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唯一想二刷、值得三刷的書

好久沒有推薦科普書了,今天來個重磅的,不止孩子,大人看了也大呼開眼。
——99讀書人出品的“科學碰撞美學的另類科普書”
《生命的秘密》
《身體的秘密》
《宇宙的秘密》
著:[荷]揚·保羅·舒騰
繪:[荷] 弗洛爾·李德
譯:王奕瑤、張佳琛
出版方:99讀書人
定價:594元  16開-精裝
適讀年齡:10~99歲
開學季專場裡我簡要介紹過,但這書內容太豐富了,豐富到我和編輯小夥伴在看書時,也時常會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挑出來請教出版社編輯老師:
每一本單拎出來都很有份量!所以今天來隆重安利它!
《生命的秘密》
近200道生命科學命題,從生命起源到物種進化,從地球誕生到萬物簡史,將孩子的好奇心一網打盡!
《身體的秘密》
10大主題,約150個關於身體的提問,從細胞到心肺,從衰老到孕育新生,全方位瞭解身體。
《宇宙的秘密》
5大主題,523個知識點,超過100個有趣的小標題。在一問一答之間,將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的種種奧秘巧妙串聯。從宏觀宇宙到微觀量子,帶你探究宇宙的終極奧秘!
黃金搭檔,製造“獎項收割機”
上圖低調的兩位正是這套書的文字作者揚·保羅·舒騰和繪者弗洛爾·李德
啊,不好意思,放錯圖了,這張才是。

兩人合作的第一本書《生命的秘密》於2014年,為他們分別捧回了荷蘭授予兒童讀物的最高獎項“金鉛筆獎”“金畫筆獎”
後續又合作了《身體的秘密》和《宇宙的秘密》。
三部作品,接連斬獲歐洲多項知識圖書大獎。《身體的秘密》中文版引進後,也獲得了國內圖書權威獎項——文津獎
看到這,你是不是心裡要犯嘀咕:完了,是硬核到不行的科普書,買回來要吃灰,只能當柴燒了。
別急~看完這4個理由,你應該就不會想把這套書燒了。
不同以往的科普書,這三本書堪稱是關於科學的奇奇怪怪問題大合集,看看目錄就知道了:
《生命的秘密》目錄
右滑檢視>>
《身體的秘密》目錄
右滑檢視>>
《宇宙的秘密》目錄
右滑檢視>>
怪誕又有趣的問題,撲面而來,是在其他科普書裡沒見過的。
還沒看書之前,不妨問問自己這些問題,你都知道答案嗎?

正可謂是:只要作者套路深,量子物理我也能行!
三本中《宇宙的秘密》最見作者功力。作者舒騰將高深莫測的量子物理,掰開一個個小節來講,為了“入口即化一讀就懂”,他甚至都沒直接用物理的專業名詞!
把聲音抓在手裡或者把光放進盒子裡存起來:解釋了波粒二象性
一輛能同時透過兩條隧道的車:講的是雙縫干涉實驗
跨越100光年的對話:講的是量子糾纏
一種能讓所有東西變重的無形力量:講的是希格斯玻色子
作者舒騰不斷地用有趣怪誕的問題,排程我們的好奇心勾住閱讀的興趣,卻不迷失在浩瀚冗長的科學理論中。
每一小節的內容,半頁左右,碎片時間即可翻閱。更是大大降低了閱讀時的心理門檻,讓我這樣的物理渣渣,也有信心讀下去。
還穿插著宇宙小知識,隨時隨地拓展資訊。
光是把知識點掰碎了講還不夠,作者舒騰還很擅長結合生活化的情景舉例,把硬核的知識化作輕鬆柔軟的生活片段,拉進我們與科學知識的距離。
《宇宙的秘密》中,將不斷膨脹的宇宙比喻成藍莓蛋糕,就特別地生動。
你可以把我們的宇宙想象成烤箱裡的藍莓蛋糕,蛋糕在不斷地長高長大,夾心裡面的藍莓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但是藍莓本身並不會跟著蛋糕一起長大。太陽和地球也不會。
總的來說,其實整個銀河系的大小也是基本沒有變化的。所以不斷增長的只是那些“藍莓”之間的距離。假設你是其中一顆藍莓,在你看來,離你最遠的那顆藍莓後退的速度會更快,這是因為蛋糕變大了。
有些星系的移動速度甚至可以超過光速。儘管我們現在還能看到這些星系,但是它們很快就會消失不見的。其實宇宙中的很多星系我們都還沒有見過,而且以後也不會見到了。
還有希格斯玻色子的場的作用,這個比喻我只能說——絕了!秒懂啊~
希格斯玻色子是冰激凌車,
撒潑打滾的寶寶是電子;
父母分別是質子和中子;
冰激凌車並不直接接觸寶寶和父母,卻對他們造成了影響。

希格斯玻色子它本身並不重,但是可以讓其他粒子變得很重。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冰激凌車。上面這圖裡,小寶寶和他的爸爸媽媽都不太重,但是因為這裡停了一輛冰激凌車,而小寶寶喜歡吃冰激凌,所以爸爸媽媽要花好大的力氣才能把這個撒潑打滾要求吃冰激凌的小寶寶從冰激凌車旁邊帶走。
……
上面這張圖裡的爸爸媽媽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寶寶爬到了他們身上才變重的。這個小寶寶根本沒有碰到他的爸爸媽媽。如果他真的就在爸爸媽媽身邊,那麼他的爸爸只需要把他抱起來扛走就可以了。
希格斯玻色子也是一樣,它並不會接觸到其他粒子。它更像是一塊磁鐵,能夠散發一種看不見的力量,讓其他粒子獲得額外的質量。這種看不見的力量的活動範圍被稱為‘場’……。
作者舒騰可太調皮了,把幽默的段子穿插在一本正經兒的科學知識中,猝不及防的幽默無處不在。
《生命的秘密》裡,正好端端講著海綿(一種多孔動物的通稱)
它只含有為數不多的幾種細胞,
它們沒有鼻子、心臟和大腦。
突然一個急轉彎,拐到卡通人物海綿寶寶身上了,真的是要笑岔氣了。
更沒有眼睛和四方褲!
但真的有一種真菌叫海綿寶寶蘑菇,
沒錯,就是以海綿寶寶命名的。
《身體的秘密》中更是冷知識和幽默笑料滿天飛,看得我每5分鐘就爆笑一次。
就像孫正凡博士在推薦語裡說的一樣: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身體裡竟然還藏著這麼多鮮為人知的秘密!既驚奇又好笑,難忘的閱讀體驗。
有一段內容我印象特別深刻,誰叫那是吃貨畢生要為之努力的事業——減肥呢。讓我沒想到的是,作者舒騰還聊出了“生意經”
一邊探討關於脂肪細胞的冷知識,一邊貢獻發家致富的秘訣,甚至能像小標題一樣——在熱帶島嶼上蓋一座漂亮的鄉間別墅!
首先,要知道我們身體為什麼會有脂肪細胞。——我們的身體就是為了存活而生的,把多出來的能量變成脂肪儲存起來這樣才不會餓死。
然後,駭人聽聞的冷知識來了——體內的脂肪細胞一旦產生,就再也不會消失。它只會縮小或膨脹,但總體數量基本維持不變!
此時,舒騰調侃地建議,寫幾本節食減肥書,告誡讀者需要戒掉某幾種食物。因為戒掉了油或者肉,米飯和麵條就沒有那麼好吃,自然就吃得少了。瘦下來的讀者會成為行走的廣告牌,推薦你的減肥書,用不了多久就能變成暢銷書,賺很多錢啦😄
甚至還有更慘的:可能會比減肥前更重。身體發現很多脂肪細胞都空了,會認為又出現食物短缺,所以更努力地儲存脂肪,甚至分裂出新的脂肪細胞。這過程也叫溜溜球效應
最後,作者給出真誠又科學的建議:
真正想減肥的人一定要慢慢來,選擇能一直堅持下去的健康飲食習慣,不要著急,慢慢地適應少吃多動的狀態。
看到這裡,我悟了。這些年看到的XX飲食法、XX天速成減肥,原來真的是在忽悠人啊。越減越肥,還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減肥啊,還得懂科學,欲速則不達!
誰能想到,我在這套硬核科普里,讀到了來自宇宙的終極浪漫!
《生命的秘密》告訴我們,人類與萬物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你可以在迅速上升的飛機上,或是電梯裡感受到你曾經作為魚類的過去。這時如果你打哈欠,耳朵就像被開啟一樣。那是因為耳朵的位置有一個開口。這個開口其實是魚類的腮孔,用來讓水進出,而人類則形成了咽鼓管。
我們和貓的DNA有90%一樣,和果蠅有60%相同。
甚至曾經和鯖魚很像:
你曾經和鯖魚很像……
眼睛的位置仍在頭的側面……
還有一條長尾巴……頭部有清晰可見的腮裂。
《宇宙的秘密》告訴我們,我們和宇宙的關聯,比想象的要緊密得多。
組成你的所有原子都來自一顆在幾十億年前爆發的超新星,
所以說你真的是由星塵組成的。
你的血是紅色的,那是因為裡面有鐵,
鐵是從恆星中產生的。
《宇宙的秘密》還告訴我們,宇宙何其廣闊,我們的生命何其短暫!但因為努力尋找答案,人和蜉蝣有了區別。
其實,我們和蜉蝣很像。我們能看到的,也只是這個無邊無際的宇宙當中很小很小的那一部分。在我們能看到的這一小部分裡面,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地方。我們和蜉蝣的區別在於,我們很想解開這些奧秘,也會非常努力地尋找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我們的同伴和前輩那裡獲得很多寶貴的知識。
作者鼓勵讀者(尤其是孩子)思考。在《宇宙的秘密》的開篇開宗明義,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
你知道嗎?要想解開這種謎題,最重要的不是進行復雜而且深刻的思考,而是找到那些正確的問題並且把它們提出來。
並在最後,又一次真誠建議:記得要一直努力提出問題。
思考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只要我們還有疑問,我們就一直不會停下研究和思考的腳步。
學習具體的科學知識固然重要,但科學的求知精神、提問題的能力,更是孩子要去學習的。科學知識日新月異,科學的求知精神永恆。
這套書的插畫,同樣出彩!繪者弗洛爾·李德的插畫,用類似版畫的線條畫將複雜難懂的科學知識形象化,讓科普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書中的插畫給科普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文字形成良好的互動和呼應,起到1+1>2的效果。
比如這個草履蟲的墓誌銘就讓人印象深刻:
安息吧,草履蟲
2013年2月18日-2013年2月20日
“你一生的兩天很精彩!”
比如這頁從138億年的宇宙大爆炸到今天的晚餐比薩🍕
李德的插畫,完美呈現了舒騰的文字。宇宙持續膨脹階段的圓圈,轉著轉著就幻化成比薩,還真的有意思。

作者舒騰就曾在採訪中稱:
我很喜歡弗洛爾(繪者)的畫,她總是能把孩子們最喜歡、最純真的的一面表達出來,而且非常有創意,在遇到她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字該用什麼影像表現出來,現在發現她是最合適的選擇。*
最後,來說說這套書“最不值得一提的優點”——裝幀
沿用歐洲原書規格的精緻裝幀,三面書口刷金布質書脊燙金文字。高顏值,往書架上一放就高階,忍不住多看兩眼。
全套書採用PANTONE潘通專色印刷
《生命的秘密》運用了5個PANTONE專色印刷
《身體的秘密》運用了6個PANTONE專色印刷
《宇宙的秘密》運用了3個PANTONE專色印刷
這裡我來給大家插播一個印刷小知識。專色印刷和傳統四色印刷最大的區別是,專色印刷要一個顏色印上去,晾乾,才能再印另一個色。最多的時候,6個專色再加上黑色,共要印7次才能把一本書印好。這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繪畫色彩,保證每種顏色的準確、鮮亮。
內文采用150g象牙白優質紙,完美呈現專色,並且厚實有手感。
最後,補充小彩蛋與小bug。
《身體的秘密》裡,提到了維薩里。大家還記得嗎?《醫學大神》系列裡的第一位,現代解剖學第一人。讀過的書夢幻聯動了哈。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和小夥伴們抓蟲了幾個錯別字。已經反饋給出版社,在後續加印的版本中改過來。已經入手了這套書的讀者,可以後臺回覆【抓蟲】,拿到書之後辛苦自行更正一下,不影響整體閱讀。
bye~bye
引用資料:
[1]澎湃新聞,專訪|荷蘭作家舒騰:寫出好的兒童故事,對抗電子遊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140526124364414&wfr=spider&for=pc
[2]搜狐網,抖音評論區大資料篩出來不同內容 讓人擔憂加劇資訊繭房效應,姚立偉,https://it.sohu.com/a/718071422_114822
丹媽碎碎念

我個人的閱讀感受,這三本的閱讀難度還是有差異的。《身體的秘密》,閱讀難度最低,可以先從這本入手,熟悉作者的風格。後續再讀《生命的秘密》和《宇宙的秘密》。當然也可以按照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來。

其實這套書,我也不能說100%都讀懂讀透了,但它確實燃起了我的興趣。在這套書之前,我鮮少涉獵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的書籍。總覺得自己上學那會兒物理就不好,看不懂,是我的知識盲區。
但這次跳出閱讀的舒適區,收穫還挺大的。
未必一下子就能看懂,但嘗試過後會發現,原本以為很高深的內容並沒有那麼遙遠,反而還激起了興趣。可見「舒適區外的書」,是值得踮踮腳去嘗試的。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可能有家長認為,孩子還沒在學校學過生物、物理呢,怎麼能看懂呢。要知道,不是因為懂了才去看的,而是因為看多了才會懂。我相信雁過留痕,這些專業名詞在腦海中會留下印象,相當於種下了種子,日後便有了生根發芽的機會。

最近刷到一則新聞,有網友發現抖音的評論區都是經過演算法篩選的,每個人看到的內容不同。*毫無疑問,大資料的演算法推薦機制,會進一步加劇資訊繭房效應大家都被困在自己的維度裡,只能看到自己舒適區內的事物。往深了想想,還真的挺可怕的。

閱讀各種不同型別的書,真的就是很好打破認知壁壘的方式!拓寬閱讀的邊界,也是在拓寬我們認知的邊界。要有挑戰讀「舒適區外的書」的勇氣,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調動思維,享受思考的樂趣。
我在讀這套書的時候,也享受了一把「思考的樂趣」。腦子一直是沸騰的,一個個問題就像小氣泡不斷冒出來。有不懂的,有疑問的,統統用便籤紙記錄下來,再去搜索找答案。
這套書,如果只讀一遍就太浪費了。接下來我們計劃二刷,到時候有什麼新的發現,會再來分享哦。大家在讀的過程中,有什麼疑問的,也可以留言給我,我收集了統一向出版社責編提問。共同閱讀,共同進步,一起來做雲同學吧~

點選 閱讀原文加入好書福利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