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錯!花旗銀行匯款$280打成81萬億美元,震撼金融界!


還在為銀行卡上莫名多出幾塊錢而感到驚訝?花旗銀行(Citigroup)直接給客戶賬戶裡打入了 81萬億美元,而實際應付金額僅僅是 280美元!這場驚天烏龍足足持續了幾個小時,才被銀行緊急追回,堪稱金融史上的一大“驚悚時刻”。
據《金融時報》報道,這起荒唐事件發生在2024年4月。按理來說,這280美元本該安然無恙地進入一位巴西客戶的託管賬戶,但因一系列“神操作”,這筆錢竟然搖身一變,成為81,000,000,000,000美元沒錯,14位數的天文數字!
這一重大失誤並非一次性疏忽,而是連環失守的結果。負責付款的銀行員工沒有發現問題,複核的第二名員工也未察覺異常,結果讓這筆天價交易順利排隊等待第二天處理。
幸好,第三名員工在交易處理近兩個小時後終於“驚醒”,發現這筆堪比全球GDP的超大金額不太對勁,於是迅速採取行動,在幾小時後才將這筆錢追回。
這場烏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個冷門程式——據悉,這筆交易是手動輸入的,而該程式預設預填了 15個零!操作人員沒有刪掉多餘的零,導致金額瞬間爆炸。

不過幸運的是,這筆鉅款被銀行的風控系統攔下——因為金額過大,觸發了疑似“制裁違規”警報,暫時凍結了支付。
花旗銀行隨後向美聯儲和貨幣監理署(OCC)通報了這起“近乎災難”的事件,並強調最終沒有資金流出
花旗銀行發言人也趕緊澄清:“我們的檢測系統迅速識別出這一輸入錯誤,併成功撤銷了交易。同時,我們的預防性控制措施本來也不會允許資金真正流出。”
但即便如此,這場風波仍然讓CEO簡·弗雷澤(Jane Fraser)嚇得不輕。她一直試圖向監管機構證明,銀行的運營錯誤已被有效控制,但這次的“81萬億烏龍”無疑是一次巨大打臉。
事實上,這並不是花旗銀行第一次出這樣的“低階錯誤”。2020年,該銀行曾誤向化妝品巨頭露華濃(Revlon)的債權人轉賬9億美元,導致當時的CEO邁克爾·科巴特(Michael Corbat)下臺
《金融時報》更是爆料稱,2024年花旗銀行內部已發生10次超過10億美元的“近乎災難”,雖然比2023年的13次有所減少,但仍然相當驚人。
而這些“近乎災難”的錯誤,已讓監管機構忍無可忍。去年,美國政府以 “資料管理改進不足” 為由,對花旗銀行開出了1.36億美元的罰單,這無疑讓銀行的運營管理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為了平息風波,花旗銀行首席財務官馬克·梅森(Mark Mason)表示,銀行將加大對資料、技術和風控的投資,以確保合規性和資訊質量。他強調:“我們看到了在資料、技術以及監管報告質量方面投入更多資金的必要性。”
但市場對花旗銀行的風控能力仍然存疑——畢竟,在2022年,該銀行的一名交易員因為多打了一個零,直接引發歐洲股市大崩盤一舉蒸發3,220億美元 的市值!
看來,花旗銀行這幾年不僅是“近乎災難”,簡直是“災難本災”啊……
如果你曾夢想著銀行誤給你打上億資金,那現在可以醒醒了——算打錯了,他們也能追回來!
但對於花旗銀行來說,這種低階失誤已經成為它的致命隱患。在全球金融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這家銀行能否真正擺脫“烏龍銀行”的稱號,恐怕還要看未來的表現了。

來源:華人生活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有觀點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僅作分享

近期文章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