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期間忙著休假,沒有及時更新美國大選的評論,這裡先給大家道個歉。好在今天解讀,也不算太晚,從親戚家回來後,我完整看完了副總統辯論影片,並看了各家民調。
我認為,這次副總統辯論,兩人的表現是不相伯仲,無論是萬斯還是沃爾茲,都大幅改善了他們在公眾中的形象,選民對這次辯論評價很高,甚至認為美國政治一度回到了2012年。兩人的彬彬有禮,對政策的闡述,都遠好於特朗普、哈里斯兩位總統候選人。
不過,雖然兩人表現都很出彩,硬要讓我選一位勝利者的話,我還是會選沃爾茲。
首先,我們要明確,副總統候選人要做的,不是在辯論中擊敗對手,而是要配合己方總統候選人,他們需要做到兩點:
1、系統闡述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回應選民的訴求,讓選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
2、回應關於總統候選人的質疑,為總統候選人打造一個更為完美的人設。
就這兩個標準看,我認為沃爾茲做的更好,萬斯雖然辯論技巧勝於沃爾茲,但並沒有完成副總統的任務。
民調顯示,雖然更多觀眾認為萬斯贏得了辯論,但普遍認為沃爾茲更好地闡述了政策,回應了選民的訴求。
CNN民調顯示,51%的觀眾認為萬斯贏得了辯論,49%則認為沃爾茲獲勝。主辦方CBS的民調則顯示,42%的觀眾認為萬斯獲勝,41%認為沃爾茲獲勝,17%則認為兩人平手。
但民調的更多細節顯示,觀眾對沃爾茲的印象更好。
如CNN民調說,65%的觀眾認為沃爾茲有資格擔任總統,而只有50%認為萬斯有,觀眾還認為沃爾茲比萬斯更瞭解自己的需求(48%:35%),沃爾茲比萬斯更瞭解他們對美國當下問題的看法。(48%:39%)
CBS民調也顯示,觀眾認為沃爾茲的內容更合理(74%:65%),且在多個議題上表現優於萬斯。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沃爾茲在墮胎、醫保議題上大幅領先萬斯,而只在經濟、移民議題上小幅落後。
沃爾茲比萬斯更好回應了選民關心的議題。

除了議題,沃爾茲還在受歡迎程度上壓了萬斯一頭。
CBS民調顯示,辯論後,對沃爾茲持積極看法的人從52%上升到60%,而萬斯則從40%上升到49%。CNN民調顯示兩人的差距更大,辯論後59%的觀眾對沃爾茲有好感,而只有41%的人對萬斯有好感,沃爾茲好感上升的程度大於萬斯(13%對11%),其中女性選民尤其偏愛沃爾茲。
可以說,雖然萬斯憑藉辯論大幅消除了他此前偏激的形象,但人氣仍然低於沃爾茲,很多女性選民仍然對他之前的極端言論(如諷刺未生育的女性,要求徵收單身稅等)心存芥蒂。


看完民調,我再談談辯論中的議題。
我覺得萬斯在墮胎、移民、國會山暴動幾個議題上都有些吃虧。
比如墮胎議題,萬斯一向親近共和黨內的反墮胎主義者,而且親自參與制定了對女性極不友好的“2025計劃”,這就註定萬斯與女性選票無緣。“2025計劃”極端到什麼程度,它主張在全美範圍內推廣反墮胎的立法,並打擊非法墮胎的行為,極端程度連特朗普都與該計劃保持距離。
萬斯在辯論中辯解特朗普只是把是否保障墮胎的權利還給了各州,只是讓選民決定這一問題,但考慮到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大法官是特朗普任命的,萬斯自己也參與“2025計劃”,顯然這一說辭是無力的。
只要沃爾茲舉出那些極端案例,就讓萬斯無力反駁。
再比如移民,本來是萬斯的優勢議題,但因為特朗普的拖累而無法辯駁。
沃爾茲聰明的承認非法移民問題非常嚴重,但他指出,國會和拜登-哈里斯政府已經著力解決這一問題。國會一名保守的共和黨人提出了加強邊境管控的法案,拜登和哈里斯都竭力推動法案落實,最終是特朗普出於選舉利益讓MAGA共和黨人投了反對票,這才讓計劃流產。
沃爾茲指責特朗普從不在乎非法移民問題,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還有1.6國會山暴動事件,萬斯更是無法回應。在主持人問及萬斯如何看待2020大選的合法性時,他完全迴避了問題,只是說要看向未來。
我相信萬斯本人是非常不願意迴避的,實際上,除了特朗普本人,沒有共和黨人甘願拒絕承認2020大選結果,因為這等於破壞美國民主的根基。
2021年,萬斯就曾批評特朗普不承認選舉結果,2022年,即使是被特朗普背書的MAGA候選人,在選舉失敗後也迅速承認結果。
可以不客氣的說,整個共和黨,甚至整個美國政界,就特朗普一個瘋子,只要特朗普下去,共和黨馬上就能恢復正常……。至今為止,無論是德桑蒂斯這樣的新銳,還是萬斯這種被欽定為接班人的角色,都沒有走特朗普的老路。
雖然在多個議題上居於劣勢,但萬斯在經濟議題上還是很有壓迫力,畢竟現在通脹嚴重,而特朗普時期經濟似乎還不錯,加上萬斯明確提出特朗普的功績就是打碎“全球化”這一兩黨共識,更是加分不少。
萬斯認為特朗普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比經濟學家更懂常識,他批評經濟學家吹捧的全球化並沒有讓美國人民獲得好處,反而讓大量工作崗位流失到國外。
這一點,萬斯並沒說錯。
最後再來談談辯論對大選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幾乎沒有影響。歷史上,總統辯論對大選都影響有限,更不用說副總統辯論。
哈里斯和特朗普的辯論吸引了6710萬觀眾,而萬斯和沃爾茲的辯論只有4300萬人觀看,少了1/3。這4300萬人,還多是兩黨選民,對政治興趣有限但至關重要的中間選民幾乎沒有關注。
這場辯論並沒有改變哈里斯和特朗普的選情。
雖然對大選影響不大,但這次辯論也不是全無意義,這場辯論,沃爾茲表現更好,但萬斯也有風度,這其實表明,美國政治並不是不可救藥,美國民主不一定會走向衰落。也許,只要特朗普退出歷史舞臺,兩黨就都能恢復正常,美國政治,也許也會回到2012年的狀態。
這一訊號,比大選本身都要重要。
目前星球已經打造產品“修明一週熱點”,裡面我會揀選我認為重要的大事,一期的字數在1000字左右,不會給大家造成閱讀負擔,內容也是簡明扼要,想投資、移民的中產,希望開啟眼界的學生可以加入。
目前星球會比較關注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狀況和政策,希望能幫到讀者們。讀者可以從下方二維碼掃碼進入。
