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20億!福建超級富豪,突然出事!

作者:侃見財經
來源:侃見財經
文章已獲授權
一則公告再度令A股眼科巨頭的前景蒙上陰影。
近日,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華廈眼科”)突然釋出公告稱,今年6月6日,公司收到蘇慶燦家屬的通知,上海市監察委員會已解除對蘇慶燦的留置措施;同時,蘇慶燦被公安機關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所涉及事項與公司無關。
華廈眼科在公告中強調,目前,在董事會及經營管理團隊的帶領下,公司生產經營及管理情況一切正常。公司將按照既定發展戰略,紮實開展各項工作,確保穩健高質量發展。
據去年12月的公告顯示,華廈眼科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蘇慶燦先生因個人原因被上海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對於蘇慶燦被留置,華廈眼科沒有給出詳細解釋,只表示是“因個人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蘇慶燦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華廈眼科股份比例超過60%。此次蘇慶燦被監視居住,是否會影響公司接下來的佈局規劃,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或受此影響,華廈眼科的股價一路下挫。6月11日盤中,一度跌至23.44元/股,創出上市以來的最低點,相較於2023年最高點,累計跌幅已達62.8%,最新總市值縮水至209.66億元,累計蒸發達320億元。
在業內,華廈眼科有著“小愛爾”的稱號,位於因民營醫療而聞名的福建莆田。
現如今被監視居住的蘇慶燦,來頭不小。其憑藉華廈眼科上市,身價一度高達255億元。在《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上,華廈眼科的創始人蘇慶燦新進榜,以255億元的身家,位居全球富豪榜第841位、廈門榜第三,僅次於安踏集團的丁世忠與丁世家。
1969年出生的他,也是福建莆田仙遊唯一上榜的企業家,成為“仙遊首富”。
蘇慶燦出生於1969年,1988年畢業於莆田仙遊一中,擁有廈門大學碩士學位。
蘇慶燦,並非醫療出身。據公開報道顯示,1992年,蘇慶燦畢業後進入了當地的一家事業單位,端起了“鐵飯碗”,但他對經商非常感興趣,不久後便辭職,並跳槽到廈門海滄經貿公司。
在工作中累積了豐富的人脈資源後,蘇慶燦決定單幹,創立了自己第一家貿易公司,主要做建築模板貿易,由此賺到了第一桶金。2000年3月,蘇慶燦又成立了歐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鞋子和服飾的代理。
據簡歷資訊顯示,1993年12月至1995年5月期間,蘇慶燦擔任廈門海滄經貿公司經理;1996年6月設立廈門市歐陸商貿有限公司並擔任法定代表人;2000年3月起,蘇慶燦任廈門歐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蘇慶燦的眼科商業帝國始於2004年。當年,廈門眼科中心向外招標改制,他成功中標,進入眼科行業。
這便是華廈眼科的前身。
2004年8月至2015年12月,蘇慶燦正式任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
2015年12月起,任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憑藉長袖善舞的生意手段,華廈眼科於2010年開始福建省內連鎖化擴張戰略,先後於福州、泉州開展眼科醫療業務,並於同年12月,控股上海和平眼科醫院,正式邁出了向福建省外發展的步伐。
2023年11月,華廈眼科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在創業板掛牌,上市首日總市值逼近400億元。對比收購價,蘇慶燦在短短20年間,增值超過1200倍。
憑藉在眼科領域的成功,蘇慶燦還擔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永久名譽主席、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光明基金管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營醫院發展聯盟副主席等職務。
此外,蘇慶燦還被媒體稱作“福建醫療體制改革第一人”,也熱衷於慈善事業,2015年底成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的常務副會長。
現如今,蘇慶燦正在陷入巨大麻煩的之中。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有業內人士指出,企業高管被監視居住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受其他問題牽連配合調查,二是企業自身存在是否合規等問題,一般不會被留置太長時間,“民營醫院屢次因為違規被罰,可能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地方。”
據華廈眼科的招股書透露,從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華廈眼科共受到69項行政處罰,總金額約為247.54萬元,其中包括違法宣傳、非法從醫、騙取社保金、醫療事故、銷售不合格產品、環保違法等各種情形。
在醫療行業有一則定律—“金眼銀牙銅骨科”,用來概括各細分領域賺錢難易程度。
作為眼科的排頭兵,華廈眼科的盈利能力自然非常強。目前,華廈眼科是國內領先的大型眼科醫療連鎖集團,公司面向國內外廣大眼科疾病患者提供眼科全科診療服務,包括白內障、屈光、眼底、斜弱視及小兒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和眼腫瘤、眼外傷在內的眼科八大亞專科及眼視光專科。
自從資本市場拿到融資後,孫慶燦便帶領公司開啟了瘋狂擴張之路。
據今年4月披露的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華廈眼科已在國內開設57家眼科專科醫院,覆蓋全國18個省和直轄市的47個城市,輻射國內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華北等廣大地區,已透過連鎖運營的模式建立了全國範圍內的診療服務網點體系;同時,公司在國內已開設60家視光中心,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醫學驗光配鏡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瘋狂擴張的同時,華廈眼科屢屢陷入行政處罰的風波之中。
梳理所有罰單,華廈眼科被罰主要分為違法宣傳、非法從醫、騙取社保金、醫療事故、銷售不合格產品、環保違法等情形。
華廈眼科在年報中表示,由於存在醫學認知侷限、患者個體差異、疾病情況不同、診療裝置、醫生執業能力、醫院條件限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臨床診療實踐中客觀存在著程度不一的風險。上述因素如引發醫療事故或糾紛,可能導致公司面臨投訴、經濟賠償、行政處罰、刑事責任或法律訴訟等風險,對公司聲譽和品牌美譽度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