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保護全國消費者還是本地納稅大戶?建議監管部門明確一下

良品鋪子的配料表有沒有造假?
打假博主拿著海關檢驗部門的報告說造假了,武漢市東西湖區市監局的通報說沒問題。
百雀羚的化妝品有沒有新增違禁成分?

上海市藥監局11月14日出具的《舉報答覆書》表示,百雀羚產品涉嫌新增停用原料基本屬實,決定立案調查。11月20日晚,上海市藥監局又透過媒體釋出訊息,稱未發現百雀羚相關產品存在違規行為。
然而,武漢市監部門釋出通告之後,打假博主選擇繼續硬剛,廣大消費者的質疑與擔憂也未能平息。
上海市藥監局時隔幾天截然相反的表態,也讓關心化妝品質量安全的消費者一頭霧水。
之所以監管部門的通報沒能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很多博主為了賬號安全選擇藏著掖著,那不是我的風格,我來直說:
因為經過這些年無數真實案例的洗禮,人們對食品藥品和市場監管部門的公正性沒有那麼強的信心,人們對監管部門會不會保護甚至包庇本地納稅大戶企業存在一點點懷疑。
舉三個人盡皆知的例子:
凡是去上海市長寧區市監局舉報投訴過拼多多平臺產品質量問題的,一定都深有體會。
凡是在三隻羊公司被處罰之前的幾年裡,向合肥的市監部門舉報過三隻羊帶貨產品質量問題的,一定能感同身受。
凡是還記得化工油罐運輸食用油案件最終全國徹查只找到被記者曝光那兩輛車違規的,一定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最離譜的真實案例是,我曾於2020年向上海市長寧區市監局舉報過在拼多多購買的多款插座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平臺未對相關廠家和產品的證照盡到查驗義務。幾天後,我竟然接到了自稱涉事廠家負責人的威脅電話……(棟樑注:期間我從未聯絡過平臺及商家)
某些監管部門的第一要務,到底是保護全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是保護本地納稅大戶的經營利益?
對這個問題,每個人心裡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悲哀的現狀。在自媒體博主的舉報和市場監管部門的官方通告互相沖突的時候,人們居然會猶豫到底應該相信哪一邊。
良品鋪子和百雀羚的事情,我有個大概的判斷,兩家的涉事產品在某個時間節點之前應該的確存在違規問題,監管部門的抽檢可以選擇從舉報人處拿違規的樣品,也可以選擇去廠家那裡拿已經改正的樣品。
合規還是違規,就在一念之間。優先保護消費者權益還是保護本地納稅大戶,從結果可見一斑。
監管部門要怎麼選擇站位,我們普通人的確沒什麼辦法。但是要不要從某個平臺買東西,要不要買某個品牌的產品,我們還是有點決定權的。
一點建設性意見:
這年頭大家的時間精力都很寶貴,建議各地監管部門都能明確表明一下態度,到底是優先保護消費者權益,還是優先保護本地納稅大戶的利益?
如果是優先保護本地納稅大戶,那大家就不必白費功夫去舉報你們的明星企業了,你們也省了很多答覆舉報的麻煩,豈不美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