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
作者 | 姚淼
推薦人 | JIANG
冰箱、空調、洗衣機……每個家裡,都一定缺不了這些家用電器,但很少有人會關心十年後它們的去向。
據國家發改委資料,截至2023年底,我國主要家電保有量已超30億臺,2022年理論報廢量達2億臺,其中2400萬臺流入二手市場。
每銷售一臺家電都對應著未來需要處理一臺廢舊電器,如果按照家電產品通常8年至10年的安全使用年限來估算,未來幾年將迎來一輪又一輪大規模更新換代。
如此多的廢舊家電如何系統性回收?回收後如何避免二次汙染?能否讓回收的家電在技術上實現拆解利用、綠色回收?
這些都是廢舊家電遺留下的重要課題。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執委、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提出了關於規範二手家電市場秩序的建議:健全法律法規,強化源頭管控。規範經營行為,加強過程監管。明確監管主體,加大執法力度。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社會共治。

關於廢舊家電回收的問題,也因此再度進入大眾視野。
Part 1
加大廢舊家電回收力度的引擎
一臺家電的壽命是多久?
到消費者手裡,答案普遍是:用到壞為止。
但實際上,當家用電器超過安全使用年限卻仍被繼續使用時,諸多潛在問題便會接踵而至。
如內部電線因長期高負荷運轉與自然損耗逐漸老化,絕緣層破裂,極易引發短路;冰箱的製冷劑、電視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可能出現洩漏風險;而家電效能衰退,也會造成能耗大幅增大……這些隱患交織,使得火災、觸電等安全事故常有發生。

圖源:pexels
根據國家安全消防救援局資料顯示,2024年1-8月,全國31.4%的電氣火災由老舊、超期服役的二手家電引發。
當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推動國人的消費熱情之時,廢舊家電回收也有必要引起重視。
董明珠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嚴格來說,(二手家電)已經成為一個不合格的產品,因為它的消耗、能耗、衰減速率等都已經發生變化,老化更嚴重,這是關乎人的生命問題。”
作為家電行業的巨頭,格力在廢舊家電綠色資源化處理方面持續投入,已走過 15年曆程。
這期間,格力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與實踐,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綠色處理技術體系,同時,為廢舊家電處理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從2010年起,格力電器相繼在珠海、長沙、鄭州、石家莊、蕪湖和天津地區建立了六大再生資源環保處理工廠,主要經營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工業固廢、回收利用及產物深加工業務,總投資額累計超過20億元。
格力與城市相關生態環境公司開展的戰略合作,現已見成效。以石家莊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為例,其依託格力門店及“網際網路+分類回收”模式,現已構建一個涵蓋社群回收、區域分揀、配套物流的高效執行體系,並打造出極具特色的便民回收站點,實現資源回收與便民服務的有機結合。
另外,蕪湖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也建立了以銷售、售後網點為回收站點,再生資源公司為集散中心和分揀中心的三位一體廢舊家電回收體系。
截至2024年底,格力再生資源已累計處理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超6477萬臺(套),轉化再生銅料、鐵料、鋁料、塑膠共計約87.66萬噸。
採用最新節能減碳相關測算標準計算,透過格力再生資源,實現節能36.01萬噸標煤(或 29.32 億度電)、節水471.52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9.22萬噸(或 5.55億立方米),有效避免了廢棄電器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這些努力,正有力帶動家用電器行業朝著健康、可持續方向穩健前行。
Part 2
建設正規的家電回收體系
作為消費者,很多人都發現,無論是走進線下大型家電賣場,還是進入線上直播間,以舊換新的宣傳標識隨處可見。
在以舊換新的程序中,廢舊家電回收鏈條是極為關鍵的一環。當前,在各方力量的積極推動下,這一鏈條正朝著更加順暢的方向發展。然而,在家電市場的以舊換新業務裡,依舊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點。
比如,廢舊家電的回收數量正在增長,可其中經由正規回收渠道處理的佔比卻相對較低。這不僅導致了資源無法得到高效利用,還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與環境風險。
而市場廢舊家電回收體系尚不完善,也使得企業在回收過程中成本居高不下,收益也並不明朗。收舊、拆解等環節中存在的不規範行為,也對家電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董明珠認為,二手家電存在安全風險高、質量難保障、資訊不透明、不合規拆解汙染環境等問題。因此,規範二手家電市場刻不容緩,需建立全鏈條監管體系,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消除安全隱患、促進迴圈經濟發展。
這就亟須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勇挑重擔,發揮引領作用。透過制定嚴謹規範,整頓市場秩序,推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向長期化、可持續化、穩定化的運營模式轉型,為行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為達成廢舊家電綠色回收、降低迴收成本的目標,格力再生資源精心建立起一套全面且完善的綠色家電回收體系。
在這一過程中,格力大膽創新,首創了廢舊家電逆向物流回收平臺 ——“明珠綠環回收”。此平臺實現了家電以舊換新 “送拆裝一體” 的一站式服務。使用者只需一個指令,服務人員便會高效上門,僅 1 次上門便能精準完成所有服務流程。並且,服務人員均經過嚴格培訓,操作規範有序,在整個服務過程中安全可靠,讓使用者毫無後顧之憂。

在運營模式上,格力再生資源積極探索,透過將線上與線下自有銷售體系、售後體系緊密結合,成功打通了逆向支線物流關鍵環節技術。線上平臺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提交回收需求,線下體系則依託廣泛分佈的門店和服務網點,確保回收服務能夠及時、精準地覆蓋到每一位使用者。
同時,格力還開創性地整合產業鏈回收資源,與眾多上下游企業開展批次合作,構建起全新的回收模式。這種新模式充分發揮了產業鏈各方的優勢,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協同發展,為廢舊家電回收行業開創了全新的發展路徑。
Part 3
讓廢舊家電變廢為寶
不過,僅僅做到這些恐怕還不夠,後續廢舊家電的處理,也是個大工程。
家電產品中大量運用了金屬、塑膠等材料,一旦家電產品達到報廢標準,如果不能對其中的這些材料進行合理、妥善的處置,那麼它們極有可能會對土壤、水源等生態環境產生汙染危害。
相關機構統計顯示,每回收1噸廢舊家電,拆解出的再生資源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約4.7噸。
而格力也希望透過對回收利用技術進行創新研發,讓廢舊家電能變廢為寶。
董明珠曾明確表示,格力電器始終踐行 “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的發展理念,下一步還將在低碳節能標準制定、產品綠色研發設計、廢舊家電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提質增效。
在清晰的戰略規劃下,格力正在技術創新研發的賽道上全力奔跑。
據悉,珠海再生資源一直致力於回收利用技術的創新研發,建有稀貴金屬回收、拆解自動化、塑膠改性等實驗室。截至2024年累計申請專利165項,參與制定標準7項,實現塑膠再生、金屬回收等19項成果轉化。
現下,格力已經可以熟練運用覆蓋完備的廢舊家電綠色資源化處理的相關技術。
在平臺建設與服務提升層面,格力為給消費者提供專業化、便捷化的 “以舊換新” 以及舊家電回收服務,實現了對社會回收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再利用,完善了線上環保回收平臺的建設與執行機制。
一方面,格力活用科學的評估體系與演算法,做到了對各類舊家電進行精準且合理的價格評估,使消費者能夠獲得滿意的回收價格。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下單後,格力會立刻安排專人跟進,及時與消費者溝通上門回收時間等細節,確保回收流程順暢無阻,進一步優化了回收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可以完成萬單以上的C端一鍵敏捷回收任務。
在回收體系拓展與推廣方面,格力大力推廣家電逆向物流回收平臺,線上利用平臺收集消費者的回收需求,線下依託專業的物流團隊實現廢舊家電的高效回收運輸的 “網際網路+回收”的新興方式,已形成一套完整且綠色環保的閉環體系,覆蓋全國主要城市。
同時,格力再生資源還將深耕資源再生利用領域,高度重視研發,在拆解產物增值利用各方向持續開發引進新技術、新裝備;在PCR等塑膠迴圈再生、銅鋁等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及再生產品應用工作。
如今,格力“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回收—再生利用”的綠色迴圈發展模式已成為市場主流。
就像董明珠說的那樣,“每一個企業都應當在發展過程當中成為地球上的健康細胞,共同愛護這個地球,共同為綠色發展,才能在行動中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格力正緊緊圍繞這一目標,穩步邁進,用實際行動踐行承諾。
注:本文圖片來自原文、網路等。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
點選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
— END —
首席訪談
近期熱門影片推薦
cheif interview




對影片名片感興趣
識別二維碼
專業顧問為您量身定製
首席
往期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