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榫卯構件復刻故宮御花園千秋亭,1:72全細節還原,解鎖中式建築美學

故宮,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寫下中國古代建築研究開山之作的梁思成先生曾形容它「為世上任何一組建築所不及」。
在故宮御花園的晨曦中,有兩座亭臺在東西兩側靜靜佇立,金色的陽光穿過精巧的簷角,宛如「天光傾瀉」,它們就是千秋亭和萬春亭。
兩座亭子都採用了罕見的「雙環亭」形制,全國現存同類建築僅此一對,分上下兩簷,上簷為圓形攢尖頂,下簷轉為十二角的方形頂,乃是對「天圓地方」這一古老明堂形制的精妙模仿。
千秋亭解構式掀頂剖檢視(引自李乾朗《穿牆透壁》)
萬春亭和千秋亭,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於清代數度重修。500年間,歷經200餘次毀滅性地震,依舊完好無缺,靠得便是鬼斧神工的榫卯結構。
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的一種結構方式,凸為榫、凹為卯,僅靠榫頭與卯眼的精準咬合,無需金屬連線,卻可千年不損。
在紀錄片《紫禁城的秘密》中,一位國外建築師以5:1的比例複製了一個故宮建築模型,而這個模型,在10.1級地震的強烈搖晃下,僅發生了輕微的位置偏移,但建築屹立不倒。
榫卯,不僅是中國古建築的靈魂,其實還是獨屬於中國人的「樂高」,500多年後,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木匠」王震華花了5年時間,將千秋亭/萬春亭縮小72倍,做了一座微雕積木模型,就是這款故宮御花園·千秋萬春亭真榫卯積木」,大師匠心之作,1:72還原,暢快拼搭體驗。
點選下方即可購買
▼▼▼
王震華,「微縮營造技藝」的創立者、也是中國古建築榫卯模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憑藉一座祈年殿模型,在2016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會上一舉摘得金獎,讓非遺技藝得以發揚光大!
王震華先生帶領千年榫製作團隊,耗時整整5年,不斷打磨推敲草稿,歷經10萬道工序,570個零件,前後設計迭代50餘次,終於設計完成了這座千秋萬春亭。
千秋萬春亭創新融合了魯班榫卯文化理念,比例再小也是真榫卯,570個零件,50種榫卯結構設計,不用一個釘子、一滴膠水,便驚豔世人。
每個零件製作過程繁雜、耗時長,即使一個很小的部件都需要單獨開模,模具壽命均按照百萬模次設計,經過淬火低溫回火等處理後,再由人工純手工打磨、精細砂紙打磨,再用鑽石研磨膏打磨而成,每開一次模的成本高達上萬。
零件間的微小間隙,恰恰是榫卯結構的特色,不用一滴膠,積木就可以做到搖而不散。
亭子四面的漢白玉石臺階,就連上面的蓮花型欄杆望柱,都做到了很高程度的還原。
二十八道「三交六椀」菱花樣式門窗,也是基於榫卯結構中的倒退榫,實現靈活開關,做的細緻入微。
小到飛簷上的仙人走獸、屋脊鴟吻,都做得栩栩如生。
使用靜電烤漆、噴砂、鐳雕工藝,進行了一場跨越500多年的色彩對話,還原了故宮用瓦本色。
重簷攢尖頂、覆黃色琉璃瓦,都是用PPG油漆精心打造而成,漆面色澤豔麗又不失莊重,還原了黃琉璃竹節瓦,處處透著紫禁城的尊貴輝煌與威嚴氣度。
在拼湊中體味故宮千秋亭、萬春亭的建築細節與文化之美,即便是精湛複雜的榫卯穿插,也能在確保可玩性與美觀性的同時,讓所有人都能上手去認識榫卯。
附贈精美「營造手冊」,將拼接步驟和方法詳實地記錄在了上面。
搭建過程絲滑、沒有很大難度,不僅鍛鍊動手能力,每一次拼接,都是在重溫歷史的溫度。
在古代,千秋亭和萬春亭,取「千秋萬代」之意,承載著紫禁城深邃的祈願,擺放在家裡、辦公室,將「千秋萬代」的吉兆化作文房雅玩,既是案頭的一方盛景,亦是傳家的文脈臻藏。
官方旗艦店千秋萬春亭榫卯積木的價格是599元,今天渠道特惠立省100元,只要499元/個,喜歡的朋友趕快衝了~
點選下方即可購買
▼▼▼
對這些好物動心了,想省錢?
戳下方入手狂丸科學會員套裝, 
購買套裝後即可開通會員許可權
之後購買本店商品立享5%-20%返現,
相當於享受8折—95折優惠,
還有科學粘土、磁極頸枕等好禮贈送。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