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最近在中環,有沒有看見這樣一堆東西:

圖源:星島頭條
這群“白色巨物”在香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被大批網友“花式嫌醜”,直接犀利發言:像墓地!

圖源:小紅書
甚至就連原作者都表示太醜了……

明明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藝術裝置展出,而且還是免費的,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反饋呢?
大批嘲諷?
這兩天在中環海濱展出的,是叫“充氣奇蹟”的藝術裝置。
這裡的“奇蹟”指的是全球的一部分奇蹟建築,包括英國巨石陣、智利復活島摩艾石像、埃及吉薩金字塔、義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凱旋門。

圖源:星島頭條
當時看到鋪天蓋地的宣傳,大家還是挺期待的,算是中環海濱年度盛事的焦點了。
這個展出就像透過充氣的形式,將這些建築呈現在香港中環,靈感則來自於藝術家Joann的一組AI創作。

Joann當時和主辦方表示的是,自己可以將創作概念授權給主辦方,而且沒有收取報酬。
但是在香港中環實物展出之後,Joann收到一些媒體發來的照片後就沉默了。

圖源:yahoo新聞
但後來Joann也發聲明闢謠了,不是說裝置醜,是說“ugly photos”(照片醜)。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實物”和“藝術構想”差的有點多,大家先看一下對比圖。
這是Joann原畫中的巨石陣:

圖源:香港01
這是在中環展出的巨石陣:

圖源:星島頭條
這是Joann原畫中的智利復活島摩艾石像:

圖源:香港01
香港的:

圖源:香港電臺
Joann版的法國凱旋門:

圖源:香港01
香港中環版的法國凱旋門:

圖源:香港01
其實說醜吧,也不醜,但是香港網友嘴下可沒有留情:



關鍵晚上這些裝置的燈一亮,香港網友又來“整活兒”了。
直呼亮綠光的金字塔(但主辦方澄清從沒亮過綠光),像香港遮屍體用的帳篷:

圖源:網路
亮藍白光的巨石陣,神似香港路邊的這個東西:

圖源:網路
內地網友看到了也跑來湊熱鬧,直呼是充氣版的“深圳世界之窗”:

圖源:網路
但是也有網友並不這麼覺得:

圖源:小紅書
現場的巨石陣充氣裝置,其實是可以允許大家上去蹦的:

圖源:香港01
倒是也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喜愛,尤其是帶娃的家長們:



圖源:小紅書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藝術欣賞還是見仁見智的,總有人覺得好,也肯定有人覺得不好。

圖源:星島頭條
畢竟,香港這段時間被“罵”的藝術裝置還真不止這一個。
“奇葩”裝置大賞
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香港斥巨資5000萬整的的“那堆蛋”嗎?
本來香港想做的效果是這樣的:

圖源:網路
結果廣大香港網友表示:不,我不聽。
因為大家手機裡拍到的,都是這樣的:

圖源:小紅書
所以一大波吐槽就來了,說啥的都有:


圖源:小紅書
還有香港網友覺得港府花5000萬整這麼一堆蛋,實在是太虧了,還專門去淘寶搜了同款:

圖源:網路
但是說歸說鬧歸鬧,正式開放的的時候,有不少香港市民和遊客都跑去打卡拍照,“發光蛋”也算是人氣不低。

圖源:小紅書
這個“發光蛋”的朋友“LED玫瑰”,當時也被大家吐槽的不輕,直呼一片白色花海“像靈堂”。

圖源:香港01
觀塘民政事務處一度緊急調整,連夜補色,將花噴成橙色和粉色:

圖源:網路
還有這個鋪滿一大片的“笑容展覽”,因為全都是黑白照片,被大家吐槽“晦氣”:

圖源:小紅書
以及這個花園裡放“花轎”的操作,本意是想營造一種幸福愉悅的感覺,但是一到晚上就變味了。

圖源:港生活
頗有一種中式恐怖片的感覺,把市民嚇得不輕:

圖源:香港01
儘管這些藝術裝置在香港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不同的聲音,無論是被批評為“奇葩”、“像墓地”,還是受到部分市民和遊客的喜愛與打卡,但藝術本就是主觀而多元的。
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文化背景、審美觀念和生活經驗,對同一件作品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圖源:香港01
香港或許還會迎來更多這樣的藝術裝置,它們或許依舊會引來爭議,但正是這些爭議,讓城市的文化生態更加活躍。
畢竟,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這樣一份對藝術的關注和討論,本身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奢侈。
最後,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香港有沒有什麼讓你影響深刻的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