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29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
迴歸具象的生活,讓祝福的落腳點回到付出者身上,也是中國銀聯每一年堅持在做的事情,關注每一個個體消費者的感受,關注具體而真實的“人”,用金融與科技的力量為每一個人、每一步時代的腳印“結繩記事” 。
文 | 李巖
編輯 | 林瑞德
2024年初,最火的文化現象莫過於電視劇《繁花》的走紅。
在《繁花》裡,你看見的是時代弄潮兒的沉浮聚散,但鮮少有人在意命運輪轉中的五味人生;你看見了一片充滿機遇的熱土,卻鮮少有人關注從阿寶到寶總背後的無奈與犧牲;你看見了上海生活的掌故與風俗,但個體力量也在 “野蠻生長”。殊途同歸,大約歸於“人”。
“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兩百多年前的呼籲,在今天聽來依舊振聾發聵。抽象的人往往是美好的,而具體的人各有各的“缺陷”,但正是這些“缺陷”造就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年代劇層出不窮,但《繁花》勾勒出了那一個個具體的人和他們具體的生活,ta是寶總,是玲子,是汪小姐,也是爺叔,更是每一個你。
《繁花》最可貴的,
是每個人都在做自己
有人說,《繁花》裡的每個人物都很“靈”,難以給他們貼上正面或是反面的人物標籤。正是某種“遺憾”和“缺陷”造就了《繁花》中一個個鮮活而真實的人物角色,在他們身上能夠看到身邊人的影子,也能夠看到自我的底色。人們炒股票,做生意,為的是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1990年代與今天有時間上的阻隔,但在“做自己”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上,其精神核心一脈相承。
無獨有偶,今年40歲的《南方週末》也是在1990年代風靡全國,以關注具體的人讓每一個普通人感受到,自己也可以被看到。
我們常說,要做更好的自己,這句話看似勵志,實則是在苛責自己:我還不夠好。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進步,都是在進兩步退一步中躑躅前行。接納自己,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做自己,這可能是更值得被倡導的一種自我期許。
《繁花》的寶貴之處,就在於每個人都在更好地做自己:敢於有夢想,並勇於為夢想付出努力。我們喜歡這些人物,也正是因為這份勇敢和付出,一如平日裡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你和我。
關注自己,是中華文化題中應有之義
說到具體而不完美的“自己”,可能很多人會有所猶豫,但當你向歷史謙虛討教,就會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流變中,古人一直在關注個體具體而實際的感受與行為。
《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是儒家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透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讀書人的最高理想。而實際上,真正能夠“治國平天下”的機會很少,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修身”是一切的基礎,“獨善其身”是一切的歸宿,關注的都是自我成長。
在陶淵明的時代,一句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道出了超然物外的態度和追求自我安靜平和的心境,面對自然界和人世間的一切變化,不高興也不害怕。該結束時便結束,無需自己過多憂慮。
而明代王陽明的“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更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其中以“我”為主的立場:一朵花會因為你看不看它而有完全不同的狀態。古人用這樣一種詩意的想象,給了我們一種獨特的,從自身出發來觀察世界的角度。
學會卸下外在的包袱,做好自己,尊重自己,善待自己,這是古人一直都有的智慧。
如今,關注自我,也尊重別人認可自己的權利,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每逢年尾年初,人們越來越熱衷於在網上“曬自己”:這一年聽過多少歌,點過多少外賣,跑過多少步,做過多少次飯……大家在分享自己經歷的同時,也在觀察其他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在幾乎每一條分享帖下面,看到的都是點贊、祝福、鼓勵、打氣。一個個分享就像一點點微光,在這個異常寒冷的冬天,照亮了自己,溫暖了別人。
“曬自己”蔚然成風,與自我價值被認同息息相關。人們越來越接納自己,認可自己。每個人都值得被看見,被肯定。
2024,祝福最熟悉的付出者——自己
今天,也許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飛機的安全提示語中,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請您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助其他人”。這是無數危急情況積累下來的經驗:確保自己安全的人,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照顧好自己,也是為他人付出,回報社會的前提。
每個人都擁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在2024年開年,我們想說你也擁有祝福自己的自由。
每年春節,我們可能都會發出數十條乃至上百條的祝福資訊,但似乎從沒想過,是不是要發一條給自己——那個最熟悉,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自己。經歷了疲憊卻收穫滿滿的2023年,讓我們在2024年留一份祝福給自己。因為每一份付出都應該有回報,你的付出同樣如此。
也許你覺得這一年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可供書寫;也許你認為生活的遺憾和瑣碎不足以被記錄;也許你只是矜持於向自己表達感激。但無論處在人生的什麼階段,都可以“祝福每一歲的自己”,中國銀聯在今年推出的“百福圖3.0”,就是祝福自己的最好註腳。
中國銀聯為每一歲的你準備了一份福氣,在新年祝福別人的同時,也祝福自己:










<左右滑動檢視1歲福~10歲福>










<左右滑動檢視11歲福~20歲福>
願自信的你,也能祝福自己。你或許遺憾自己沒能獨立,處處受限,但你可以選擇相信自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自己一直被愛著,一直被祝福包圍。










<左右滑動檢視21歲福~30歲福>










<左右滑動檢視31歲福~40歲福>
願自立的你,也能祝福自己。你或許遺憾沒有時間好好享受生活,但人得以立於天地之間,一聲祝福就是最好的後盾。










<左右滑動檢視41歲福~50歲福>










<左右滑動檢視51歲福~60歲福>
願自強的你,也能祝福自己。你或許遺憾自己慢慢老去,但走過了人生的大部分路程,強人也並非沒有軟肋,只因他們身披一件叫做祝福的鎧甲。










<左右滑動檢視61歲福~70歲福>










<左右滑動檢視71歲福~80歲福>
願自尊的你,也能祝福自己。你或許遺憾從來沒有過“做自己”,但從今天起,你可以邁出尊重自己的第一步,重新學會祝福自己。










<左右滑動檢視81歲福~90歲福>










<左右滑動檢視91歲福~100歲福>
中國銀聯還為每個年代的你也準備了一份福氣,十張福字囊括了屬於每一代人特有的幸福體驗:










<左右滑動檢視90年代福~00年代福>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3日至2月6日上海南京路商業步行街世紀廣場正在舉辦“中國銀聯AI百福展”。

中國銀聯AI百福展。圖/中國銀聯提供
展覽融入了前沿的AI技術,讓參與者可以現場解鎖自己1歲至100歲的模樣,看到“每一歲的自己”。

現場生成參與者1-100歲之間的26個關鍵年齡。圖/中國銀聯提供
“福氣”也是貫穿這場展覽的主基調,從福氣茶飲、元寶寫福,到“集福章 領福禮”、 2024全球旅行寄語……無論身在何處,都希望你能感受到這份“福氣”, 參與到祝福自己的過程中來。

迴歸具象的生活,讓祝福的落腳點回到付出者身上,也是中國銀聯每一年堅持在做的事情,關注每一個個體消費者的感受,關注具體而真實的“人”。
從“百福圖1.0”的職業福到“百福圖2.0”的囑咐福,再到今年百歲福和AI百福展,中國銀聯始終相伴,堅持用金融與科技的力量為每一個人、每一步時代的腳印“結繩記事” 。

中國銀聯百福圖3.0——百歲福。圖/中國銀聯提供
福字的背後,是時代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中國銀聯始終參與時代發展,見證個體生活。從報紙到電視劇,再到百歲福,從文字語言到視聽語言,變化的是祝福的載體,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在記錄自我,書寫自我。
(專題)
新的一年,讓我們帶上送給自己的祝福,去迎接全新的挑戰。中國銀聯已開啟“用銀聯 納百福”春節全球送福活動,並攜手多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銀行業送福氣”,使用者可以在雲閃付APP和各大銀行APP參與。玩擊鼓抽獎等趣味任務環節獲得福氣好禮,集齊“普金白鑽”四張福卡的達標者還可參與雲閃付除夕及元宵會場瓜分大獎!
祝福自己,是溫暖世界的第一步。無論你處在人生的何種階段,祝福每一個為了幸福努力打拼,為了夢想無悔付出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