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大女兒眼角膜後,湖北媽媽帶腦癱小女兒賣花治病,山東網友出手了….

作者:豆胖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ID:hunyinyujiating99
在熙熙攘攘的青島街頭,一個懷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站在擺滿手工花的嬰兒推車前,安靜地等待著過往的行人駐足、詢問。
這些顏色絢麗的手工花,是她帶著腦癱女兒,在離家2000公里外的青島求醫時,獨自等在治療室外,一朵朵親手編織的。
這些花,是為女兒積攢治療費的希望。
這位媽媽就是最近在短影片平臺上,因為一個博主抓拍的影片,迅速火上熱搜的“淇淇的超人媽媽(劉曉豔)”。
很多人被她的堅韌打動,紛紛衝進她的直播間留言鼓勵。
有人二話不說就開始打賞;
有人讓她掛上手工花的連結以便下單購買;
還有本地網友詢問她和孩子的棲身之所,想上門提供幫助。
被熱心網友們感動的劉曉豔,幾次哽咽地抹掉眼淚,又儘量保持著微笑感謝大家。
然後平靜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講述女兒在治療後的點滴進步和現狀。
01
大女兒早夭,含淚捐獻她的眼角膜
2021年,來自湖北的劉曉豔和丈夫張榮沉浸在二胎是一對雙胞胎的喜悅中。
孕30周的一次孕檢結果,卻給這個家籠罩上厚厚的烏雲。
劉曉豔被檢查出雙胎輸血綜合徵。
因為病情發展迅速,劉曉豔只能提早剖宮產。
2021年6月3日,雙胞胎女兒汐汐和淇淇一出生就被送到新生兒科搶救。
醫生剝離胎盤時,劉曉豔出現心衰症狀,還發生了大出血。
為了保命,只能切除子宮。
沒想到,還有更大的噩耗在後面。
大女兒汐汐出生後患有30多種併發症,在ICU裡搶救了5天,還是沒能活下來。
虛弱的劉曉豔甚至還沒來得及仔細看她一眼,母女倆就天人永隔。
看到重慶紅十字會發布的捐獻器官的公益廣告後,張榮提出,想要捐獻汐汐的眼角膜。
劉曉豔無法接受這個提議,她想讓汐汐入土為安。
張榮勸說妻子,汐汐出生後,還沒有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就離去。
不如讓她的眼睛,以另一種方式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這句話觸動了劉曉豔。
想通後,夫妻倆含淚捐獻了汐汐的眼角膜。
這之後,劉曉豔不忍再去看汐汐留下的唯一照片,只能透過小女兒淇淇的臉,尋找她汐汐的影子。
猜測著如果汐汐還在,應該也是淇淇現在這個樣子吧。
02
小女兒患病,開始漫長的求醫之旅
可是,厄運並沒放過這個苦難的家庭。
淇淇因出生時有缺氧窒息的情況,在出生25天后,她出現了腦出血4級。
醫生告知夫妻倆要做好準備,孩子以後可能會發展成腦癱。
聽到這個訊息,劉曉豔全身癱軟。
她不敢想象一個腦癱患兒未來的人生要面臨怎樣的艱難。
她不忍心女兒未來受罪,想要放棄治療。
張榮卻心疼妻子,剛失去一個孩子,又被摘除子宮,堅持繼續醫治小女兒。
看著丈夫篤定的眼神,再看看女兒縮成小小的一團,靜靜地躺在那裡等著父母決定自己的命運。
劉曉豔再也說不出放棄的話。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奇蹟不會發生在她的身上?
2018年8月,在保溫箱裡住了52天的淇淇,終於出院了。
劉曉豔帶著她來到重慶的一家醫院做康復治療。
當全家都在欣喜淇淇在9個月時能坐穩,看似恢復健康時,淇淇卻突然在一天夜裡不睡覺,開始抽筋。
經過檢查,淇淇被確診為嬰兒痙攣。
03
絕望過後,如種子般破土重生
因為淇淇的肌張力過高,之前做的康復訓練不太適合淇淇的病情。
經過打聽,夫妻倆決定帶淇淇去北京治療。
出發前,夫妻倆商定好未來幾年裡各自的分工。
大兒子由家中父母照顧,繼續入學讀書;
張榮努力掙錢,維持家裡的一切開銷;
劉曉豔帶著女兒,去找各地的名醫治療。
劉曉豔帶著淇淇來到北京治療,發現她的病情雖然得到了控制,生長發育卻在退步。
原本能穩穩坐著,現在坐不穩了;
原先會喊出“爸爸媽媽”,現在不會叫人了;
原先能吞嚥食物,現在連喝水都會嗆咳;
甚至淇淇的全身,都軟得跟麵條一樣。
這個打擊,遠甚於她剛得知淇淇被確診為腦癱時的絕望。
她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劉曉豔決定帶著女兒離開這個世界,讓她不必再忍受病痛的折磨;
也讓辛勞工作的丈夫可以緩一口氣,給年幼的兒子更好的照顧。
察覺到妻子不對勁兒的張榮,立刻趕到她的身旁勸慰。
淇淇雖然在病中,也能感應到媽媽的心情,她用自己的方式,乖乖地給出回應。
讓劉曉豔在抑鬱中一次次得到治癒。
家人的愛和鼓勵,給了劉曉豔面對一切的動力和勇氣。
她再次堅強地站了起來,決定帶著女兒繼續醫治。
她說:“命運試圖把我埋進土裡,而我卻是一粒種子,衝破黑暗,向陽而生!”
04
獨自帶著女兒外出尋醫,得到山東網友的愛心幫助
2023年9月,劉曉豔帶著女兒第一次來到青島求醫。
初次診治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於是夫妻倆商定,將青島作為女兒的康復治療地。
醫院裡,一般都是兩三個大人帶一個孩子來治療;
只有劉曉豔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拖拽著行李和母嬰包,獨自求醫。
2024年2月15日,劉曉豔再次帶著女兒來到青島,準備開啟新一年的康復訓練。
已經抱著淇淇趕路7個小時的劉曉豔,疲憊地在青島膠東機場稍作休息,苦中作樂地拿起手機拍了一段影片,上傳到抖音賬號上。
“一個人帶著腦癱女兒到2000公里外的青島求醫,需要多大的勇氣?”

“需要一身力氣!”

這個影片剛上傳不久,就被熱心的山東網友發現。
不少人在評論區留言,表示自己可以為母女倆提供幫助。
經過山東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人對劉曉豔母女伸出援助之手。
有人積極捐款;
有人得知醫院地址後,帶著禮品前去看望。
同病房的病友家屬們,也會把做好的飯菜分享給劉曉豔母女。
劉曉豔又釋出了新的影片,鄭重地對大家表示感謝。
05
雖然前路艱辛坎坷,但愛能抵萬難
在國家隧道應急救援隊工作的張榮因工作性質特殊,不能經常陪在母女身邊。
但只要有時間,他就會趕到妻女身邊。
照顧女兒的生活日常。
抱著女兒嬉戲玩鬧。
即便不能見面,他也會用影片的方式,時時參與孩子的治療和生活。
當劉曉豔在照顧淇淇分身乏術、需要離開片刻時,張榮就會在千里之外,用影片的方式,不停地和女兒說著話,照看著她的安全,直至妻子回來接力。
就算是短暫的工作休息時間,他也會時常聯絡妻子,自豪地向同事們介紹女兒取得的點滴進步。
哪怕出完任務只有很短的假期,他也會趕到妻女身邊,讓妻子能得以休息,讓女兒能感受到父親的存在。
劉曉豔曾問過他,會不會因為女兒的病,在意親戚朋友的看法。
張榮斬釘截鐵地回答:
“孩子生病了,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假如不給孩子做康復治療,不負責任,才是真的丟人。”
丈夫的話給了劉曉豔很大的勇氣。
一次,當她帶著女兒去看病輸液時,有一個老太太上前詢問:
“你家孩子是不是不正常?
個子這麼高,卻不會走路?”
劉曉豔坦然地回答:“我女兒是個腦癱寶寶,所以不會走路。”
當時,附近許多人紛紛看過來,劉曉豔突然發現,自己能夠坦然地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品頭論足了。
因為愛能抵萬難。
從丈夫和家人堅定的愛中,她已經汲取到能抵抗一切風雨的力量。
06
雖然你是一朵難養的花,但我也願意用心呵護
為了女兒的康復治療,夫妻倆賣掉了房子、花光了積蓄,劉曉豔內心很是矛盾。
一方面,他們已經在困境中堅守了3年;
不想放棄對女兒的治療,很希望這時候有人能拉她一把。
另一方面,她的故事被媒體曝光後,收到不少熱心人的捐款幫助。
她在感激的同時,也覺得受之有愧。
如今,她在帶女兒治療的過程中,會在治療室外等候時,編織一些手工花。
攢夠一定數量後,就帶著淇淇去馬路上售賣。
她每天擠出時間拍攝影片,運營短影片賬號,還嘗試做直播。
雖然收入微薄,但總歸是勇敢面對困境的努力。
因為帶女兒看病,劉曉豔很少陪伴年幼的兒子,她和兒子說:
“長大後,不要把照顧妹妹當作自己的責任。
這是我和你爸爸的責任,我們不會拖累你的。”
有資料顯示:
我國現有腦癱患者600多萬,小兒腦癱的發病率大約為1.8‰-4‰,其中每年新增新生兒腦癱3-5萬例,位居世界前列。
有些家庭,扛不住經濟和心理的壓力,放棄了對孩子的治療,甚至乾脆放棄了婚姻。
和這些家庭相比,劉曉豔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全家人齊心協力應對困難。
夫妻共同進退,抵抗風雨。
還有手足相助的親情。
女兒的狀態,也在治療中有了進步。
劉曉豔說,這3年為了給淇淇做康復治療,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她始終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淇淇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不管怎樣,她都會帶著大家的祝福走下去,不會放棄。
相信,這也是那些同樣帶著孩子四處求醫的家長的心聲。
祝願每一個患病的孩子都能早日康復,每個家庭都能幸福圓滿!
參考資料:
抖音賬號:淇淇的超人媽媽(劉曉豔)、未來可淇(淇淇媽媽)
新黃河:《跨越2000公里,36歲媽媽帶腦癱女兒到青島求醫,實在山東人暖心了!》
齊魯壹點:《貴州媽媽青島求醫:好客山東人是灰暗生活裡的光》
— E N D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本文來源:作者豆胖,編輯:賈方方,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家庭幸福生活引領者,專注女性成長與婚姻幸福,探討如何更好地愛自己、愛家人。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