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爆紅背後,關鍵推手另有其人!GPT-4o竟封奧特曼為AGI之王


新智元報道  

編輯:KingHZ
【新智元導讀】AI名流化身三國殺,奧特曼被GPT-4o認作AGI霸主!繼吉卜力風全家福後,GPT-4o卡牌風、個性化羅塔牌讓人眼前一亮。而紐約客曝料:吉卜力風全家福掀翻全網,背後最大功臣不是奧特曼,而是亞馬遜前高階軟體工程師Grant Slatton!
AI版「三國殺」卡牌來了。
AI初創Nous Research聯合創始人兼後訓練負責人Teknium,有個好點子:把AI名流做成卡牌遊戲怎麼樣?
上週,他用GPT-4o生一堆AI流行人物卡牌,結果非常棒。
先看一下效果吧:
看到效果後,網友直接邀請Teknium一起做抽卡遊戲,卻被拒絕。
X使用者Toucan表示,卡牌設計的幾乎完美,設計從來沒有如此有趣。
繼「吉卜力風」全家福給了漫畫師一點小小的震撼,這次給了設計師一點小小的震撼。
在AI時代,人文藝術的價值又是什麼?
照相機沒殺死畫家,那AI真的能讓畫家失業嗎?

AI名流:魔法風雲會卡牌
首先是AGI頭號霸主:OpenAI的奧特曼,而AGI霸主2號是Anthropic的Dario。

接下來當然是他自己:Teknim
接下來是他在Nous Research的幾位出色的隊友:認知架構師Max Paperclips、領銜科學家Bloc、多智慧體強化學習框架開發者Roger、AI基礎設施專家Dmayhem、聯創Mephisto、聯創Emozilla。

左右滑動檢視
此外,X平臺上AI領域的網紅,也都有對應卡牌。
比如X+xAI老闆馬斯克:
在ChatGPT,實測一張類似效果:
提示詞:
建立圖片 名稱:“Sam – AGI Overlord” – 將其建立為具有與AGI霸王相關的能力的全藝術全息鵬洛客,並且具有類似的傳說文字

賽博算命:定製羅塔牌
網友Viemccoy也有個類似的注意:給ChatGPT最近的推文,生成一張羅塔牌。
網友也體驗了一把「賽博算命」。

左右滑動檢視

狂歡之後,宮崎駿依舊引領美學
而吉卜力梗圖的成功,標誌著AI生成技術發展的新篇章。
紐約客文章:AI生成的宮崎駿的侷限性
之前的AI工具生成的梗圖,因其超現實的故障效果而廣受歡迎。
在某些些情況下,技術產生不完美的逼真效果,反而成了獨特的魅力。
而對於吉卜力風格的影像,人們幾乎可以單純地欣賞其迷人的色彩調色盤和線條工作,忘記了它們不過是AI生成的贗品。
吉卜力風,再三在X上掀起熱潮。
在OpenAI直播中,奧特曼帶隊介紹了GPT-4o的新功能,現場生成了吉卜力風格的「梗圖」。
隨後,配文「感受AGI」發到X上。
然而,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圖中間的任務只有4根手指。
徹底引爆了GPT-4o「吉卜力風」背後的人是是高階軟體工程師Grant Slatton。
Grant Slatton是Row Zero的軟體工程師,帶火了「吉卜力風」全家福
他線上曬吉卜力風「全家福」:藍天白雲,幸福的一家,美好的生活!
他還建議網友也這樣做,併發給妻子。
最後,迎來了第一波吉卜力風的病毒式傳播,在X上就有5100萬流量量。
他還精心蒐集了網友的「吉卜力」全家福,全網見證了「漫畫裡的生活」。
1.幸福的一家

左右滑動檢視
2.日常曬娃

左右滑動檢視
3.一家快樂玩耍

左右滑動檢視
4.一家三口的美好瞬間

左右滑動檢視
5.浪漫婚禮

左右滑動檢視
6.二人出遊

左右滑動檢視
7.親密瞬間

左右滑動檢視
甚至有網友表示Grant Slatton的建議,挽救了婚姻。
使用者瘋狂湧入ChatGPT,一小時內新增使用者100萬!
奧特曼簡直笑瘋了!
但網友似乎忘了是宮崎駿創造出的「吉卜力」風格原型。
讓「中年大叔」奧特曼變「年輕小夥」了,是宮崎駿老先生的藝術審美和創意。
甚至網友Krish  Shah上傳了GPT-4o製作的不同風格的照片,炫耀「藝術變得觸手可及」。
但實際上變得觸手可及的並不是藝術本身,而是藝術的複製品,可以說是一種更極端的繪畫照片。
紐約客對此甚是擔憂:「偽吉卜力梗圖的一個苦澀諷刺在於,宮崎駿公開反對AI技術。」
OpenAI辯稱,複製電影工作室的風格,而不是在世藝術家的風格是可以接受的。(迪士尼可不會支援這一論點。)
當然,藝術家們以前也多次面對過複製的問題。繪畫在印刷術和攝影術出現後依然倖存下來。
舊媒體之所以能存活,是因為某些洞察和表達的核心無法被複制。
正如瓦爾特·本雅明在1933年的論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寫道:「原作的存在是真實性概念的前提。」
沒有大教堂本身,大教堂的照片就沒有意義;沒有對宮崎駿美學的集體感受,吉卜力工作室風格的複製也就沒有意義。
在當下,更擔心的是觀眾,而不是那些有創作欲的藝術家,因為觀眾可能滿足於蒼白的模仿。
藝術充滿活力的抽象表現是藝術應對技術挑戰的方式,特別是深入到人類靈魂最深處、難以言喻的部分。
即使宮崎駿的風格此時變得全網遍地都是,但他的作品還是可以預示著美學的未來。

設計師要失業嗎?
這一切工作都會變成服務業。
這一趨勢,幾十年前就已經發生了。
目前,美國80.5%的工作崗位都在服務行業。
而這些工作崗位可能被AI取代。
ChatGPT可以為比如說飲料或工業產品製作設計,可以交付4k jpg 或 png 格式的檔案,專案包含圖層。
而且ChatGPT 是給普通小白使用者用的。高階影像生成工具已經存在,並且正在整合到Photoshop中。
大家都在對失業問題反應過度。
AI沒有手,只能做它被程式設計去做的事情。
真正的平面設計師的需求,遠非簡單的ChatGPT提示,而且交付成果也與簡單的固定尺寸PNG大不相同。
或許,AI真正地在解放設計師的創意:
對我個人而言,AI為我最終做的事情提供了很多靈感和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
https://x.com/Teknium1/status/1907492873991499998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infinite-scroll/the-limits-of-ai-generated-miyazaki
https://x.com/viemccoy/status/19073163013177674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