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收視雙高,在《國色芳華》的質感裡看見長劇的價值

作者|阿po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富。”何惟芳、朱福、秦勝意三位女子在夜晚對著一尊財神像義結金蘭,熱血義氣不在生死與共,而在共同致富,這就是古裝勵志劇的意義所在。
在過去的整整一年裡,古裝劇風向急轉,扎堆的仙俠開始落地,女性在古裝裡開啟了宅鬥與經商之路,但能夠像何惟芳這樣放著蔣長揚一尊活財神不依附,而真正靠自己一邊拯救其她女性一邊共同走上致富之路的角色確實不多,《國色芳華》讓很多觀眾看到了另一種勵志古裝劇的可能性。
由華策影視出品、丁梓光導演、龍亞任藝術總監,張鳶盎編劇,孫旭任製片人,楊紫、李現領銜主演的新劇《國色芳華》在湖南衛視、芒果TV、咪咕影片上線開播,海外平臺Netflix、韓國MOA等平臺陸續播出。 
開播前期在海內外就頗被看好,播出資料不負眾望地高開高走,霸榜德塔文、Vlinkage等資料榜單,雲合、貓眼、酷雲等資料統計播放量不僅是芒果TV首播劇集史冠軍,各項資料仍走勢穩健、節節攀升。
2024年短劇強勢搶奪市場,長劇亦大有“短劇化”之勢,但長劇的優勢是與觀眾同頻共振,為觀眾提供沉浸感與陪伴,《國色芳華》在2025年初為長劇打了個樣,該劇用逆境成長的敘事方式,以及讓觀眾眼前一亮又一亮的服化道與視聽審美,結結實實地讓市場看清長劇的價值所在。
如今我們進一步該劇覆盤播出十天的走勢,或許可以把一部精品走向爆款的成長,理解得更加真切。
高開高走、芒果史冠,開播十天成爆款
大女主經商題材的故事在近幾年並不新鮮,去年數量尤為突出,但風格頗是相似,所以在《國色芳華》播出之前,大眾一度非常好奇,它是否會流於俗套。
該劇改編自閱文集團旗下起點讀書作家意千重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了商戶之女何惟芳(楊紫 飾),在花鳥使蔣長揚(李現 飾)的協助下,從只有利益交換的婚姻中和離出戶。而後,何惟芳來到長安,憑藉培育稀世牡丹的高超技能和過人的經商頭腦與蔣長揚組成匠人與投資人組合,帶領一眾命運坎坷的女性開啟了創業之路。
微創新式的“長安合夥人”故事與唐風唐韻的細膩呈現,令《國色芳華》開播就為觀眾帶來了驚喜,這種驚喜也非常直觀地反饋在了熱度上。
作為日更排播的電視劇,過往通常熱度需要有一個逐漸攀升的過程,該劇則開播即明顯的有了高開之勢。
開播當晚VIP可看三集,次日開始每天兩集,大部分會員在兩天內的五集裡,就可以看完何惟芳逃出劉宅又無法回孃家的副本,這期間何惟芳本欲藏拙忍讓又被劉家咄咄逼人,情節戲劇性拉滿,牢牢抓住觀眾注意力。
所以該劇在各大第三方資料榜幾乎是“0幀起手”,第二日就前排入榜德塔文景氣指數高至2.439已達爆款標準,加上Vlinkage電視劇播放指數與劇集角色新媒體指數(何惟芳一角)分別達到86.69與9.25,雲合數據熱播劇霸屏榜市佔率11.1%,交叉印證下,劇集播放量與網路討論聲量都已形成高熱。
播出第六日,何惟芳再度完成奔赴長安結交拯救不幸婚姻中的女子秦勝意、豪邁的香粉鋪之女朱福,三女搭夥經營花鋪,從街邊攤位到與香粉鋪合併擴大經營,又租下商業街店面經營品牌“花滿築”,開啟商業之路的新里程。
接下來的劇情裡,何惟芳因女子開店受到花商商會排擠驚險重重,另一邊蔣長揚表面紈絝實則隱忍藏鋒心懷家國的真相也拉開,故事厚度逐漸提升,劇情的討論度繼續將熱度拉高。
播出平臺數據顯示,從開播前超600萬的預約量到每日播放量破5000萬,都為芒果TV播出劇集重新整理紀錄,帶動芒果TV的APP下載量連續多日破10萬次。

第三方資料登頂霸屏

第三方資料榜單顯示,德塔文景氣指數在播出第八日已拉至2.804,達到破圈爆款級別,雲合數據熱播劇霸屏榜市佔率升至20.3%,達雲合S+評級。酷雲收視率節節上升,第九日再度創造0.7928%的收視率峰值新高。
全網來看,除了數值上均達到爆款標準,貓眼、德塔文、骨朵、德塔文、燈塔、Vlinkage、藍鷹等多網輿情熱度霸榜Top1,酷雲與歡網衛視收視率同樣連續登頂。
播出前優質演員班底加上高熱的播出態勢,令劇集價值也被看重,播出前吸引40個品牌官宣參與,已經播出的17集裡每集八到十二個廣告加入,達成超頭部作品的招商效應。
如今劇播剛剛過半,精品長劇的價值仍然在資料與口碑的發酵中,不斷被看見。
審美亮眼細節多,長劇細糠的價值
對於影視劇來說,視聽新鮮感是將觀眾拉入故事的關鍵,虛脫向實的審美風格,引導著很多古裝劇在創作時思考,如何在“呈現歷史”與“現代審美”之間找到平衡點。
開篇何惟芳嫁入劉家的婚禮,首先有別於現代婚禮,呈現“昏禮”於黃昏後舉辦的習俗,從何惟芳到劉家公婆的造型參考了唐代壁畫,各年齡層女性妝面打破古偶長期的韓式審美,迴歸真正唐代女子多元化的審美趣味,選用了小山眉、月稜眉等唐式細眉,重腮紅、小巧嘴型的畫法,濃豔的色彩與線條,再輔以花鈿、金箔等裝飾,襯托出極為大氣華貴的五官。
服裝上也多有考究,絢麗奔放的女性華服,圓領窄袖的幹練衣袍,龍鳳、花卉、魚紋等象徵富貴吉祥的圖案都在展示大唐盛景,連唐代官家圍獵都展現了唐人喜好的獵狗細犬。
從視覺可見的服化道,到生活、事業、朝堂上關於稱謂、禮儀等文化,體現了唐代人生的氛圍,強調審美完整性的同時,進一步發揮了長劇自身沉浸感的優勢。
以傳統審美將觀眾帶入劇中後,該劇劇情的價值也得以體現。
前五集,何惟芳為救母親嫁入劉府,雖然劉家公婆多有刁難,但何惟芳所想的並非與之爭鬥的“宅鬥”思路,得知母親是被劉家暗害,沒有如爽劇般立刻復仇,而是想透過爭取“和離”先爭取自由,再韜光養晦,成長為有能力的女性。何惟芳選擇“和離”而不是“休妻”,也體現了唐代女性尋求平等的內心。
何惟芳逃脫劉府後不得家人理解,只得奔赴長安,在繁華城市裡卻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得以施展。在長安的創業之路,何惟芳每一步都目標明確,以商賈之家養成的經商頭腦,在市井集市中觀察商業機遇,利用牡丹培育的能力成為花商。  
何惟芳的升級之路也是清晰的,先是山野尋牡丹,市井擺地攤,後遇香粉攤主與之合作,再找到庭院專門進行牡丹培育,進一步開啟店面做生意。
女子經商向來也不容易,無論是勝意的家暴前夫或是企圖剝削何惟芳的花行,中途找過不少麻煩。
何惟芳做生意時是典型守初心、講誠信的商人性格,但遇對手也能沉著冷靜再伺機以牙還牙,她深知欺負上門的男子常常只是欺軟怕硬,所以還擊就等於告訴對方自己不好欺負,不僅可以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在最新的劇情裡,“用玄學打敗玄學”也讓何惟芳得以在辟邪香囊方面開新品、拓銷路。
看何惟芳行商升級的經營類養成路線固然有意思,古代女性故事裡,總有更多群像樣本透露女性的多樣化。
秦勝意可以在關鍵時刻為何惟芳墊腳託舉,也可以在共榮時刻想著為何惟芳贖回玉佩,看似軟弱的外表下飽含為姐妹付出的勇氣。爽朗的朱福如“乳腺俠”一般的存在,能在關鍵時刻痛打惡男、怒噴奸商。
這部劇裡的女性可以守望相助,劇情也絕不會只宣揚苦難,所以才有了“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富”的結拜金句,女性可以有對金錢的慾望,只要是正當之財,女性完全可以不依附男子,透過互助得到自由。
說到不依附男子,“花鳥使”蔣長揚作為男主角也格外新鮮,從個人設定來看,是表面紈絝實則一腔報國之心的雙面性格。從男女主的互動來看,是與何惟芳搭夥做生意的“投資人”,不過蔣長揚官高卻不霸總,可以觀察何惟芳舉動,但永遠相信她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絕不橫生枝節,偶爾以身進入何惟芳反擊對家的謀局之中共同演一場好戲,已經十分過癮。
男性角色的魅力向來不是表面的威武雄壯,內心對女性的信任與尊重,價值觀的平起平坐,才最吸引觀眾。
細節與劇情之外,還有一部分的魅力加成是來自拍攝手法,推翻行活古偶的大平光拍攝,模擬自然光的拍攝手法複雜但真實,極易體現質感,後期聲音的處理別樣有趣,許多模擬蟲魚鳥類的大自然聲音,一方面對應了花鳥使身份,體現了古代官家玩樂氛圍,一方面古韻對唐風,真正的耳目一新。
看完《國色芳華》,以後要再看古裝長劇的細糠,標準恐怕要再高不少。
觀眾究竟需要怎樣的精品長劇?
2024年長劇市場迎來短劇衝擊,創作者紛紛考慮長劇應該如何變化。
古裝題材的變化最為明顯,仙俠題材更加難做,片方平臺更愛“落地古偶” 以家宅與朝堂為背景,透過復仇、逆襲等手段做出戲劇化的呈現。於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多帶有宅鬥、經商元素的古裝勵志劇選擇了“卷”快節奏。
迎合觀眾“快與爽”的觀劇習慣變化當然是一種選擇,《國色芳華》選擇了另一條有些困難但足夠紮實的路,也就是前文所述發揮長劇沉浸感的優勢,把內容做精做細,陪伴觀眾一起走完整個故事劇情。
影視劇生產向來是看重團隊創作的過程,無論是劇本節奏、創新劇情、視聽升級等,任何一個環節的微創新都可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同樣,每一個環節的用心與配合才能呈現真正的“長劇細糠”。
長劇可以短劇化,也一定要有一部分人去做長劇細糠,因為長劇是現有影視品類裡播出週期最長的品類。相比其他品類來說,長劇的人群覆蓋與發酵週期天然能夠帶動很強的國民影響力,一旦成為爆款,可以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度,這也是精品長劇是自帶的人文價值。
該劇除了開播後掀起唐制漢服與唐代妝面的潮流之外,播出一週後#國色芳華讓菏澤牡丹賣爆了#的詞條登上熱搜,原來是該劇播出帶動山東菏澤和河南洛陽等地的牡丹熱賣,一款將牡丹花瓣融入糕點的牡丹酥隨之熱銷,牡丹相關產業發展勢態瞬間熱鬧起來。菏澤當地牡丹園區負責人透露,每年春節約有60萬盆的供貨量,如今已預訂40萬盆,近總量的70%。
菏澤在該劇拍攝過程中曾為劇組提供12000株牡丹與芍藥,其中45種牡丹與22種芍藥,包含部分唐代延續的古老品種,劇中不少花卉品種在現實中都有真實對應。如今劇集熱播,討論度出圈,在芒果TV電商平臺的劇集周邊頁面,可以看到菏澤直供的牡丹銷售,首開影視劇周邊與地方特色強聯動的形式。
這一另類“周邊”與菏澤對劇集拍攝的支援又怎麼不能說是一種雙向奔赴?
近年來影視劇常與文旅結合,長劇影響力更加凸顯,除了《國色芳華》之外,2023年年初爆款劇《去有風的地方》帶動雲南拍攝地沙溪古鎮、喜洲古鎮、大理古城、洱海等搜尋量與春節遊客量大漲,雲南美食乳扇、鮮花餅等也紛紛出圈,拍攝場景“小風小院”在片方的經營下形成很好的長尾效益,影視劇肩負著文化的傳播,對地方文旅的推廣,更是其核心價值的一部分。
從創作到拍攝再到商業化運作,背後的團隊功不可沒,這支來自華策影視的年輕團隊,其實不止一次創造爆款。
該劇藝術總監龍亞、85後導演丁梓光,從《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到《去有風的地方》《國色芳華》,多次創造芒果TV年度播放量與湖南衛視收視率冠軍,丁梓光導演已經成為當下85後本土年輕導演最具口碑與最受期待的代表性人物。
同時,華策影視透過強發行力,也將精品長劇之作同步輸出海外,《國色芳華》於Netflix連續多日登頂日榜。想必,定能夠由此將瑰麗繁花與中華盛景展現給海外觀眾,進一步推進國劇出海,讓市場與大眾看見更多國產精品長劇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