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五,74名美國聯邦眾議員聯名致信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董事會,要求三校校長辭職或被撤職。
這封聯名信,由眾議院協商委員會共和黨主席牽頭,得到70多位,主要是共和黨籍眾議員的聯署。

起因,源於上週二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眾議院教育委員會聽證會上,三位校長的發言和表態。
當被問及他們是否支援以色列的生存權時,他們毫不含糊地回答了“是”。
但在被問及是否會懲罰呼籲滅絕猶太人的學生時,三校校長的回應被認為是“猶豫的、公式化的、和呈現迴避式的”。
議員:“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是否違反了MIT大學的規定或行為準則或有關欺凌和騷擾的規定?‘是’或‘不是’?”
MIT校長:“如果針對的是未發表公開公宣告的個人。”
議員:“‘是’或‘不是’?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並不構成欺凌和騷擾?”
MIT校長:“我還沒有聽到過有人呼籲在我們校園內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
議員:“但是你聽過有人高呼起義的對吧。”
MIT校長:“我聽到過一些口號,但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如果是呼籲消滅猶太種族的時候,那麼就是在反猶太人。”
議員:“因此,這些都不符合MIT大學的行為準則或規則。”
MIT校長:“如果這些行為普遍存在且行為嚴重,將被作為騷擾而受到調查。”
對反對者來說,譴責種族滅絕應該是相當明確的態度。

自從以色列和激進組織哈馬斯之間的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校園裡的反猶主義明顯抬頭。
原本這類世界頂尖名校的校園環境,應該讓學生在其中找到慰藉。
“相反,許多猶太和以色列學生面臨著越來越敵對的教育環境,形式是有針對性的騷擾,抗議者呼籲消滅猶太國家,甚至是暴力行為。”
“根據ADL和Hillel International最近的一項調查,自學年開始以來,73%的受訪猶太大學生在校園裡經歷或目睹了某種形式的反猶太主義。”
究其原因,這種現象或許是自上而下的。
在上週二那場激烈的聽證會上,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利茲·馬吉爾表示,“要求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言論”是否被視為騷擾,背景很重要。

隨後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視情況而定”的回答。
這段相關言論在網際網路上病毒式傳播,批評聲音此起彼伏。

議員們在聯名信中表示,“大學校長們對旨在解決學院和大學校園中日益增長的反猶太主義趨勢的問題的回答令人憎惡。”

兩黨聯盟表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立即罷免校長,並提出一項計劃,“確保猶太和以色列學生、教師和教職員工在校園的安全”。
這封聯名信不僅表達了強烈的譴責,還從道德上對三校董事會提出了要求:
“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你——你可以和你的猶太學生和教師站在一起,或者你可以選擇站在危險的反猶主義一邊。”

引發騷亂的那場聽證會上的發言,無疑是災難性的。
儘管在聽證會後,哈佛大學校長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都發表了宣告,試圖澄清證詞及致歉,但並未平息來自猶太和非猶太校友及捐助者的憤怒。
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利茲·馬吉爾(Liz Magill)含糊的回答,惹怒了該州州長,沃頓商學院董事會(Wharton business school),以及其他關鍵人物。賓大校友、華爾街大亨史蒂文斯(Stevens)表示稱,如果馬吉爾(Magill)不離開賓大,那麼他將取消一份價值約1億美元的捐贈。
眼看態勢愈演愈烈,馬吉爾(Magill)釋出了一則澄清影片,稱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的呼籲是一種威脅,是非常嚴重的威脅。

賓大校董事會(Board of trustees)於12月7日週四召開了緊急會議,部分成員參加討論了該事件,並計劃於12月10日週日召開全體會議。但12月9日,賓大一份宣告中表示,校長利茲·馬吉爾(Liz Magill)自願辭去該校校長一職。

馬吉爾招致更多批評的原因是,她在聽證會上和眾議員斯特凡尼克進行了長時間的交鋒。
哈佛大學校長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她在聽證會上的發言表示抱歉,並於12月6日發表宣告,表示呼籲對猶太社群進行暴力或種族滅絕者將在哈佛沒有立足之地。
“有些人將言論自由權與哈佛縱容針對猶太學生的暴力行為的主張混為一談。讓我明確一點:呼籲針對猶太社群、或任何宗教或宗教群體實施暴力或種族滅絕是卑鄙的,他們在哈佛沒有地位,那些威脅我們猶太學生的人將被追究責任。”

哈佛大學現任校長克勞丁·蓋伊(Claudine Gay)是哈佛校長史中唯一的黑人女性,曾被人質疑其學術誠信以及價值觀,其受僱僅僅是為了完成哈佛的多元化指標。
週日,哈佛大學有300多名教職工聯合簽署一份請願書,敦促董事會成員罷免校長蓋伊(Gay)。但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表示,蓋伊(Gay)僅僅是大環境中的“受害者”之一。
與此同時,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對科恩布魯斯表示了支援。
並稱:“她在領導我們的社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包括解決反猶太主義、伊斯蘭恐懼症和其他形式的仇恨,這些在麻省理工學院是我們完全拒絕的。”

一場共同出席的聽證會,讓三校校長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危機。
雖然目前還沒有校董會做出罷免決議,隨著巴以衝突的繼續,這些議題猶如隨時可能爆發的炸彈。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三校校長同時下臺,對美國高等教育圈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所謂的言論自由,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框架。
涉及到多方核心利益時,由言論引發衝突不可避免。
這裡也再次提醒廣大海外留學生,謹慎“吃瓜”,在政治敏感的大環境裡,更要謹言慎行。
上至校長,下至學生,一個不小心,就會招來橫禍。
波士頓又發錢,最高1.5萬元!

據報道,波士頓市府推出新專案,名為“振興餐飲企業以實現整體穩定”計劃(Re-FRESH),旨在幫助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的實體小商家,包括流動型、餐廳、咖啡店、麵包店、小酒館和酒吧。

這些小商家可以是受到疫情影響收入下降或關閉,或是面臨比疫情前更大的信貸困難,也可以是面臨創業成本增加或失去了預期的啟動資金。

小商家須符合以下條件才有資格申請:
第一,包括僱主,小商家必須僱傭25名或以下的員工。
第二,小商家的年收入不超過200萬元。
第三,小商家須在波士頓擁有實體場所,並且有良好的信譽,沒有欠稅。

符合資格的每家小商家可獲得最高1.5萬元的補助金,除了資金,波士頓市府還會提供一對一的全方位援助服務。
獲得資金的小商家則須在為期 8 個月的專案執行時間內,制定重振企業的計劃與目標。

該專案的申請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中低收入社群的小商家將得到優先考慮。
聲 明
本公眾號文章經編輯整理釋出,如轉載請註明來源;
2.文章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提供資訊交流使用;
3.本平臺的文章與圖片有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客服刪除;



掃碼瞭解更多資訊✔
✔
美國買房✔ 美國賣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