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相處,有3句話爛在肚子裡也不能說,容易惹禍上身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我們工作的意義,是為了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給生活添堵。所以永遠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翻臉,因為不值,不智,不該。

富書作者:柳絮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都是沒有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惹來事端。
語言是社交的橋樑,也是傷人的利器,一個人說話的程度,決定著一個人的退路。
和同事相處時,要做到開口有度,這3句話寧願爛在肚子裡也不要說,說了容易惹禍上身。

別說薪資,避免隱性矛盾

古人說:“財不外露。”
關於自己的財產收入,千萬別透露給外人。
即便是在和同事閒聊時,也要三緘其口。
職場中,人與人之間既是合作者,也是競爭者,涉及方方面面的核心利益。
若毫不設防,坦誠相告,只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網友@三月 分享過自己的一個故事。
她大學畢業剛到一家公司,公司的領導安排她跟著王姐學習。
王姐事無鉅細帶著她瞭解工作內容和注意事項,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熟絡起來,三月對王姐也是感恩戴德。
在一次閒談中,王姐問:“你現在的薪資是多少?”
三月毫無保留地說:“我爸爸和公司領導是朋友,給了我4000元的底薪,如果工作出色,績效獎部分可適當提高。”
沒過多久,這個訊息在公司傳開了。同事們心中不平衡,在這裡工作多年也相差無幾,這是白長了工齡,這讓三月很是難堪。
三月質問王姐:“我敬重你,當你是可靠的朋友,你為什麼要說出去?”
王姐不以為意地說:“我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八卦,可工資你是實實在在拿的呀!”
但這件事之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她的一番話讓領導也倍感尷尬,慢慢將她邊緣化,同事有意無意地疏遠她,她活得憋屈又憤懣,一度患上抑鬱症,最後不得已離職。
輕易洩露自己的薪資,往往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甚至帶來災難性的結局。
聽過一句話:“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
成年人的世界,工資收入,屬於個人的隱私。
若是你的工資在別人之上,容易引起別人的妒忌和不滿;若是工資在別人之下,別人則會嘲笑你的無能。
無論關係多好的同事,談及薪資時要做到守口如瓶。如果對方喋喋不休地追問,可以巧妙地轉移話題,亦或拿公司制度當擋箭牌。
如此,才能避免隱性矛盾,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別說隱私,避免影響形象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寫道:“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個人私事視為秘密,凡是我們的相熟朋友無法親眼看到的事情,我們都不要讓他知道。”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話都可以對外宣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掏心掏肺。
即使是關係親密的同事,也要掌握分寸,有所保留,特別是一些個人私事。
大家都是來上班賺錢的,沒有興趣聽你的家長裡短,也不會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
如果將自己的底細抖得一乾二淨,盡數暴露自己的軟肋與缺陷,不但於己無益,還會讓自己的形象大跌眼鏡,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曾經有位前同事宋姨。
宋姨業績平平,卻喜歡跟同事說家裡的糗事。
她說婆婆責備她不會過日子,成天只知道網購,即使有萬貫家財也會被她敗光。
宋姨很委屈,這幾年單位效益不好,工資勉強能平衡生活開銷。老公生病住院又花了一大筆錢,積蓄所剩無幾。
所以,每一筆開銷她都是精打細算。可婆婆只要看到門口多出幾個快遞就會小題大做,而老公不敢多勸半句。
宋姨每每說到傷心處,都會默默流淚。
時間久了,這些風言風語就傳到婆婆一家。老公怪她閒話多,婆婆指責她不守婦道。
一個家變成了生活的戰場,夫妻感情也日漸變淡,最後離婚收場。
宋姨前腳剛離婚,後腳就被公司裁員。她日常愛抱怨,成了同事眼中的“祥林嫂”,領導眼中的“怨婦”,自然在第一批裁員名單裡。
《論語》裡有一句話:“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私密的話與外人說之,是最大的言語不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無暇顧及你的感受,你的悲傷,你毫無保留談及自己的隱私,只會讓人留下笑柄。
同事之間,除了在公事上保持應有的熟絡,在私事上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做到熟不逾矩,言不及私
只有這樣,才不會自損形象,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別說壞話,避免留下話柄

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談談你步入社會後學到的東西。”
一條高贊回答:“永遠別在背後說人壞話,因為最後肯定會傳到那個人耳中。即使不會,人們也會疏遠你,聽你議論的人也不想某天成為被你議論的物件。”
職場第一生存準則是,千萬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說的壞話遲早會成為話柄,傳到別人的耳朵裡。
著名編劇馬未都曾在書中講過一個故事。
初入職場的一位女生,剛參加工作認識了一位“好閨蜜”。
她覺得兩人冥冥之中就有緣分,自然對閨蜜深信不疑,無話不談。
自己的戀愛史,家庭的關係,甚至對同事、領導的看法和抱怨,如竹筒倒豆子,噼裡啪啦都一一告訴了閨蜜。
結果到了年底職位評優時,兩人有了競爭關係,她昔日的話語被閨蜜添油加醋,變成了對方攻擊她的武器,最後那位女生毫無懸念地被淘汰出局。
她悔不當初和對方說盡同事的壞話,可為時已晚。
當兩個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所有的好都變成了虛情假意。
卡耐基曾說過:“我們一天的禍福悲歡,往往取決於我們的言語和社交。”
與人交往,不可全拋一顆心。
有些掏心窩的話,說出去瞭如同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一旦攪入是非,就會成為一把利劍狠狠刺向自己。
聰明的人,都懂得不管關係多好,言語要保留三分,這樣既不會給人留下話柄,又能周全自己。
凡事不議論別人,不說人是非,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修養。

和同事相處,應該這樣做

很認同的一個觀點:“我們工作的意義,是為了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給生活添堵。所以永遠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翻臉,因為不值,不智,不該。”
我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一點小事和同事鬧矛盾不是明智之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處理好同事關係,也是人生的必修課題。同事相處融洽了,工作自然就出色了。
和同事相處,建議從以下四點做起。
1、少說多做
作家劉震雲說過:“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都藏著委屈。”
職場也一樣,每一份工作都藏著無奈和委屈。
同事的摩擦、領導的批評、機會的錯失……讓人抓耳撓心,卻欲罷不能。
此時,你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指責,而是調整好心態,專注眼前的事情,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
相信過不了多久,屬於你的精彩定會奔赴而來。
2、收到訊息及時回覆
有一種教養叫:及時回覆。
收到訊息及時回覆,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任何訊息都有去無回,給人留下不靠譜、沒修養的印象,只會斷掉自己的後路。
感情是相互的,單向的輸出永遠得不到長久的關係,只有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才能走到最後。
收到訊息及時回覆,若不能及時回覆說明原因。如此,你才能贏得同事的信賴,領導的認可,你的人生也就有更多的可能和機會。
誠如丹尼爾說的:“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能到達的高度。”
3、注意細節
有人曾問著名建築師密斯·德羅,能否用一句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
他想了想說:“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
深以為然。
生活中講究細節,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若一件小事都能懂得為他人考慮,品行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細微之處見人心,更見人品。
所以,和同事相處時,懂得注意細節。比如,順手幫同事開門拿快遞,不開過分的玩笑,不打聽私事,顧及對方的感受。
如此,才能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4、控制情緒
作家米貝爾說:“有恬靜的心靈才能夠把握自己,有穩定的精神才能夠指揮自己。”
情緒就像一個人的指揮棒,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偏離航向。
職場如戰場,摩擦時有,矛盾時有。
如果控制不好情緒,哪怕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引發大矛盾,最終讓自己吞下苦果。
懂得控制情緒,遇到大事時,要靜下心處理,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急事時,要緩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一點耐心,也許煩惱就在不經意間迎刃而解。
很在理的一句話:“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管好自己的嘴巴,你的人生就贏了。
職場中的大多數矛盾,都是因為說話沒有把握好分寸生出的是非。
與同事交往時,不談薪資,不曝隱私,不說壞話,生活才能多一份清靜,少一份喧囂。
點個在看願我們都能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柳絮富書作者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