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們的第二場日食,追得那叫一個驚心動魄。
先上一張金環魔戒壓壓驚。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
10月14日的大美洲日環食又一次對俄勒岡非常友好,軌跡自西向東橫跨全州,並剛巧經過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我們特意為此從墨西哥回到波特蘭,既要拍攝日食特寫,又要拍到太陽從湖上升起的延時串珠拼圖(類似2017年日全食那張作品),連湖景+環食的構圖都計算好了。
天氣卻不太樂觀,而且唯二的備選方案都在千里之外:一號選手Albuquerque,車程21小時,正趕上一年一度的熱氣球節;二號選手Capitol Reef國家公園,車程17小時,可以拍日食與Temple of the Sun的同框串珠(效仿當年的月食照)。

本次日環食軌跡

2017日全食串珠

2018月全食串珠
但16號晚上要飛紐約,兩天開車40多小時往返還得收拾行裝準備搬家……屬實有點挑戰。彼時還住在朋友家裡,每天刷著天氣長吁短嘆再三猶豫,一次又一次推遲離開的時間。就在必須要決定去不去猶他的那天,Crater Lake的天氣預報又好轉了!我們於是狠下心來,打算還是堅守俄勒岡,等到日食前晚隨機應變。有戲就衝Crater Lake,不妙就往東扎,去內華達邊境的沙漠,放棄地景,先拍到環食要緊。這個備選方案近很多,等到日食前晚隨機應變即可。
下午從小溫哥華慢悠悠地出發,想要儘可能晚些做出(放棄Crater Lake的)決定,先飽餐了一頓Eric惦記的進出漢堡,快十點才開到岔口Crescent。從這裡,往南很快就到Crater Lake,往東也不繞路。彼時剛下過雨,夜空中有云,也有星星,簡直是最難抉擇的那一種天色。停下車來,司機Eric抓緊時間眯一會兒,旁邊Lyra緊張地等待天亮前最後一次預報更新——
很遺憾,來的不是好訊息。
Lyra於是小手一指:一直往東方開!
Plan B啟動,這一開就又是三個鐘頭。好在還有同伴,與三位網上熟識的大溫哥華攝影師會合(哈哈),大家不謀而合選定了同一個方向,兩車五人同路,凌晨兩點多才抵達Lyra找好的湖邊觀景點。
看預報,東俄勒岡的天氣應該挺穩定,已經翻過Cascade Range進入沙漠,太平洋的水汽並不容易跟著過來。但這天偏偏例外了!半夜還繁星點點,日出卻“惡化”成朝霞漫天,太陽昇起沒多久就躲進了雲裡。
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渴望一個光板日出!

大哥你拍朝霞,你拍它有啥用!啊!
等了一會兒,東邊地平線上的雲略微少了些,可西邊又飄過來更多的雲。這可咋辦?至此,天氣預報已不可信,我倆當機立斷,日是死的人是活的,旁邊的OR-140公路與日食帶基本平行,停在哪裡都能拍,不如開車邊走邊觀察,好過在原地聽天由命。
氣氛瞬間緊張起來。一開始先向西,準備跟往東飄的雲反著走,鑽到它的背後去,果然十幾邁就駛出陰影見到了太陽。但抬頭分析動向,此時我們是在兩撥雲的中間,繼續前進會鑽進下一片陰影,只能期望拐上US-395往北才有可能出去。此時已經8點半,距離食甚僅剩40分鐘,不敢再賭,我們遂決定調頭,重新向東,追著縫隙裡的藍天,與烏雲賽跑。
Lyra本想拍下整個日環食從初虧到復圓的全過程(像今年的全食一樣),然而陰晴不定的天色破壞了這個計劃,現在只能指望環食的幾分鐘裡別有烏雲搶鏡。沿著來路走走停停,時不時下車支起腳架拍一張已缺了角的太陽。隨著月球的陰影入侵,光影漸漸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浸滿日食獨特的銀灰色調。路邊有不少停著的車,都是遠道而來追日食的人,路上反而空空如也,就剩我倆還在不認命地狂奔。

偏食階段,太陽黑子清晰可見

本想復刻一組日環食全過程,可惜沒有西澳的好天氣
環食臨近,雲圖也逐漸明朗,面前東邊已晴,但背後西邊追來一片看不到頭的低雲。Eric邊瞄後視鏡邊踩油門,不過可跑的餘地並不大:公路即將向南折,而只有往東才能逃離雲層,所以開到拐角處,也就只能停下等待審判了。
9點15分,距離環食開始3分鐘,我們到達地圖上的拐角。這裡是個小上坡,回頭望去,能清晰識別烏雲投下的影子一寸一寸地蔓延。地面上的陰影逼近相機,視野裡的雲層逼近太陽,兩個人的心跳逼近崩潰。
我倆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三體》的臺詞:死線擴散了!

食既前一分鐘,天空依然晴朗

食甚時薄雲遮日
環食如期上演,雲彩到底還是爬上了宛如魔戒般的金環表面。隔著巴德膜拍了幾張,發現日食的光芒逐漸變暗。萬萬沒想到,食甚時刻的薄雲反倒成為了天然的減光濾鏡,摘下巴德膜直接拍攝的效果竟然蠻好,更有火環日食熊熊燃燒的感覺——主打一個歪打正著。





生光五連拍,可見貝利珠形成和消失的過程
但是彷彿一眨眼,天空又再湧起密雲,這次是死死遮住,一點也看不到了。日食的下半場完全沒得搞,Lyra堅持了一會兒被迫悻悻收工,只有Eric樂得早點下班——去Bend喝酒去嘍!

十分鐘後,烏雲匯合,烏雲高空踏步,我們宣告收工
日食結束之後,彙總了多方資訊:一直蹲守在湖邊觀景點附近沒有東奔西跑的溫哥華攝影老師們,雖然比我們早幾分鐘迎接了薄雲,但也幸運地拍到了環食;再往西我們曾經開到過的那段OR-140,疑似過早被陰雲覆蓋,不幸錯過了食甚階段;考慮過的US-395有小夥伴拍出了鑽戒求婚大片;而Crater Lake經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日出之後,最終只看到了幾秒的太陽。
也許最後十分鐘裡多跑出來的幾英里,真的挽救了這次日環食呢。

RING OF FIRE
雖然過程並不順利,但結果還算可以滿意——畢竟拍到就是勝利!
什麼?你問以後還追日食嗎?
當然要追!還有哪兒能找到這麼刺激的體驗!
2024年北美日全食,繼續搞起!


最後附上兩張珍貴工作照,感謝大楊老師~
微信確實改版了演算法,長期沒有互動的公眾號真的收不到推送了!作為不恰飯的隨緣寫作者,我們小小的願望,無非就是寫的文字拍的照片講的故事可以被閱讀。所以,如果你喜歡遠夏,不想錯過推送,別忘了星標置頂,一鍵三連,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它被更多人看到,就是對我們繼續寫下去最大的鼓勵啦:)
關於遠夏
遠(Lyra) & 夏(Eric),2002年在人大附中相識,2010年夏天初次結伴旅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22年終於賣房流浪,北極訂婚,南極結婚,現居無定所浪跡天涯。
遠 風光喵。十幾年前跳了拍照的坑,近年來越陷越深。約伴時的獨裁領隊,旅行中的靠譜嚮導。2008年來美,足跡已經踏過全部50個州,和62/62.5個國家公園。斯坦福地球物理研究生,理想是去北冰洋岸邊挖石油。
夏 風光喵專職司機/揹包俠/經紀人。遇到風光喵之前是獨行俠一枚,國內只有4個省沒去過,在美國也走遍了50州。北大廣告系不務正業4年,美國藝術管理碩士。業餘樂手/律師/碼農/會計/廚師……傳說中的什麼都會一點的那種人。

關鍵詞
日環食
日食
太陽
環食
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