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打中國對韓開啟免籤政策,韓國人紛紛來中國旅遊,通常在週五下班後,進行一場週末特種兵上海行。
精緻的上海終於迎來最懂他們的韓國人,然而,本以為要迎來一場盛大的文化交流,怎麼越來越演變成了炫富霸凌?

從前網際網路上有個笑梗。
一旦什麼食物有著價格昂貴、數量限定,或者需要提前預約的特點,網友們就會紛紛打下一行字:
賣給上海人。
是的,畢竟這是一個大米飯配炸雞腿的菜譜「只需」108元就可以享用的城市,兩杯西瓜汁也「僅僅」需要支付120元。

上海有自己的物價這事,早就聲名遠揚了。
過度精緻是上海在網際網路上的標籤,滬幣是樂子人們不能錯過的吐槽點。

左:小紅書@迷人土豆絲
右:四川日報
但這一次,隨著韓國遊客擠爆上海,上海終於等來自己的「強」。
64萬一頓的晚餐,說吃就吃;

74塊錢的雙色冰淇淋球,排隊也要買;

從外灘去迪士尼,是要打車去的;

來吃高檔自助餐狂炫水果,還拼命在vlog裡誇讚實惠,老闆和顧客都開心到不行。

而且「一生要出片的韓女」,把上海五光十色的城市風貌和精心營造的小資氣質,利用得淋漓盡致。

這群最注重精緻體驗的遊客,消費力恰好和上海物價契合,非但不會嫌棄昂貴的價格,反倒會因其「花裡胡哨」的體驗狂買單。
當然了,也有很多韓國遊客,善於挖掘上海的另一面。
從前韓國人來上海旅遊,都要打卡黃浦區馬當路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這個習慣,早在20年前的韓劇《浪漫滿屋》裡就有了。

這次也沒有拋棄這項老傳統。

但好不容易來一趟,體驗下韓國沒有的服務才是真。
是誰透露了上海美甲便宜又好看這事,引得韓女們紛紛寫進備忘錄。

除此以外,她們還集體挖掘了一家「寶藏」燒烤店。
只因店家考慮到坐在烤爐前會很熱,給顧客提供了冰涼貼,被韓國遊客發現格外出片,紛紛前來打卡。


據說這家店一度頻臨倒閉,結果因瘋狂排隊的韓國遊客重獲新生。

會用中國社交軟體的韓國遊客就更方便了,可以隨時詢問網友新奇的旅遊體驗。

當然,最不得不提的是,在網上被吐槽多年的咖啡城市,終於迎來每天都要喝冰美式的韓國人,這怎麼不算是一種惺惺相惜呢?

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300一例的粥終於等到了最懂他們的泡菜……」


但漸漸地,事情變了樣。
韓國遊客的消費不僅刺激了上海旅遊業,也連帶著刺激了上海的「有錢人」。
為了一句「不能在韓國人面前丟面子」、「讓韓國人見識下什麼是真正的繼承者們」;
上海的富豪們開始三班倒,開著豪車炸街。


配合上海的天氣,裹緊羽絨服也要給韓國遊客見識下敞篷豪車。

於是在路人的鏡頭裡,韓國遊客看著街上不斷跑過的豪車,駐足觀看,一臉錯愕與豔羨。
上海街頭成為有錢人炫耀豪車的秀場,而遠道而來的韓國遊客,成為他們「指定」的觀眾。

一時間,這番舉動竟被視作「揚國威」的行為,為了所謂的勝負欲,大眾也在網上加入這場狂歡,嘲諷起了韓國遊客。

開始對韓國遊客的長相指指點點,形容別人熱衷的髮型為「順產頭」。


甚至上升到了對五官的指點,說人家是大餅臉。

更有大批次的熱評,吐槽韓國人是「留著中分劉海的徐志勝」。
請問徐志勝招誰惹誰了?

更是在網上扒來韓國遊客的照片,嘲諷不認識中文的韓國遊客,在菸酒便利超市前拍攝精緻的打卡照。

最令人不解的是,這部分評論自動帶入仰視的角色,狂熱地稱呼開著豪車的富二代們為「滬爺」、「少爺」。



充滿表演慾的特權階級炫富行為,加上網路上普通民眾的無腦追捧,不禁讓人感嘆一句:
這是穿到《小時代》裡了嗎?

盲目崇拜的情景,和當年吹捧「迪拜小王子」、「萬柳書院」時似乎沒什麼兩樣。
不禁讓人想起《駱駝祥子》裡描寫的那句:
家裡的下人看見老爺的馬車,被別人羨慕的看著,自己也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

不管怎麼說,利用緊張的週末時間來到中國旅遊的韓國遊客,一定是真心想要感受我們國家的風土人情的。
且不說他們留下的消費資料,對旅遊業的貢獻,是真實可見的。
就說他們被網友吐槽的「精緻」,明明於我們的城市宣傳而言,再有利不過。


上:小紅書@卡西辣頭子
下:小紅書@SungHyeon成賢
尤其是她們拍攝的旅遊vlog,更是在外網掀起一陣熱潮。


面對外來遊客對我們國家的宣傳,部分人卻用嘲諷語言對人家進行調侃;
甚至把手機懟在人家臉上,用炫富的行為「打壓」對方自信心,頗有種打自己臉的既視感。
如今諸多評論已經流傳到外網,無疑對那些觀望著「要不要來上海玩」的韓國遊客來說,是種勸退。


換種思維,如果是我們國家的人去到外國旅遊,被人家拍下來在網上戲謔「沒見過世面」,指指點點外貌,我們又會如何想呢?
原本免籤政策是為了讓更多人打破對中國的偏見,切身感受中國的文化和美食,讓兩國文化交流更加緊密。
但這樣的行為卻打著「愛國」的旗號,做著不尊重遠方來客的事,實在不符合我們禮儀之邦的傳統。
別讓自以為是的「撐臉面」,最終演變成了「丟臉面」。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