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大人看吐,小孩嚇哭!中國動畫有你們是真完了…

活久見!
只要活得夠久,就能看到寧採臣變身棄文從醫,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
聶小倩,變身在民國亂世中,舊社會的底層人,等待拯救的風塵女子。
寧採臣看著聶小倩,深情訴說:願你投胎往生一個和平的年代…
網友辣評:真的怕下一秒,寧採臣就要帶著聶小倩去延安了。
在這一版的《聶小倩》裡,你會看到姥姥變身封建老媽子,真·吃人的社會…
劍客奇人燕赤霞竟然化身摳腳大漢,掏出駁殼槍,用槍打鬼…
是建國後不能成精,都趕在了民國嗎?我不理解,大為震撼…
你還會看到,寧採臣突然激動,大喊:我們成親吧!我等不了了!管它什麼人鬼情,你願意嫁給我嗎!聶小倩害羞地說,我願意…
此刻真想遁逃出電影院,如今這個時代,催婚到連鬼都不放過了嗎?
而這,就是曾經出品過爆款動畫《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長安三萬裡》的追光動畫的最新出品《聊齋:蘭若寺》
開分6.7,並不冤枉,甚至如果不是在暑期檔,它可以更低分。
如果你帶著前幾部的期待去看,那你必然會失望,因為這一部和前幾部不是同一個物種,追光粉請務必做好預期管理,不然必定會被創飛,且聽我細細說來。
在如今拼好飯的年代,這是一個拼盤電影,由6個導演分別導演來自《聊齋志異》的6個故事:《井下故事》《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
眾所周知,追光動畫一向視效拉滿,但劇本拉胯。
這次它直接切成了5個故事,想著總有一款適合你,又或者是所謂既滿足小孩,又滿足成人的“閤家歡”系列。
但在這個閤家歡約等於爛片的時代,這5個故事,不出所料地,拍劈叉了。
很多人說前兩個故事《嶗山道士》和《蓮花公主》,太低幼了。
我想問題不在於低幼,而在於割裂。
前兩個故事適合9歲以下孩子觀看,《嶗山道士》的毛氈畫風,《蓮花公主》的小英雄小蜜蜂大戰大黑蛇,再來個蒲松齡人畜無害的判詞,點出中心思想:什麼不要貪心,不能作奸犯科,不要譁眾取寵…
現場不少小朋友是看得挺開心的,暑期檔子供向,可以理解。
但到了《畫皮》,又變成陰森的笑聲,或明或暗的人臉,鬼魅的聲音,兒童故事秒變暗黑婚姻故事,畫風太割裂了…
前半部分家長困死,後半部分小孩嚇死,屬於是顧頭不顧腚,兩邊不討好,老少皆不宜…

《嶗山道士》吹出圈的“第一次毛氈風格被搬上大銀幕”,據說特別不容易做,這一個小短片的渲染時長,就是《長安三萬裡》的十幾倍…
但,毛氈風格的軟萌,和聊齋在內容上的表達有什麼關係嗎?選這個風格不選別的風格,又有什麼理由嗎?
唯一和表達內容本身相關的,就是原著中王生在學習穿牆術的時候,毛氈那種拉絲的效果,正好展現了穿牆術之難…
這個篇章的導演崔月梅,第一次做導演,之前是角色設計師。
《白蛇》系列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寶青坊主就是她設計的,還記得當年看的時候,雙面小狐狸扭頭那一瞬間的驚豔…
好吧,那追求視效方面的創新,也說得通了,但有種與主題無關,為了炫技而炫技的,毫不相關的美…
白蛇:浮生
至於《蓮花公主》,把原著中的十六七歲的公主改成了七八歲的小孩,兩情相悅改成了兩小無猜,更加低齡化,蓮花公主更“萌”了…
蜂國玉宇瓊樓,仙露瓊漿,但美則美矣,沒有任何的創新。
說實話,我更懷念那個在廢土末世風,都市斷壁殘垣手腳架上穿梭的小青。
又或者開著加滿混元真氣飛船的怨種二郎神,這種混搭也許是用流行元素討好觀眾的,但至少是有創新的,有想法的…

白蛇2:青蛇劫起

新神榜:楊戩
等了快90分鐘,終於到了最精彩的故事——《畫皮》。
無論是畫風還是表達,終於有《聊齋》中式恐怖的精髓了。
畫風采取的是宋畫的清雅,留白,在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恐怖婚姻故事裡,留白反而顯得慘白,詭異,更給人一種身處婚姻其中的空洞感…
多個傾斜的畫面,搖搖欲墜的凳子,正象徵著搖搖欲墜的婚姻,和即將越過的底線…

女鬼也不是什麼沒有自主意識的無辜之人,那一句反問“你這不是金屋藏嬌嗎?”調情中反而帶著挑釁,對男人的不屑…
還有大量的鏡頭給到妻子,妻子特別不忍心,妻子對於女鬼是同情的,看到女鬼僅僅要“一瓦遮頭,容身之所”,自己又何嘗不是?
同為女人,她也悲情…
有一刻我甚至希望,追光在這裡可以改編地更大膽一點,女鬼和妻子怎麼不能一塊過呢?(bushi
高人的反問,人人都可以做丈夫,救活他幹什麼?如果救了,你要和他在一起嗎?
在《聊齋》當年就是一個很破格的反問,在這部影片中也得以有現代化的詮釋…
最有力的當屬和原著不同的一個場景。
當丈夫復活,哭著說要好好過日子時,銅鏡摔落。
如果摔碎了這就是一個常規的表達,但偏偏銅鏡沒碎,只是這銅鏡轉啊轉,鏡光打在女人臉上,明明滅滅,疲倦之中,她已經看不清婚姻的真相了,這一幕耐人尋味…
妻子突然來了句“噁心啊…”
在婚姻中被賢妻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她,終於可以說出肺腑之言,這一句就是整部電影為數不多的高光,相比於原著的隱去結局更進一步,這才是有效改編。
在這個人均催婚拉高生育率的年代,看到“至親至疏夫妻”“夫妻情比人鬼情更難!”這樣的臺詞可以搬上大銀幕,還是願意給這部電影多加一星的…
最後一個故事《魯公女》,終於到了真正的閤家歡,原著張生靠唸經超度女鬼,這裡變成了要救9條人命。
救人過程中的插科打諢,笑料百出,人物變得飽滿,完整,終於到了真·老少咸宜的部分…
原著是一個超脫生死與年齡,關於報恩與承諾的故事,至情至性的痴男怨女,在聊齋迷離奇情的語境裡是成立的,甚至就是聊齋最大的魅力之一…
但看著男女主日劇跑式地緊緊相擁,男女主都分別大喊一句:
強娶我也要把你娶到手!強嫁我也要嫁給你!
不禁讓人疲憊,聶小倩沒完成的催婚kpi,魯公女和張生續上…
《魯公女》起承轉合是這幾部裡面最好的,但核心實在缺少原創,尷尬在所難免…
也許從蒲松齡變身串講故事的陽光大男孩開始,一切都錯了。
連《聶小倩》也可以變身進步青年敘事,我還在期待什麼呢?
一直以來,我們對追光是有期待的,你知道它劇本不行,故事粗糙,一股子“來不及細說了,上視效吧!”的趕乎勁兒。
但我們還是願意包容,因為視效確實好看,我們被國風水墨畫驚豔過,被賽博朋克廢土的新神榜宇宙震撼過…
也喜聞樂見追光的二創,楊戩也是要打工的,修羅城倒塌的城市會掉裝備的…
靠著一些強烈的情感爆發點,《白蛇》系列中,青蛇白蛇之間的執念情感,生生世世的尋找,是可以掩蓋掉很多邏輯上的不順暢的…
又或者《長安三萬裡》中,對李白的濾鏡,對大唐氣度風華的濾鏡,也是可以勉強燃起來,掩蓋細節的不足,編劇只為抒發情感而沒有細節,那也就抒發吧…
但這次,追光完全是揚短避長,畫面上缺乏創新,故事碎成5個更加粗糙了,還繼承了《長安三萬裡》的超長時長,達到該死的152分鐘,屬於是小孩坐不住,大人看了坐立難安,再加上定位模糊,老少皆不宜,實在是太可惜…
我們對追光始終是寄予厚望,對大有改編空間,牛鬼蛇神奇情詭譎的聊齋系列,也是充滿期待,沒想到卻是以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吃了好幾坨大的…
近幾年,我們看過太多優秀動畫的視效了,《哪吒之魔童鬧海》裡充滿東方想象力的魔神世界,氣勢磅礴的陳塘關,陰森恐怖的骷髏山,《深海》裡氣勢磅礴的水墨漩渦…

《哪吒之魔童鬧海》
《深海》
追光的視效,在2019年大爆的白蛇系列中就已經行雲流水,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在並非老闆王微編劇的情況下,依然拉胯…
也許蟾蜍和烏龜之間粗暴的互相吐槽,就是追光的現狀:動機合不合理不重要!細節不重要!快評判故事,不然我吃了你!
  •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追光追光!恨鐵不成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