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洲大學官宣重大禁令!留學生天塌了!澳洲全面禁止中國這….

近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如何管理和使用AI工具方面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如今,另一所澳洲世界名校也宣佈!
全面封禁中國開發的DeepSeek!
近日,繼UNSW此前禁止Deepseek後,
悉尼大學向全校師生髮送了一封郵件,宣佈全面封禁人工智慧工具 DeepSeek,禁止在任何與學校相關的工作、研究或學習活動中使用。
而毫無疑問最直接的影響物件就是中國留學生…畢竟DeepSeek是咱們自己開發的AI工具。

這一禁令不僅適用於學校電腦和網路,甚至連個人裝置在涉及校內事務時,也不得使用DeepSeek。這一決定,引發了全校範圍的熱議。

DeepSeek被封殺,原因何在?

DeepSeek近期在澳洲爭議不斷不僅因其技術能力強大,更因為澳洲政府認為其存在“不可接受的風風險”,涉及網路安全、資料隱私,甚至國家安全。

上週,澳洲內政部率先出手,全面禁止政府部門使用DeepSeek。政府的帶頭封殺,讓各大高校紛紛跟進,悉尼大學成為最新“跟風”的機構。
學校在郵件中明確表示,DeepSeek的所有服務已被學校裝置和網路遮蔽,全體教職工和研究人員(包括HDR學生)禁止在任何與學校相關的工作或研究活動中使用。

DeepSeek禁令的三大核心原因:

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
DeepSeek等AI工具需要海量資料來訓練模型,這引發了關於資料洩露和隱私侵犯的擔憂。特別是在教育機構,學生和教師的個人資料如果被濫用,可能給學校帶來嚴重的法律風險
學術誠信問題
AI工具可能被用於作業代寫、論文生成等學術不端行為,使學術抄襲更難監管,甚至可能衝擊傳統的學術評價體系。這一點在高校尤為敏感,成為封禁的關鍵因素之一。
技術濫用風險
DeepSeek強大的資料探勘和生成能力,如果被惡意利用,可能導致偽造資料、操控輿論等問題。因此,限制其在學術環境中的使用,是高校為保護學術公正和社會安全採取的措施。

禁令範圍有多嚴?

校裝置 & 網路:DeepSeek的訪問、下載、使用全面封鎖,所有校內裝置不得安裝DeepSeek相關軟體。
教職員工 & 研究人員:無論是學校裝置,還是用於校內工作的個人裝置,都必須解除安裝DeepSeek,避免違規。
個人裝置 & 校外使用:如果私人裝置僅用於與學校無關的事務,學校無權干涉,但若涉及學術、研究、課程等內容,依然受禁令限制。

影響到底有多大?

對不同群體來說,這一禁令的影響可能大不相同
普通學生:日常學習可能受限,尤其是使用AI輔助寫作、程式設計或研究的學生。
研究人員 & 教師:涉及AI、資料分析、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可能受到較大影響,需要尋找替代工具
行政人員:校方人員可能需要調整相關流程,以確保符合禁令要求。
全球趨勢:更多機構開始限制或停用AI工具
UNSW並非首個對Deepseek實施限制的學術機構。隨著AI技術的飛速進步,許多全球知名的學術機構和科研單位開始對其使用設定邊界。尤其是在學術寫作、科研資料管理以及道德規範等方面,AI工具的使用必須更加透明和可控。
例如,美國某些頂級高校已經開始對AI輔助的寫作工具進行嚴格審查,要求學生在提交論文時必須宣告是否使用了AI技術。英國的部分學術出版機構則對AI生成的內容釋出了警告,強調學術寫作必須符合傳統的誠信標準。
此外,據《每日電訊報》報道,澳洲最大的兩家電信公司和包括聯邦銀行(CBA)在內的其他企業都加入了聯邦政府的行列,禁止或限制訪問DeepSeek。
報道稱,Vodafone母公司TPG成為澳洲首家宣佈禁止員工使用DeepSeek的企業,甚至敦促員工不要在個人裝置上下載DeepSeek。
聯邦銀行發言人表示,該行“沒有使用”DeepSeek,並且“目前也沒有使用的計劃”。Optus已禁止使用該平臺,而Telstra則表示正在“限制訪問”。
其他企業拒絕公開發表評論。
DeepSeek一經推出便震驚了全球市場,這款由中國公司開發的AI模型不僅能與ChatGPT等產品相匹敵,而且開發成本極低。
但它很快就成為禁令的物件,就像TikTok和華為等其他中國科技公司被禁止參與澳洲5G網路建設一樣。
雖然澳洲國民銀行(NAB)沒有禁止使用的應用程式列表,但禁止員工在工作電腦和手機上下載未經授權的軟體。控制措施非常嚴格,員工甚至不能將“NAB環境”中的文字和圖片複製貼上到流氓軟體中。
Telstra發言人說:“Microsoft Copilot是我們為員工選擇的AI工具。任何新的AI工具都存在隱私和安全風險,因此我們決定限制對DeepSeek的訪問。”
Optus禁止在其所有裝置和系統上訪問DeepSeek。
Optus發言人說:“Optus沒有使用DeepSeek AI,並且禁止所有員工訪問該系統。”
中國政府回應:
據ABC報道,中國抨擊澳洲禁止在政府裝置上使用中國AI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式DeepSeek。
在發現該應用程式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後,聯邦政府釋出“DeepSeek禁令”。
在中國外交部週三晚間發表的宣告中,稱此舉是“將經濟、貿易和技術問題政治化”,對此表示反對。
中國還強烈否認該應用程式被用於收集資料。
宣告說:“中國…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非法收集或儲存資料。”
UNSW和悉尼大學停用Deepseek的決定,是AI技術在學術領域應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教育界對於人工智慧的監管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雖然這項措施可能帶來一些短期的不便,但從長遠來看,或許能促使學術界更加理性、透明地使用AI,確保技術的發展不會脫離道德和倫理的軌道。
此外,悉尼大學近期釋出公告,自2025年7月起,將對短期交換專案(暑校/冬校)實施全新禁令政策,特別是對商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影響重大。

新政策規定,部分核心課程必須在校內完成,學分轉換規則也大幅收緊。為避免選課失誤,學生們需提前瞭解政策細節,合理規劃學業。
新政策核心變化概覽:
1.核心課程必須在校內修讀
所有專業的核心課程(Core)和基礎課程(Foundational)必須在悉尼大學校內完成,無法透過短期交換獲得學分。例如,商科研究生的BUSS5220(核心課程)和經濟學研究生的ECON5001(核心課程)均需在校內修讀。

2.學分轉換限制升級
本科生:主修、輔修或專案的核心課程不可在校外修讀,僅選修課(Selective/Elective)和通識課(OLE)可參與交換。
研究生(如Master of Commerce):僅能透過交換修讀學位選修課(Degree selective),且所選課程不得與專業方向相關。例如,金融方向的學生不能選修FINC6001,但可選擇IBUS6020等非關聯課程。
學分上限:商學院學生透過交換專案轉換的學分上限為18學分(約3門課),且單次交換最多修讀2門課程。

不同群體政策詳解
1、研究生群體
商業碩士(1.5年/2年制):僅允許交換學位選修課,且課程內容需與專業方向無關。例如,金融方向學生不能選修FINC6001,但可選擇IBUS6020等非關聯課程。
經濟學碩士:僅限選修課(Elective/Selective)參與交換,核心課程必須在校內完成。
商學院本科生
3000級別的金融選修課 12學分
3000級別的市場營銷選修課 12學分
選修課(Elective) 30學分以上
商業學士(Bachelor of Commerce):例如,主修金融(Finance)並輔修市場營銷(Marketing)的學生,可以交換的課程包括:
學生可以從上述課程中任選18學分(3門課)進行交換。參與一次假期交換最多修讀2門課,因此學生可以參與2次交換:一次修讀2門課,一次修讀1門課。

關鍵提醒
  • 新政策僅適用於2025年冬季及之後的申請,當前或已完成的交換不受影響。
  • 短期交換定義為2-6周的寒暑校專案,學期交換(Semester Exchange)政策不變。
  • 若誤選核心課程或超出學分限制,可能導致申請被拒或學分無法轉換。
此次政策調整,旨在確保學生在悉尼大學接受高質量的核心課程教育,同時規範學分轉換流程。學生應密切關注學校釋出的最新政策,合理規劃學業,確保順利完成學業目標。
幾大禁令陸續到達,留學生在小紅書上紛紛熱議:天真的塌了…
— 墨爾本各大學相關請掃碼諮詢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