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魯大學的本科院校,計劃從今年秋季開始,每年增加100名新生,首批擴招將於2029屆新生中實現。耶魯大學教務長斯科特·斯特羅貝爾(Scott Strobel)和耶魯學院院長佩裡克利斯·劉易斯週二表示,這一增加將使每屆新生人數達到1,650人,最終本科生總數將達到6,600人。

說起耶魯大學,它是美國曆史上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與哈佛、普林斯頓等常春藤盟校齊名。
這次擴招,耶魯計劃新增100個大一新生名額,目標是把每屆學生人數提升到1650人,這樣本科生總數就能達到 6600 人(1650×4)。
按照耶魯大約11%的國際學生比例來算,這多出來的名額裡,大概有10個會分給國際學生。

這裡面能有幾個中國學生呢?
今年RD(常規申請)選擇耶魯的同學,這下似乎多了一絲希望。

(圖源網路)
但要是被 Defer(延遲錄取)了,情況就不太妙咯。畢竟耶魯可是 Defer 大戶,第一輪沒被看中,後面競爭只會更激烈。
擴招背後的機遇與挑戰
擴招確實給更多學生打開了通往耶魯的大門,尤其是國際生和低收入家庭學生。
耶魯還同步擴大了經濟援助計劃,聽起來是不是超棒?
不過,現實可沒那麼簡單。

近年來,耶魯的錄取率那是持續走低,2025 屆早申請錄取率只有8.9%,整體錄取率更是跌到了 3.9% 的歷史新低。
這擴招的 100 個名額,在龐大的申請基數面前,真就像杯水車薪。所以啊,機會雖然有了,但想進耶魯,依舊得“過五關斬六將”。

從上個申請季開始,耶魯實施了Test-Flexible政策,要求申請者提交 SAT、ACT(或 AP/IB 成績)。

(圖源網路)
這政策對部分學生來說,確實提供了一些靈活性,但對國際生而言,標化考試的硬性要求可能就成了一道新的門檻。
想象一下,國際生不僅要和全球各地的申請者競爭,還得跨過這標化考試的 “坎兒”,真不容易。
文書是展現個人魅力和獨特見解的重要視窗。
個人陳述要真實、生動且富有深度,透過具體事例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價值觀和對未來的規劃,讓招生官感受到你的真誠與獨特。
推薦信也至關重要,與老師建立良好關係,讓他們充分了解你的優點和潛力,為你撰寫有力的推薦信。

(圖源網路)
在申請批次的選擇上,如果自身條件優秀,早申階段是個不錯的選擇,早申錄取率相對較高。
但如果準備不夠充分,常規申請能給你更多時間完善材料,提升競爭力。
想要了解轉學?直接新增小助手諮詢就可以,或是點選下方【轉學評估】,瞭解自己真實實力。

近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