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帶來大變局!2025年,還要關注這些機遇【獨家分析】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2025年的機遇與挑戰大盤點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隨著DeepSeek的爆火,中美資本市場似乎呈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邊是所謂DeepSeek受益標的在不斷大漲,另一邊是美國各大科技公司雖然業績不錯、股價卻波動不斷。
在大年初一的拜年影片中,我曾明確指出,2025年將是往前十年和往後十年機會最多的一年。而現在,AI產業似乎就已經進入了大變局。這種狀況確實讓人焦慮,既怕錯過,又怕陷入新陷阱。
那麼,2025年的機會和挑戰到底在哪兒?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
我們認為,在觀察當前的AI領域時,仍然需要遵循一個明確的邏輯:成熟水平的通用技術是否足以支撐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從而推斷產業化時點是否已悄然來臨。
這決定了企業應該如何佈局和行動。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企業們需要迅速行動,降低成本、擴大規模,儘快實現商業化。反之,如果當前的技術性能還不夠支撐更廣泛的應用,那麼就需要繼續提升效能,為未來的商業化做好準備。
當前AI所掀起的科技浪潮之所以被稱之為“革命”,是因為它擁有改變幾乎所有行業和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潛力。然而,其複雜性在於,AI大模型作為一項通用技術,能夠支撐多個應用場景的需求,但各個場景的技術難度不同,所以我們認為大家會看到市場呈現出層層遞進的擴大趨勢。
黃仁勳在2024年GTC大會上
為方便大家理解,我們需要對具體細節進行深入剖析。
具體說來,我們可以把AI的產業化程序概括為“雙軌策略”。
很明顯,目前已知的AI的技術水平已經不僅用於文字、影像、音影片的創作,還可以支撐起基於生成式AI的企業級Agent應用、軟體開發輔助工具等服務,實現客戶互動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
例如,GitHub Copilot X的普及使程式碼生成效率提升40%,在AI的輔助下,全球開發者每天產生了2.1億行程式碼;在客服自動化領域,已有83%的全球500強企業完成智慧系統部署;教育科技公司Duolingo則大幅提升了語言學習效率;DeepSeek更是巨幅降低AI技術的價格,並有望在未來推動這些市場的迅速擴大。
對於這些已經趨於成熟的應用領域,我們應該聚焦於效能調優、成本控制與規模擴張。要針對特定用途不斷完善模型,透過模型蒸餾和硬體協同設計,降低計算成本,提升推理速度,並擴充套件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支援日益增長的使用者群體。
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多模態技術、視覺智慧及空間智慧的研究正在加速推進,雖然尚未達到成熟應用水平,但我們可以期待它們在2025年能帶來更多的突破,甚至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整合。
首先,多模態技術能夠融合文字、影像、音訊等多種型別的資料,讓AI硬體裝置將能夠像人類一樣,從多種感官輸入中獲取和理解資訊。
目前AI大模型還主要集中於處理單一資料,特別是文字資訊。但在我們的日常溝通中,視覺、聽覺甚至觸覺、嗅覺等資訊同樣重要。文字其實只傳達了很小一部分資訊,如果只有文字,不僅溝通效率低,還容易造成誤解。這也是當前很多AI裝置用起來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以Meta眼鏡為例,雖然在2024年銷量突破100萬副,證明了AI硬體的市場潛力,但我們也發現,由於Meta眼鏡的互動方式單一,效能也有瓶頸,導致它並沒有特別廣泛的使用場景,也就難以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但未來基於多模態的AI系統,AI眼鏡就能對環境進行即時認知,加上AI系統的智慧性,就能實現類似於人與人在現實場景中的即時互動,那麼眾多超乎想象的功能就有望實現了,並進而開闢出全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其次,僅有多模態也是不夠的,要實現真正的智慧,還需要完善的記憶機制。這不僅是記住多少資訊的問題,更在於要記住什麼、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記憶。
人類的決策往往並不是基於單一資訊,而是基於一系列不同時段的資訊輸入,經過橫向、縱向分析後,挖掘出有助於決策的關鍵資訊。所以,未來AI也應該具備處理海量時序資料的能力,這也是實現智慧決策的重要突破點之一。
第三,空間智慧有望極大地推動視覺互動技術發展的領域。
一旦空間智慧技術成熟,AR眼鏡可能會真正成為人們必備的裝置。甚至所有的眼鏡、領帶、飾品等等都會加上攝像頭,與環境即時互動。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也將點燃AI硬體市場。當然,目前空間智慧技術還處於“突破期”,仍面臨資料量大、演算法和硬體需持續改進等挑戰。
當然,短期看,多模態技術、視覺智慧及空間智慧等這些先進AI技術,仍然依賴高精度的感測器和龐大的算力支援,不僅成本高昂,也缺乏實際應用案例,要在消費級裝置中普及尚需時日,尤其需要創新的應用來引領市場。這也正是我們需要持續觀察、等待屬於自己的紅利期到來的原因。
最後,我們還應該關注機器人技術是否能在2025年迎來關鍵轉折。
目前,機器人技術主要集中在物流、清潔等低複雜度場景中,而在家庭陪護等高互動需求領域則因複雜性、安全性與倫理約束進展緩慢。這是因為,機器人作為實體服務的載體,依賴多模態感知、運動控制與決策系統的協同工作。很明顯,這些技術都還處於“突破期”,就更不用提商業化了。然而,隨著AI的加速進步,這些系統是否能在今年實現重大突破,值得關注。
此外,機器人技術主要集中在腿部移動方面,但我們更期待機器人能夠擁有靈巧的手,能夠執行更加精細的操作,以滿足未來複雜任務的需求。
我們強調,對於AI革命,需要有完整且立體的理解,技術研發和應用開拓並重。
一方面,AI技術正在逐步成熟,一個行業接著一個行業地繁榮起來。而且,這不是以前那種單個企業或者單個應用的小打小鬧,是整個行業的全面繁榮。一旦技術成熟,就得趕緊佈局,抓住市場機遇,實現商業成功。在技術成熟領域的成功考驗的是效能調優和開發應用的能力。這方面,隨著生成式AI的成熟,DeepSeek做了個不錯的示範。
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關注那些尚未成熟但潛力巨大的領域,如多模態、視覺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等。透過預判這些技術的成熟時間,根據自身能力在合適的時機介入,才能分享到技術紅利。在技術尚未成熟領域的成功考驗的是技術佈局和配套技術開發的能力。這方面,多模態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OpenAI們”仍然值得學習和關注。
2025年,既是AI技術成熟與突破的關鍵節點,也是企業佈局市場、搶佔先機的最佳時機。展望未來,AI技術的縱深還非常深遠,未來充滿了無數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儘快入場,一邊開拓業務一邊佈局未來,這也是AI革命令人激動之處。
我們也將持續客觀地看待人工智慧的產業化程序,密切關注AI技術的發展動態,相關觀察和判斷也會第一時間在前哨科技特訓營上與你分享,歡迎你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全球市值前十公司一覽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