品能打。
從具體能力來看,零一萬物的企業級Agent有五方面主要能力。
一,能基於企業場景的交付目標來規劃任務、跨部門跨組織多工具串聯,形成交付結果的閉環;二,能校驗+評估保證質量,降低幻覺、保障結果;三,能不斷消化公域與私域知識,基於任務反饋自我迭代;四,跨越手機和PC,實現互通終端互聯絡統;五,支援接入和呼叫企業現有工作流,實現兩天或者甚至更快的時間快速上崗使用。

時間是整個AI產業的關鍵詞。AI技術和產品的迭代是如此迅速,稍不留意就會落伍。特別是傳統行業,企業一把手可能還沒意識到變革即將到來,很多中層管理也對AI存在誤解,怕被AI搶了工作。
而在李開復眼中,擁抱AI顯然是不能猶豫的。“最大的價值一定是把核心業務、公司經營指標逐漸交給AI,你先試試這個,再試試那個,寶貴的時間就過去了,護城河就被別人建立起來了。”
零一萬物自身也在爭取時間。區別於傳統To B方案以部門為單位切入,零一萬物盯緊了CEO們。用李開復的話來說,他們的獨特打法是一把手驅動的AI戰略轉型工程。
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傑,還有零一萬物的銷售團隊,甚至李開復自己,每天都在觸達各個行業內的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來解釋AI 2.0的價值在什麼地方。“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可我們的說法,但認可並有魄力擁抱變革的企業就成了零一萬物最親密的合作伙伴。”
如此才能更快更徹底地推進AI在產業側的落地,也才能更快為自己爭取客戶。此外,這也反映了AI落地的一個根本問題。它需要傳統企業和AI企業聯手並進。AI企業懂技術但不懂場景、沒有資料,傳統公司有資料、懂場景但對AI技術缺乏瞭解。在AI翻湧的浪潮裡,兩者互為依託,缺一不可。
而現在,零一萬物想讓Agent去做傳統企業的“超級員工”,等於把自己的命運也押在上面。不過這只是第一步,他們最終目標是打造基於大模型和Agent的作業系統。雖然已經在快速奔跑,但他們可能還需要更快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