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發無差別殺人事件!28歲男子開車撞向7名小學生,車輪下哭聲一片…

日本剛進入黃金週,就發生了一件令全國震驚的惡性案件。
5月1日,大阪市西成區千本小學校附近發生了一起無差別殺人案件。一輛白色SUV在下校時段衝入校門前的通學路,撞倒了7名小學生,其中一名7歲女童傷勢嚴重,下巴骨折。
現場的混亂和孩子們的哭喊聲令人心碎。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嫌疑人矢澤勇希,一個來自東京東村山市的28歲無業男子,在被一位70歲的警察OB出身的學校支援員制伏後,矢澤向警方供述稱:
“我已經對一切都感到厭倦,所以決定殺人。”
而他選擇的物件,正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學生。他撞倒的是剛上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小學生,這些小學生剛在學校吃完飯菜,準備離開學校,卻不曾料想會在途中遇到惡魔。

據現場目擊者稱,車輛的行駛軌跡極為異常,彷彿是踩著油門一直不顧一切往前衝的感覺,完全沒有踩剎車的跡象,最終將孩子們壓在車下面。而司機在撞人後並未立刻下車,而是呆坐在車內。
有人讓他從車裡出來,他也只是沉默不說話,整個人死盯著一個地方看,完全處於放空狀態。但看樣貌非常年輕且很老實,完全想象不出他會是幹出這種無差別殺人事件的人。
另一位在場的小學生表示,開車的大人整個人像是軟趴趴的。當時走在人行道邊上,車突然就快撞上來了。前面的二、三年級的學生受了傷,有人頭上流著血,還有人被夾在車和牆之間。
還有一位目擊者稱,其母親把車底下頭部受傷的孩子拉出來,還把浴巾借給了他。孩子們雖然都坐成了一排,但有的孩子神情恍惚,還有的在發抖,現場是孩子們的哭聲一片,書包散落一地。
據悉,犯罪人矢澤四月末剛辭職,辭職前是一位放射線技師。約3、4年前開始在東京某處團地生活。一開始還很熱情地跟周圍居民打招呼,大家對他的印象也都很好。
矢澤看起來像是那種非常老實的年輕人。而且似乎也不是一個人生活,有時候可以在住宅區內看到他家人的身影。附近居民表示曾問過矢澤,您做照顧老人的工作一定很辛苦吧?矢澤很認真地回答說,不,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彼時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為何就變成現在的無差別殺人犯了呢?據鄰居回憶,矢澤平時不怎麼發出聲音,但到了晚上會聽到他上下樓梯的聲音。並且還曾見他家幾乎一週都沒亮燈,郵箱裡堆滿了信件。
案發後,記者還採訪到了矢澤的父親,父親說:“每兩三個月會去兒子家一趟。一直以為他有工作,一個人生活也沒有問題。所以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無業’這個字眼時,我感到很震驚。按照我們的認知,他是有工作的。”
父親在接受採訪時還透露,矢澤曾在去年1月試圖自殺,關於自殺未遂的原因,本人並沒有說明。父親表示:“兒子本來心理就比較脆弱。妻子最後一次去看兒子是在一個半月前,但去了之後沒能見上面。”
對受害者們,父親也表達了歉意,並且作為嫌疑人的父親,他也很想知道兒子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
此起案件讓人最疑惑的是,矢澤是從東京特地趕到大阪西成去無差別殺害小學生。關於這點,日本媒體也採訪周圍鄰居詢問矢澤與大阪的關聯。鄰居都表示,從未聽說過他和大阪有什麼淵源。

針對這起無差別殺人且物件是小學生的犯罪,日本網友表示十分憤慨。
“這名犯人的行為中令人不解的一點是,為什麼他不在自己所在的關東地區,而是特意跑到大阪去作案。
如果他的根本動機是對周圍的反感,那麼應該會在他所處的地方付諸行動才對。
如果能搞清楚他這種心理,我們對同齡人的犯罪預防、家人或周圍人的應對方式也許就能有所改變。因此,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對此加以徹底解明。”
“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故意駕車撞向無辜且弱小的孩子,這種行為都是絕對無法被原諒的。
他是不是想被判死刑?又或者因為是無業者,不想工作,反而希望過上有飯吃有房住的監獄生活?雖然從法律條文上看,這起案件屬於殺人未遂,包含死刑、無期徒刑,或至少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等判罰可能,但實際上由於只是未遂,而且如果是初犯,通常只會被判處五六年左右就可以出獄。
若這樣的人被輕易釋放,那麼他出獄後再次對比自己弱小的人發動惡性犯罪的可能性極高。想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日本的刑法實在太寬鬆了。我們迫切希望對現行刑法進行徹底改革,以“預防更多受害者的出現”為立法思想的出發點,而不是將重心放在保護加害者身上。
“如果真的覺得一切都厭倦了,那就請自己了結一切。為什麼非要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那些絕對比自己弱小、而且自己絕不會受傷的物件?
這種做法已經不能叫作“自稱的弱者”了吧。這就是懦夫的行為。正是因為這種懦弱和卑劣的性根,才會讓人覺得現在這個犯人所處的環境就是他自作自受的結果。
沒有人會同情他。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特意跑到大阪,租賃一輛車,牽連到那些還有未來的孩子們……
如果真的覺得一切都厭倦了,那你大可以自己去個無人島了結……
我希望對他做出最嚴厲的懲罰。
“接下來我將罵得很難聽,很抱歉。
你跑來大阪到底幹了什麼混賬事啊!覺得一切都討厭的,不只有你一個!大家都在忍著、撐著呢!
別自私地把年幼的生命捲進去!你要這樣的話,就一個人滾去哪裡都好!
也有網友認為因為日本進入五月,五月病的發病機率會越來越高。像之前震驚世人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件,登戶案件都是發生在五六月,因此大家需要提前預防五月病發病機率。
像“擴大自殺”性質的大規模殺傷事件,「往往發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比如秋葉原事件、登戶襲擊事件,也都是在那個時期發生的。可以說,是經歷了新學期、新環境與“五一症候群”之後所引發的情緒崩潰。
而今年,從年初開始就不斷傳出各種負面新聞,比如特朗普衝擊、富士電視臺問題、物價飛漲等等這類事件可能導致社會整體氣氛更加壓抑,也許正因如此,這類事件的發生時間變得更早了也說不定。
幾年前的2019年5月28日,神奈川縣川崎市也發生了類似的無差別殺人事件——登戸通り魔。
犯罪人巖崎隆一(51歲)是一個長期的宅男,他在神奈川縣川崎市的登戶站附近,隨機襲擊了等待巴士的小學生和家長。此次事件造成2人死亡、十多名受傷,事後巖崎自殺。所以至今,都沒人知道巖崎為何要犯下無差別殺人罪行。但這或許可以從他的生活狀態中一窺究竟。
巖崎的生活經歷複雜且孤立。六歲時,父母離婚,之後他和叔叔一家共同生活。他沒有繼續上高中過早輟學,後來在一家麻將館工作,但不久之後就進入了閉門不出的狀態,完全與社會隔離。
在叔叔家生活的時候,巖崎完全不與叔叔交流。連個照面都沒有,日常唯一的接觸點就是叔叔會在巖崎門口放食物或者給他零花錢的時候。
巖崎長期沒有接受醫療幫助,也沒有朋友或社交活動。更糟糕的是,他對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隔閡感到憤怒,並在這種憤怒中積累了多年的心理壓力。
隨機殺人事件的起因可能與他和叔叔夫婦之間的矛盾有關。
年長的叔叔和嬸嬸因為年齡大了需要在家裡接受介護服務,他們擔心巖崎的反應,於是向市政府進行了諮詢。市政府建議他們進行書信往來。
嬸嬸在2019年1月2日和7日分別遞給巖崎一封信,內容是建議他“試著獨立生活”。巖崎在8日作出反駁,稱“我已經很獨立了”。隨後信件被巖崎撕成了碎片,並在家中被發現。
其實在叔叔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少年時候的巖崎會被叔叔帶到理髮店強行被要求剪成光頭。而叔叔的兒子則是被正常剪髮。
在感到被親人忽視和排斥後,導致了巖崎對社會和生活的極度反感。於是他選擇在事件發生前幾個月進行了細緻的準備工作,包括購買兇器、進行現場勘查,併為實施暴力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最諷刺的是,在事後報道中,媒體發現巖崎小時候的夢想之一是成為刑事警察…
這些殺人案件報道里,受害者往往是完全無關的普通人——電車上的乘客、街頭的行人、便利店的顧客,而作案者則多是處於人生困境、精神狀態瀕臨崩潰的人。
這不禁令人再次追問:為什麼在日本,這樣的無差別暴力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
這種現象背後,是日本社會長期積壓的心理危機正在爆發。表面秩序井然,實則教育競爭、職場壓榨、社交孤立與對失敗的零容忍,使無數人陷入孤獨與挫敗。
另外,當前正值“五月病”高發期,尤其年輕人與新社會人容易陷入適應障礙或輕度抑鬱。然而在日本社會,類似情緒常被視為“沒幹勁”,難以獲得及時幫助。
嫌疑人矢澤在供述中表現出的“對一切的厭倦”,正是這種心理困境的體現。近年多起無差別殺人事件集中發生在5月至6月,作案者多為無業、孤獨、經濟困難者,最終以暴力作為“存在證明”。
當越來越多絕望的人不再自毀,而是選擇拉別人下水,這已不只是個體悲劇,而是社會系統失靈的警告。
預防此類悲劇,不應僅靠治安與法律,更應從日本社會整體對“看見”與理解情緒開始。

熱門文章

► 5月2日匯率:0.050064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